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前
【摘 要】 物理是初中教育體系中一門較難的科目,很多學生在做物理習題時通常選擇常規(guī)的解題法,忽略了簡單方法。下文中,筆者將以“笨法子”解出初中物理中的難題為核心內(nèi)容展開探討。
【關(guān)鍵詞】 笨法子? 初中物理? 練習方案
就實際情況來看,由于物理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再加上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得當,很多學生談及物理都是“一臉茫然”,解物理習題時更是難上加難。歸根究底,主要是方法不對。對此,筆者將提出幾個有效的解題“笨法子”。
一、初中物理難題練習中“笨法子”的應用思路
(一)數(shù)字標一標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電路圖的學習基本上是他們接觸物理的入門知識。然而,現(xiàn)實的情況卻是很多學生這部分知識學習得并不好,在繪制電路圖時,通常都會覺得無從下手,畫的過程中思維混亂是常見現(xiàn)象。對此,很多初中物理老師表示“頭痛”,也采取了五花八門的方法,可起到的效果卻是微乎甚微,甚至讓部分學生越畫越亂。其實,這種情況并不復雜,電路圖主要是由一根根線組成的,線條的重復、有序積累、連接,組成電路圖。用“笨法子”教學生學習電路圖,讓學生思路更加清晰。
以圖一為例,這是常見的物理電路圖,如果學生只是看原電路圖直接連,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每根連接線上標注數(shù)字“1、2、3……”。比如:在電源正極“+”與電鍵S中間連接的導線可以標注數(shù)字“1”,電鍵S與電流表中間連接的線可以標注“2”,繼續(xù)在相應位置標注數(shù)字“3”、“4”、“5”,在第3根線與燈泡一側(cè)接線柱上連接著第6根線的兩端,在第4根線與燈泡另一側(cè)接線柱上連接著第7根線的兩端。由此可見,這個方法解釋電路圖,是利用了重復、再重復的特點。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將上述內(nèi)容制作成課件,將電路圖的連線按照1、2、3……的順序依次展出。利用這種簡單明了的方法,畫出相應的電路圖。
(二)比較畫一畫
初中物理練習題中,比之類的題目非常常見,也是教師帶領(lǐng)學生練習的重點類型之一。盡管如此,很多學生在做此類型題目時,仍然感覺無從下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比之類題目計算主要是依據(jù)數(shù)學計算方法,教學中盡管教師“費盡口舌”,學生仍然無法理解。要用“笨法子”解決此類問題,最好就是將題目的“本來面目”顯露出來,也就是還原題目的本源。
例如,題目為:A與B質(zhì)量比、比熱比分別為3:2、6:5,當A與B吸收同等熱量后,溫度升高后的比應該是多少?以下是利用“笨法子”的解題思路:將A與B吸收的同等熱量值設為18,此條件下,A與B△t比應該是1:=5:3,表面上看,這種方式比較笨,但是,如果將式子以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讓學生對應著填寫生Q、C、m、△t的A、B對應量,學生可以很順利地理清思路。雖然寫的字更多,但思考過程簡單、清晰,題目做起來更加省時、省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如上方式開展教學,事實證明,該方式的利用讓學生可以順利解出比之類的題目。
(三)難題試一試
在新課標不斷推行的背景下,“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一直是各階段、各科目教學的主要目標。而在教學過程中,各科目的教師也會有意識地給學生增加動手機會。其實,從本質(zhì)上來講,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學習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也是“笨法子”之一。而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因條件、時間有限,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觸手可及的物品,完成簡單的試驗,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練習凸透鏡原理的習題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的水杯、橡皮、鋼筆等物品,讓學生在水杯里裝滿水,然后將鋼筆、橡皮等物品放在水杯的背面,自己在正面觀察。學生會發(fā)現(xiàn),水杯后的物品與正??吹降拇笮〔灰粯?。其實,裝滿水的水杯杯壁映像較薄,而中間較厚,與凸透鏡反射原理相同。
二、“笨法子”在初中物理練習中的應用建議
如上文中,筆者列舉出初中物理練習中“笨法子”的應用方式,足以見得,“笨法子”雖然“笨”,可能在時間上花費較多,但具有理清思路、解題簡單的特點。但是,想要讓“笨法子”真正在物理練習中起到較好的效果,還需要合理利用。以下是筆者對此提出的一些建議: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備課時間,積極尋找適合教學中應用的“笨法子”,以教學大綱作為引導,教學內(nèi)容作為依據(jù),尋找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深化教學內(nèi)容的“笨法子”;其次,要做好引導工作,在“笨法子”的應用中,借助小試驗是常見方式。由于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很容易在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偷懶、溜號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一邊“試一試”,一邊思考反應原理,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也可以用“比一比”的方式,看看哪位同學觀察得最仔細、最全面,從而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的同時,愿意積極思考,對其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
結(jié)束語: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他們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如果在物理習題中感受到了“屢戰(zhàn)屢敗”,必然會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利用一些簡單、操作性強的“笨法子”,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洪江.用常規(guī)方法巧解難題[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習研究),2017(6):40-40.
[2] 謝長庚.“笨”方法也能解難題目——兼談一類數(shù)列問題的通法處理[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6(21):51-52.
[3] 白文暢.巧解一道“簡單”的物理“難題”[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研版, 2016(5):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