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付靜
(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造成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周圍神經病變出現(xiàn)的癥狀會遲于病理特征,致使臨床確診時病變已經不斷加重,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影響臨床治療效率[1]。因此,足部神經篩查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糖尿病足部神經篩查與護理干預效果。
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糖尿病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患者年齡為52-72歲,平均年齡為(62.4±5.9)歲。隨機分為A、B、C三組,每組14例。對比三組患者的基礎性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對比分析。
A組:A組患者進行足部神經篩查,依據患者病史,將檢查結果與高血壓、冠心病以及高血脂等相關結冰像話結合。將其作為糖尿病足神經病變的高危人群。根據篩查結果予以治療和護理。確定患者存在足部神經病變時采取10g尼龍絲10點觸診法。
B組:B組接受糖尿病治療和護理,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在此過程中醫(yī)護人員需向患者說明服用藥物的重要性以及對改善病情的意義,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告知患者注意控制日常飲食。可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控制飲食,確保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內容,如糖尿病產生的原因、治療措施與禁忌事項等。指導患者展開適當的運動。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可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運動方案。運動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預防大幅度動作對病情產生不良影響。
C組:C組展開足部護理干預。首先,足部護理。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說明足部神經出現(xiàn)的原因、危害以及護理措施。告知患者穿著舒適透氣的鞋子。外出時應避免穿拖鞋或赤腳。修剪腳趾的過程中,應注意避免過深,預防產生不必要的損害。每晚臨睡前可用溫水泡腳。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足部顏色、溫度等變化,并做好詳細記錄。其次,強化患者認知。護理人員可予以患者安慰、鼓勵,讓患者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2]。在各方面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可邀請患者參加糖尿病足部神經病變健康宣教講座。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展開個性化指導,促使患者能夠認識到血糖控制、改善血脂代謝紊亂對預防足部神經病變的重要作用。最后,加強自我護理。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遵循醫(yī)囑用藥。告知患者掌握自我飲食與改善血脂的方法,督促患者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教會患者自己學會測量血糖的方法。通過加強患者自身的護理意識,能夠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糾正患者日常不良行為習慣。
本次研究活動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處理各類數據,兩組患者的計量資料應用均數(±s)來表示,并經t原理進行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百分比(%)表明,組間差異采用x2表示,如數據檢驗P<0.05,表明兩組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相對比A、B兩組,C組患者足部神經病變發(fā)生率明顯要低,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A、B兩組患者,足部神經病變發(fā)生率差異不明顯,檢驗P>0.05,不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三組足部神經病變發(fā)生率對比
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血糖水平較高。一般情況下,患者普遍重視血糖水平的變化,導致忽視了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心腦血管、視網膜病變等。其中足部是最容易忽視的,也只有非常少的患者會關注到足部的變化[3]。足部神經病變是造成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險因素。一旦足部神經出現(xiàn)病變,就會引起病理改變。但臨床確診病理改變時間較晚,患者確診時就已經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對患者預后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篩查糖尿病足部神經病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篩查患者足部神經病變的同時,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次研究中,C組患者足部神經病變發(fā)生率比較高。其中使用的10g尼龍絲10點觸診法操作相對簡單,安全系數較高,且具有無創(chuàng)的優(yōu)勢。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對足部神經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糾正患者不正確的認知,提高患者對足部神經的重視度,降低足部神經病變率。
綜上所述,足部神經篩查和護理對降低糖尿病足神經病變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