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材料簡潔明了,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從幫助或被幫助中感受到快樂,二是在這種感受中體會到真情。圍繞“幫助和快樂”展開,既可以敘寫幫助或得到幫助的故事,也可以寫在幫助或得到幫助過程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可以寫第一方面,但易膚淺,難以深挖,寫第二方面幫助他人解決困難,表達“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主題,也可結合兩方面表達“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的主題,體現(xiàn)辯證思維,但要緊扣人間真情這一主旨。
可以圍繞某觀點進行論述,也可記敘,這道題可能更適合擅長記敘文寫作的考生發(fā)揮。寫作時,需要立足于生活中的幫助,表達人生思考和真情感悟。記敘文寫作重視情節(jié)設計和人物各種細節(jié)描寫。情節(jié)設計需要用層層鋪墊的方法使得情節(jié)完整、自然:
鋪墊是文章中故事發(fā)生的背景、緣由及對故事發(fā)展情況所做的必要交代,使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顯得更加自然平穩(wěn);鋪墊也為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伏筆,避免情節(jié)發(fā)展過于突然。通過鋪墊可以渲染氣氛,形成“山雨欲來”的情勢,促使讀者產(chǎn)生期待、盼望的急切心情,這樣就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鋪墊是為主要情節(jié)蓄積醞釀的過程,它的原則是隱而不發(fā)、自然合理。
鋪墊如何入手:1.多學習,經(jīng)常閱讀小小說等記敘文體的文章,體會作者構思之匠心,理解情節(jié)發(fā)生發(fā)展的玄機和情理之中的懸念與轉折。2.多思考,在讀優(yōu)秀作品的時候,思考你自己的設想和作者這樣安排的區(qū)別,三思文章結尾等情節(jié)發(fā)展還有什么可能。3.寫作時要打腹稿,想想情節(jié)發(fā)展需要什么環(huán)節(jié)才能使得全文情節(jié)自然地發(fā)生發(fā)展。4.要對寫好的文章多修改,如何突出人物形象,如何安排有效情節(jié),安排什么內(nèi)容才自然,檢查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在前文有何漏洞,等等。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人遇到困難時能得到他人的幫助,會感到非常幸福;一個人幫助他人解決困難,也會感到無比快樂。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得到他人幫助或幫助他人的經(jīng)歷和感受,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真情。
根據(jù)材料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那一刻,我看到天使在微笑
去年八月,我和鄰居小芳從農(nóng)村來到縣城讀高中。
離開家到城里求學的滋味真是一言難盡。父母為我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是東家的最東一間,再東面是一片菜園,我們對周圍的環(huán)境還很陌生,周圍沒有我們認識的人,好孤單,幸虧有小芳作伴。房東還很年輕,好像三十多歲吧,一米六的身高,長得很漂亮。①
一天晚自習后,我們學習了一天,很累,回到住處,雷雨交加,一道雷電閃過,天空炸得一亮一響,突然間一片漆黑,停電了。我倆毫無防備,束手無策,瞬間被黑暗籠罩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黑暗的恐懼、對這座小城冷冰冰的人情的痛恨充斥著我們這間小小的出租屋。我和小芳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②
過了一會兒,雨好像停了,周圍安靜下來,突然傳來了一陣敲門聲!我們很詫異。一個小女孩甜甜的童音響起:“姐姐,可以給我開門嗎?”我示意小芳去開門。
小芳拉開門,我跟在小芳后面?;璋抵?,我看到一個衣衫單薄的小女孩,五六歲的樣子。她像是要沖我們微笑,但卻怯怯地笑不出來。
小女孩用顫抖的聲音問:“姐姐,你們有蠟燭嗎?”
我們以為她是來向我們借蠟燭的,所以小芳連忙不客氣地說:“對不起,我們沒有。”
“我們這兒經(jīng)常停電,我家準備著好幾根蠟燭,這是媽媽讓我給你們送來的!”小女孩興奮地說著,并從背后拿出兩根蠟燭?!皨寢屨f姐姐們剛剛到這里住,不了解這兒常停電的情況,就讓我把蠟燭送來了?!毙∨严灎T遞過來,對著我們笑了笑,隨后她好像是完成了一項重要使命似的,輕快地跑出了門口,轉彎回家了。③
那一夜,我們久久未眠。柔和的燭光下,我眼前一次又一次地浮現(xiàn)出小女孩純真的微笑。那一瞬,這個陌生的城市突然不再陌生,城市里人們冷冰冰的面孔被小女孩的笑容所取代。④
小芳問我:“你見過天使嗎?”
