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鵬
詞匯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但是很多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的時候都忽視了詞匯的詞性,導致很多學生在記憶、背誦詞匯的時候也不注重詞匯詞性,這樣學生雖然記住了這個單詞的意思,但是卻不清楚詞匯該怎樣用,在不同的語境中應該使用這個詞匯的什么形式。這樣的詞匯教學是一種低效的教學方式,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注重詞性教學。
1. 高中英語詞性教學的重要性
學生真正掌握一個英語詞匯應該要掌握這個詞匯的發(fā)音、拼寫、意義、詞性和用法,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都忽視了詞性,而一個詞匯的用法和詞性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如果學生沒有掌握一個詞匯的詞性,那么很難弄清楚這個詞匯的用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詞匯具有重要的作用,所有詞匯的用法基本都來自于它的詞性,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個單詞的詞性,才能正確使用這個詞匯。例如在學習concern這個單詞時,和這個單詞相關的詞組有be concerned with和be concerned about,教師一般直接讓學生記憶這兩個詞組,實際上這兩個詞組的搭配也是和concern這個單詞的詞性相關的。concern是及物動詞,所以它不能直接做謂語表示“擔憂”,不能直接說I concern about you,必須和賓語搭配使用,表示“使……擔憂”的意思,感到擔憂的人和concern是被動關系,所以就要使用被動形式be concerned,而被動語態(tài)后面不能直接加賓語,所以需要加一個介詞about。當concern表示“關系到、涉及”的意思時,被涉及到的事物也和concern是被動關系,所以也要用詞組be concerned with表示“與……有關系”。如果以物作主語就可以直接使用主動形式作謂語。另外,concern作名詞,在句中可以作主、賓、表等成分;concerned作形容詞“相關的”時可以作后置定語。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個單詞的詞性,才能正確使用這個詞匯,否則將很容易發(fā)生單詞誤用和詞性誤用的情況。
2.高中英語詞性教學的有效策略
2.1將詞匯按照詞性來分類
如果學生不理解一個詞匯的詞性,那么將不懂怎樣使用這個單詞,學得快也忘得快。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詞性教學,每學習一個單元的單詞,教師都應該按照詞性來對詞匯進行分類,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詞性。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一個單元的單詞都按照詞性來進行分類。分類完成之后,可以進一步將單詞細分為不同的類型,并總結歸納不同詞性的用法和形式。例如可以將名詞細分為可數(shù)名詞和不可數(shù)名詞,動詞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形容詞細分為作前置定語、后置定語、表語或者按照修飾對象是人或者物進行細分??偨Y不同類型詞性的用法,按照詞性來記憶詞匯,掌握詞匯的詞性。
2.2在新單詞和舊單詞之間建立聯(lián)系
高中英語的詞匯教學,很多英語實詞都存在著詞性的變化,有的單詞會在前面加一些前綴,有的單詞會在后面加一些后綴,而有的會發(fā)生一些不規(guī)則的變化。學生在記憶這些單詞的時候,可以在新單詞和舊單詞之間建立聯(lián)系,注重詞性的變化,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理解,在詞匯學習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將新舊單詞建立聯(lián)系,可以讓學生盡快熟悉并掌握新單詞,結合舊單詞來學習新單詞,并建立單詞之間的聯(lián)系使之模塊化。同時區(qū)分單詞不同形式的不同詞性,不僅可以更快記住新單詞,同時也可以掌握單詞的詞性。例如可以通過possible—possibly、angry—angrily、lucky—luckily、merry—merrily等來記憶新單詞,結合詞性來記憶,建立新舊單詞之間的聯(lián)系。
2.3結合具體的語境來掌握詞匯的詞性
在英語詞性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具體的語境來掌握詞匯的詞性。英語詞匯教學本身就應該在具體的語境中,適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語境,結合具體的語境和詞匯的用法來學習詞匯,讓學生掌握詞匯的含義,同時也掌握詞匯的詞性。在學生能夠認讀、記憶和理解新單詞本義的基礎上,讓學生應用單詞來造句,將單詞的意義運用在語境中,也是一種詞性教學的有效途徑。離開具體語境的詞匯教學學生掌握的只是一個單詞的寫法和本義,只有結合具體的語境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詞匯的含義和使用方法。語境具有釋義的作用,借助具體的語境,可以讓學生對英語詞匯又更直觀的認識,并對句子的結構進行分析,從句子結構出發(fā)了解詞匯的詞性,取得良好的詞性教學效果。
3. 結語
詞性是詞匯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如果忽視了詞性教學,將會影響學生對這個詞匯的掌握,讓學生不能正確使用這個詞匯,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詞性教學。在實際的詞性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個單元的詞匯按照詞性來分類,也可以在學習新單詞的時候和舊單詞建立聯(lián)系,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詞性,或者結合具體的語境來掌握詞匯的詞性,以取得良好的詞性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