竇莉莉
陶泥:陶泥是一種制作陶器用的黏土,它含有帶黃褐色、灰白色、紅紫色等色調(diào)的鐵質(zh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礦物成分以蒙脫石、高嶺土為主。陶土主要用作燒制外墻、地磚、陶器具等(如圖1)。
陶藝,廣泛講是中國傳統(tǒng)古老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shù)結(jié)合的藝術(shù)形式。從歷史的發(fā)展可知,“陶瓷藝術(shù)”是一門綜合藝術(shù),經(jīng)歷了一個復(fù)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淀歷程(如圖2)。它與繪畫、雕塑、設(shè)計以及其他工藝美術(shù)等有著無法割裂的傳承與比照關(guān)系。
陶藝對于孩子是一個可以激發(fā)潛力的媒介,幼兒在玩泥的過程,就是將自身的經(jīng)歷體驗重新組合,并賦予新的意義的過程。
陶藝的制作方法有5種,分別是泥條盤筑法(圖3)、手捏(雕塑)成型法(圖4)、泥板成型法(圖5)、印模(印坯)成型法(圖6)、拉坯成型法(圖7)。
適合幼兒園開展的陶藝活動的方法有泥條盤筑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泥板成型法。
本期重點要介紹陶藝的制作方法是泥條盤筑法。泥條盤筑法從兩河流域的歷史文化沿用至今,是目前最悠久的工藝。它將陶泥搓成大小一致的泥條,通過一層層的疊加累積,按照不同的造型設(shè)計和一定的規(guī)律拼接在一起,讓造型得到美化。此方法適合幼兒園中班以上的孩子。
泥條盤筑法——陶罐
材料準備:陶土、操作板、清水和木工刀。(如圖8)
第一步:取一塊陶土先搓圓,再壓扁,將底部做好。(如圖9)
第二步:將陶土均勻分段放在桌面上,用左右手指均勻地搓動,從粗搓到細。依據(jù)需求搓成粗細、長短一致的泥條。(如圖10、圖11)
第三步:將搓好的泥條圍繞陶罐底部一圈一圈地繞起來,每添加了一層要求里外壓平、壓密、壓勻,以免干后開裂。(如圖12、圖13)
第四步:用一些新的陶泥將陶罐底部和陶罐身體黏合起來。(如圖14)
第五步:陶罐里用新的陶泥將之前的縫隙全部添補起來,使整個陶罐更加牢固。(如圖15、圖16)
第六步:取一些新的陶土做一些裝飾或雕刻一些圖案,制作好完成效果。(如圖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