我說:“那個微笑的小女孩難道不就是天使?”
雨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我們點起了蠟燭,在微光中,感到無比溫暖和幸福,是的,那一刻,我們看到了昏暗中無法掩蓋的天使的微笑。
①房東的介紹對后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沒有幫助。
②此處應當表達一種恐懼的心理,可以修改為“黑暗里我倆面面相覷,嚇得不敢作聲,流下了淚。”
③情節(jié)發(fā)展單調(diào)。
④應與上文稍加照應,點出“我們沒有了一絲的恐懼”,使上下文銜接自然。
那一刻,我看到天使在微笑①
◎孫敏濤
去年八月,我和鄰居小芳從農(nóng)村來到縣城讀高中。
離開家到城里求學的滋味真是一言難盡。父母為我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我們對周圍的環(huán)境還很陌生,周圍沒有我們認識的人,好孤單,幸虧有小芳作伴。只知道房東三十多歲,是一個下崗且離異的女子,還帶著一個小孩。②
一天晚自習后,我們回到住處,一道雷電閃過,天空炸得一亮一響,突然間一片漆黑,停電了,雷電交加。不一會兒,天開始下起了雨,初來乍到的我倆毫無防備,束手無策,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黑暗的恐懼、對這座小城冷冰冰的人情的痛恨充斥于陋室。黑暗里我倆面面相覷,嚇得不敢作聲,流下了淚。③
過了好一會兒,雨停了,周圍逐漸安靜了下來,突然響起輕輕的敲門聲!我們非常詫異,甚至想起來恐怖的外星人故事。一個小女孩甜甜的童音響起:“姐姐,可以給我開門嗎?”
小芳拉開門?;璋抵?,我看到一個衣衫單薄的小女孩,五六歲的樣子。她的手背在身后,像是要沖我們微笑,但卻怯怯地笑不出來。④
小女孩用顫抖的聲音問:“姐姐,你們有蠟燭嗎?”
“這——”我不禁疑惑了。我們初來乍到的,自己還沒想到備蠟燭來應付停電,居然有人來向我們要蠟燭!城里人竟如此狡詐,派這么幼小的孩子欺負我倆新來的女孩……我有些憤怒了。⑤
小芳不客氣地說:“對不起,我們到哪里弄蠟燭去?”
“那太好了,這是媽媽讓我給你們送來的!”小女孩一面興奮地說著,一面變戲法似的從背后拿出兩根蠟燭。“媽媽說姐姐們剛剛到這里住,不了解這兒常停電的情況,就讓我把蠟燭送來了。”小女孩把蠟燭遞過來,像是完成了一項重要使命似的,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然后輕快地跑走了,留下攥著蠟燭的我呆呆地站在原地……⑥
“哇——”小芳的聲音也定格在那一刻。
那一夜,我們久久未眠。柔和的燭光下,我眼前一次又一次地浮現(xiàn)出小女孩純真的微笑。這個陌生的城市突然不再陌生,城市里人們冷冰冰的面孔被小女孩的笑容所取代,我們沒有了一絲的恐懼。
小芳左手托著腮,突然抬起臉,微笑著問我:“你見過天使嗎?”⑦
我說:“那個微笑的小女孩難道不就是天使?”
是的,那一刻,透過燭光,我們在這原以為冷漠的城市里,看到了昏暗中無法掩蓋的天使的微笑。⑧
①緊扣材料突出雙向性。
②人物描寫緊扣中心,此處為下文出現(xiàn)小女孩以及母子倆的生活困難作鋪墊。
③為下文我和小芳受到關心作鋪墊。
④“手背在身后”必須交代,為后文小女孩拿出蠟燭前寫“我們”的誤解作鋪墊。
⑤增加這一節(jié)是為了增強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性和可讀性,突出文章中心。
⑥段末增加“呆呆地站在原地”的動作描寫是為了留給讀者思考與回味的空間。
⑦增添了細節(jié)描寫刻畫小芳的思考和感悟。
⑧結尾再次點出“冷漠”,照應開頭,突出主題。
升格總結
修改后的文章突出了人物形象,更加注重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的細節(jié)描寫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作層層鋪墊,使全文渾然一體。寫記敘文要重點把握好情節(jié)的設計和人物形象的刻畫,每一處敘述與描寫都要為后文作鋪墊,從而在情節(jié)的層層推進中使人物愈加立體,使主題更加深入。
【本版供稿/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