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云
(溧陽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溧陽 213300)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骨折患者,共60例,經(jīng) X 線或 CT 確診。入院時間傷后2.5h-18h平均8.12±1.62h。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51.1±3.9歲;男性45例,女性15例;骨折原因車禍?;颊呒凹覍僦橥?。隨機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30例。兩組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強化術后護理,具體如下:1.2.1 成立護理小組
給予術后護理配合:由1名護士長及若干名骨干護理人員組成術后護理小組,負責患者的運動指導、飲食干預、康復訓練與健康指導等措施,確保臨床護理效果。
1.2.2 常規(guī)護理
(1)心理護理:心理指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護士一定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利用心理學知識對患者進行開導和勸解,在和患者溝通過程中保持親切溫和的態(tài)度針對患者的恐懼焦慮,抑郁等心理,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傾聽患者,抒發(fā)心中的苦悶之情注意和患者交流時,語言要準確得體,意思要簡單明了。同時要保持對患者足夠的尊重,注意語言要樂觀,避免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護士要作為合格的傾聽者,對患者進行鼓勵和開導,幫助患者改變心情,抒發(fā)出心中的煩悶之情。護士還可以使用移情易性護理法,強調(diào)讓人們控制過激的不良情緒,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問題上,減少不良問題產(chǎn)生的心理刺激,從而改變?nèi)说那榫w和意志。(2)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時要針對疾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展開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滿足不同階段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并且對每個階段的健康教育效果進行有效評價[2]。比如,健康教育的時間要選擇恰當,不要在疼痛發(fā)作時進行健康教育,注意不要影響患者休息,要符合患者的生活習慣。要注意使用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護士不僅要進行口頭講解還要注重運用集中宣教和一對一健康教育的方式。為了提高接受程度要制作帶有生動形象的健康教育卡片和圖書、播放動視頻等,能夠吸引患者的注意力。
1.2.3 術后護理
(1)疼痛護理:院內(nèi)有無痛病房,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疼痛護理。護士要掌握疼痛評估量表的操作方法,定期為患者進行疼痛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正確服用止痛藥。密切觀察患者的疼痛情況,制定科學的止痛方案,囑咐患者按時口服止痛藥,若疼痛仍未緩解,需再次評估。護士要采取多模式鎮(zhèn)痛以及心理緩解等方式進行疼痛護理。為減輕患者疼痛感要舒緩內(nèi)心的緊張情緒,注意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感,可以通過為患者提供圖書、電視、網(wǎng)絡、音樂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能夠起到?jīng)]有副作用的減輕疼痛作用。實行藥物鎮(zhèn)痛方式可以服用阿片類藥物,包括弱阿片類、強阿片類。一些患者疼痛感較為明顯,可以使用留置鎮(zhèn)痛泵的方式,可以起到持久穩(wěn)定性的鎮(zhèn)痛作用[3]。(2)預防感染護理:患者身體較為虛弱,身體抵抗力顯著降低,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器官功能衰竭。術后一定要注意預防,切口感染,主要觀察是否有滲出液,及時更換傷口敷料,綜合引流管護理,嚴格無菌操作。每日更換尿袋和引流袋,用生理鹽水清洗2次/d。
1.2.4 術后康復護理
(1)協(xié)助患者日常生活起居:護理人員需讓患者安心治療,感受到住院的便利和人性化,幫助患者洗漱、喂飯、大小便等[4]。完成基礎性的護理,包括每天的輸液、環(huán)境、飲食、排泄護理等,提供較高的護理質(zhì)量服務。護理時一定要用愛心和耐心去對待患者,特別是要注意前加強并發(fā)癥的護理觀察。(2)骨折手術后缺乏睡眠影響治療和護理。為了促進患者睡眠癥的正常化,護士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在患者入睡時將燈光關閉,如果患者需要可以只開啟床頭燈。白天患者午休時拉上窗簾,減少患者病房內(nèi)的噪音,保持相對安靜狀態(tài),若患者對噪音較為敏感,護士可以為患者塞上耳塞。晚上入睡時可以為患者佩戴眼罩,等清晨睡醒后摘下。為了確保夜晚的睡眠質(zhì)量,要控制午休的時間,一般在1小時以內(nèi).另外,護理工作盡量選擇在白天,減少夜晚的護理、治療和診斷措施。
什么是描寫語體?描寫語體,與敘事語體的注重時間連續(xù)性特征不同,更注重對同一個空間場景中的靜態(tài)事物的描述。如下例:
(1)護理滿意度:利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價表進行評價,滿分100分,得分80以上為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
(2)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3)治療前后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視覺可視模擬量表(VAS)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說明疼痛越劇烈。
數(shù)據(jù)通過統(tǒng)計軟件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t檢驗,表示均數(shù)±標準差;計數(shù)資料卡方檢驗,P<0.05有顯著統(tǒng)計差異。
研究組中有25例滿意,滿意度為83.3%;對照組中有18例滿意,滿意度為60.0%;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研究所中有1例術后疼痛,并發(fā)癥率為3.33%;對照組中有1例術后疼痛,2例感染,并發(fā)癥率為10.0%。研究組并發(fā)癥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的疼痛度為7.0±1.3,研究組5.8±0.9,對照組顯著高于研究組(P<0.05)。
表1 疼痛度比較
骨折患者需要進行合理術后護理,特別是老年人由于年齡較大,存在普遍的骨質(zhì)疏松癥狀,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很慢影響患者的行走能力,一些患者會癱瘓在床。因此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術后身體免疫力明顯下降,因此導致在術后不加強護理,那么很容易導致傷口發(fā)生感染,嚴重的可以導致膿毒癥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5]。
目前臨床上對于疼痛的重視度愈加重視,目前被稱作第五生命體征,足見臨床上對其重視程度。護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緩解患者的疼痛感,這也是患者的基本權利?;颊咝g后通常會并發(fā)疼痛,重度疼痛的比例高達70%以上,嚴重影響了臨床治療和護理。臨床上的鎮(zhèn)痛技術和藥物也在快速發(fā)展,但是并沒有顯著改善疼痛的狀況,這就需要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研究組采用術后護理方式,通過心理護理緩解不良情緒;環(huán)境護理提高生理舒適度;健康教育加強對骨折的認知;做好手術后的各項護理,有助于提高手術療效,避免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愈合進程;做好康復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zhì)有利于提高行走能力;做好生活指導,有助于幫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提高生活質(zhì)量。通過一系列的有效術后護理干預,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進行術后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fā)癥率,有效緩解疼痛,適于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