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邁
美國是一個商業(yè)文化發(fā)達的國家,推銷書籍的種種手段也是商業(yè)文化的組成部分。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就是一個營銷天才,130多年前,他推銷美國第18任總統(tǒng)格蘭特將軍回憶錄的故事,就很精彩。
當(dāng)然,先是格蘭特的回憶錄寫得精彩,才有了后面馬克·吐溫推銷他的回憶錄獲得巨大商業(yè)成功的精彩故事。
格蘭特本無意寫回憶錄。直到1884年,格蘭特已經(jīng)62歲,離他逝世僅一年多,突然遭遇人生巨變,這時他才改變主意,決定提筆寫回憶錄。
這一年的5月初,格蘭特驚恐而沮喪地發(fā)現(xiàn),他和他的家人、朋友,都成了一個騙子精心設(shè)計的龐氏騙局的受害者,一夜之間他從富翁變成窮人。他身為堂堂前總統(tǒng),不僅是受害者,而且還成了騙子行騙的道具。
數(shù)年前,格蘭特通過小兒子的介紹,認(rèn)識了華爾街的“金融天才”華德,此人相貌不俗,言辭機智,才20多歲就被許多人稱為“華爾街的拿破侖”。格蘭特信任兒子的判斷,答應(yīng)用他的名義和華德一起成立“格蘭特·華德”投資公司。他自己投入5萬美元,又勸說家人、朋友、親戚也一起入伙投資。當(dāng)年跟隨格蘭特打仗的老兵,出于對格蘭特的尊敬和信任,也紛紛加入。
華德的騙局,和所有的龐氏騙局一樣,都是用后來投資者的錢付給先前的投資者,營造一個投資回報率始終在15%以上的業(yè)績,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在一段時間里,“格蘭特·華德”公司是華爾街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公司。
直到有一天,這場龐氏騙局再也撐不下去了,華德央求格蘭特想辦法籌錢,不然公司會立即倒閉。格蘭特震驚之余,也只得放下身段,厚起臉皮,在紐約市東奔西走。
龐氏騙局是無法挽救的,格蘭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不過是增加了他的屈辱?!案裉m特·華德”公司很快就宣告倒閉,欠投資人1800多萬美元,騙子華德5月底被逮捕入獄。審訊時,華德沒有絲毫悔恨之心,反而振振有詞地指責(zé)受騙的投資者“為什么不關(guān)心細(xì)節(jié)”。不過,他倒是堅稱格蘭特自始至終不知道他的騙局。因此,雖有格蘭特的政敵提出要審訊他,格蘭特最終沒有被起訴。
不過,當(dāng)格蘭特最終認(rèn)識到自己成了騙子華德的誘餌,不僅導(dǎo)致他破產(chǎn),還使他的許多親人朋友都陷入赤貧時,他被巨大的悔恨和屈辱深深地折磨。
格蘭特失去了財富,無法再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他搬離紐約市內(nèi)的豪宅,和太太住到新澤西郎布蘭奇一間簡陋的房屋里。
禍不單行。搬到郎布蘭奇不久,有一天格蘭特吃桃子,突然覺得食道劇痛,后來又開始牙痛、頭痛,常常痛得不能入睡。到了11月,專科醫(yī)生診斷,格蘭特得了食道癌,他最多還能活一年。
破產(chǎn)以后,格蘭特最擔(dān)心的是,如果他先逝世,他太太后半輩子的生活會沒有著落。1884年6月初,他終于同意為《世紀(jì)》雜志寫4篇回憶內(nèi)戰(zhàn)的文章,每篇稿酬500元。6月初,格蘭特完成第一篇文章的初稿,《世紀(jì)》雜志的編輯讀后非常失望,覺得它像軍事條令那樣簡單枯燥、難以卒讀。編輯部趕緊派出一個很有才華的年輕編輯約翰森去給格蘭特上寫作速成課。約翰森告訴他要多寫個人的觀感,文章才會好看。格蘭特很虛心地接受了約翰森的指點,決定放開手腳重新再寫。8月底,編輯讀到格蘭特的第二稿后,大喜過望,他們對格蘭特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發(fā)展起來的寫作能力感到吃驚,馬上覺得只請他寫4篇文章太可惜了,應(yīng)該請他寫回憶錄,出版之后肯定賺大錢。于是《世紀(jì)》雜志出版公司的老板親自出馬去見格蘭特,勸說他寫回憶錄。格蘭特猶豫了一段時間,到了11月,在被確診得了食道癌,自己來日不多之后,他終于準(zhǔn)備和《世紀(jì)》雜志出版公司簽約了。
沒想到,這一商業(yè)機密無意間竟被那野心勃勃、詭計多端的馬克·吐溫獲取,他將這筆大生意硬生生地?fù)屪吡?。馬克·吐溫生活在他所命名的“鍍金時代”,他自己也很像他筆下那個時代的美國土豪,一輩子不知疲倦地追名逐利。1884年,馬克·吐溫讓他的侄子維伯斯特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專門出版他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和其他作品,同時他自己也在尋找一切可能的賺錢機會。
1884年11月某日,馬克·吐溫發(fā)表完演講后到《世紀(jì)》雜志某編輯家吃晚飯,無意中聽到這位不能嚴(yán)守商業(yè)機密的編輯說起,他們以極高的稿酬(500元一篇)請格蘭特寫文章,現(xiàn)正準(zhǔn)備以10%的版稅出版他的回憶錄,看起來要穩(wěn)賺一大筆錢。不動聲色的馬克·吐溫當(dāng)即決定,要搶走這一單生意。
第二天一早,馬克·吐溫登門拜訪格蘭特——他們原先就有來往。馬克·吐溫深知格蘭特是個正派體面的人,討厭下流手段,因而他不說自己昨晚和《世紀(jì)》雜志某編輯吃飯聽到了消息,而編造故事說,他演講完畢走到街上,在蒙蒙細(xì)雨的陰影中,隱隱約約聽到兩個面目不清的人談?wù)摳裉m特寫回憶錄讓《世紀(jì)》雜志出版公司出版的事。他問格蘭特,此事是否當(dāng)真?格蘭特答道,確有其事。馬克·吐溫當(dāng)即替格蘭特叫起屈來,說只有10%的版稅,對你這位英雄未免太不夠意思了。你應(yīng)該要求20%的版稅,或者70%的出版利潤。格蘭特非常吃驚,說誰會以這樣的條件出版我的書呢?馬克·吐溫道:“把回憶錄賣給我吧,將軍?!?/p>
格蘭特經(jīng)過一番考慮,終于與馬克·吐溫侄子的出版公司簽約,以作者分享70%出版利潤的條件讓這家公司出版他的回憶錄。那是1885年2月。幾天以后,《紐約時報》報道,格蘭特患了癌癥,將不久于人世。這時格蘭特和家人已搬回他們在曼哈頓東66街的住處。
在那段日子里,格蘭特忍著疼痛,頑強地掙扎著寫他的回憶錄。原來他是坐在沙發(fā)上,自己用筆在紙上寫,由他的大兒子和一名秘書幫他查找和核對文件資料;到了5月份,他的體力急劇衰退,只好接受家人的建議,請來一名速記員,由格蘭特口述,速記員記下謄清后再讓他審核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