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白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乖乖女。父母跟別人談起我,總會說:“她從不讓我們操心?!?/p>
我并非出生在獨(dú)生子女家庭,所以從小就知道,有些事是有“潛規(guī)則”的。比如,我想吃某個零食,但我會主動把零食讓給弟弟,這樣父母就會說“姐姐真懂事”;我還會主動要求買便宜一點(diǎn)的自動鉛筆芯,做作業(yè)不拖延,認(rèn)真整理自己的房間,就為了能被父母夸一句“真乖、真懂事”。
后來上學(xué)了,語文老師在我的某篇作文下寫評語:“這篇文章辭藻華麗,但我更喜歡你以往的寫作風(fēng)格,這篇有點(diǎn)華而不實(shí)了?!庇谑?,我的作文再也沒出現(xiàn)過那樣文縐縐的文風(fēng)。數(shù)學(xué)考試時,明明我很快就把會做的題都做完了,剩下一大堆再看也看不出答案的題目,我想提早交卷,卻忍住了,因?yàn)槔蠋熣f過“態(tài)度很重要”。
再后來上大學(xué)住宿舍,我和室友有些合不來,但為了融入她們,當(dāng)她們大嘴巴地對某個女生評頭論足的時候,我也會干笑兩聲;她們在看我不是那么感興趣的《康熙來了》的時候,我也會坐在一旁,和她們一起認(rèn)真看完。當(dāng)時的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讓別人感覺到我確實(shí)是想融入她們的。
后來的后來,我工作了。第一份工作是電視臺的記者,有位同事某天打趣地說:“你以后別出鏡啦,影響收視率啊?!蔽衣犕?,愣了一秒,然后微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說:“嗯?!敝?,我還真的是能不出鏡就不出鏡,就算迫不得已出鏡了,也會在剪輯的時候把自己的鏡頭盡可能地剪掉。
直到今天,我回頭看這二十幾年,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在這么長的時間里都在取悅別人。我始終在擔(dān)心,別人會因?yàn)槟臣?,或是因?yàn)槲业牟豁槒暮筒缓先海幌矚g我。
現(xiàn)在的我當(dāng)然可以氣定神閑地說“取悅自己比取悅別人重要得多”,但5年前的我,甚至更早的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這樣想的。
我常跟別人笑談“我是一個人長大的”。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參與的部分少得可憐,跟大多數(shù)父母把孩子交給奶奶、姥姥管教有所不同,也沒有哪個長輩來管我。但不管怎樣,身為孩子,最想得到的關(guān)注自然是來自父母的。當(dāng)父母不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就會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就算無法變得更好,至少要變得更聽話,這樣父母才會對我說一句“真懂事”。
所以我上學(xué)的時候,特別想戴上“三條杠”“兩條杠”,特別想成為第一批戴上紅領(lǐng)巾的人,第一批入團(tuán)、入黨的人。因?yàn)橹挥羞@樣,我才有足夠多的理由讓父母注意到我,然而,每次都事與愿違。
直到3年前的一天,我母親對我每次旅行都是一切決定好后才告知她而感到不滿,她讓我的父親來跟我說“你不能這么先斬后奏”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好像很久都沒有刻意取悅誰了。
我的叛逆期來得比較晚。在十幾歲的年紀(jì),我的叛逆被“順從、取悅”取代了。即便我在很多個深夜都產(chǎn)生過要離家出走的念頭,但天一亮,我又是那個文科有天賦、理科差到家的中學(xué)生。
即便到了大學(xué),與室友不和一度激發(fā)了我強(qiáng)烈的叛逆心,我也只是在QQ空間里寫了一些有的沒的,并沒有到讓我馬上打包行李搬出宿舍的地步。
直到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我做的事情有點(diǎn)不一樣了。
比如,我“突然”變得很能攢錢。我完全靠自己,走過了6個國家。我把這些攻略整理成心得放在網(wǎng)上,意外得到了很多關(guān)注,也引來了不少口水。我也第一次在微博上嘗到了被罵的滋味。
比如,我“突然”變得勇敢。找不到旅伴,一個人帶上三腳架,就去旅行了。我也“突然”變得很會旅行。我喜歡旅行,也很擅長做旅游攻略,所以總能打造一次性價(jià)比還不錯的旅程。
比如,我做成了在旁人看來很難做到的事情,擁有了一些支持者,出了書,在多個平臺露臉講課,還因?yàn)閻坶喿x、會寫作而受邀去北京參加了直播。
然而,這些事情,都是我不刻意取悅別人后才有的成果。
我是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為別人活了很久,卻沒有認(rèn)真地為自己活過的。
我明明喜歡旅行,旅行花的都是自己的錢。但在我母親向我表示,她對于我每年都去旅行而不把錢攢起來這一行為的不悅之后,我真的減少了自己的旅行頻率和旅行的天數(shù)。
我明明很喜歡嘗試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但在家人說我為新鮮事物花錢都是在做無用功之后,我再次想要嘗試一樣新事物的時候,猶豫了很久。
我明明喜歡站在臺上把一個觀點(diǎn)講明白,但在其他人表達(dá)自己想去講的時候,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說“好啊”。
我總是不斷屈就自己的想法,直到我第一次倔強(qiáng)地一個人去旅行。車上的其他人用不解的眼神看了我4天,即便如此,我也第一次感受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顧他人的看法和言論是一件多么愉悅的事。
后來,我就越來越喜歡做自己了。喜歡做手工,就買一大堆材料自己做,不再因?yàn)閯e人的一句“這有什么用”而改變主意;喜歡下班后看書、看劇,就待在家里,不再因?yàn)閯e人的一句“你這個人怎么這么不合群”而擔(dān)憂。
前一段時間,我的一位非常重要的朋友突然離世,讓我更加明白,別以為一輩子很長,有時候,它短到你都無法相信。為了不讓自己留下遺憾,為了來這人間一趟是有些意義的,我們至少應(yīng)該做一些為了取悅自己而做的事情?;畹迷絹碓较褡约?,這可能也是真正成熟的標(biāo)志。我愛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