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川劇藝術家口述史(梅花獎得主卷)之黃榮華篇*

      2019-04-24 02:46:52葉俊莉李啟后
      關鍵詞:川劇劇團老師

      萬 平 葉俊莉 李啟后

      (1.成都大學, 四川 成都 610106; 2.西昌學院, 四川 西昌 615013; 3.重慶市川劇院, 重慶 400108)

      黃榮華,女,1959年2月20日生,四川蒼溪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二十二屆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重慶市第二屆政協(xié)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重慶劇協(xié)理事,民盟重慶市委委員。1972年進入四川省蒼溪縣川劇團,1987年至1990年就讀于四川省川劇學校成人中專班,畢業(yè)后調(diào)入重慶市川劇院任演員。師承許倩云,劉世玉等川劇名家,工青衣、花旦兼正旦。在三十余年的藝術生涯中,尊師重道,勤學苦練,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她嗓音甜潤,唱腔優(yōu)美,流暢、細膩、自然,善于以聲腔把握和刻畫人物,擅演劇目《書館悲逢》(飾趙五娘)、《出北塞》(飾王昭君)、《喬子口》(飾王春艾)、《李慧娘》(飾李慧娘)、《打獵汲水》(飾李三娘)、《三娘教子》(飾王春娥)、《秦香蓮》(飾秦香蓮)、《八郎回營》(飾查氏)、《別窯從軍》(飾王寶釧)、《包公賠情》(飾嫂娘)、《戲儀》(飾黃菊金精)、《別宮出征》(飾郗氏)、《闔宮歡慶》(飾郗氏)、《評雪辯蹤》(飾劉翠屏)等,多次擔任川劇重要曲目(如《金子》《李亞仙》)領唱、領腔工作,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1990年獲四川省“德寶杯"川劇廣播大選賽青年組“最佳演員獎";1996年以《楊漢秀》《出北塞》獲四川省首屆川劇旦角演員比賽“一等獎";1997年以《打獵汲水》獲重慶市專業(yè)藝術表演團體舞臺藝術之星匯演“一等獎",曾由中央電視臺《名家名段》及《梨園群英》專題播出;在2003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的川劇《金子》中擔任女聲領腔,獲“優(yōu)秀音樂獎";2004年赴北京演出新編歷史劇《長樂悲歌》和折子戲《闔宮歡慶》《評雪辯蹤》,獲中國戲劇二十二屆“梅花獎";隨團赴新加坡、韓國、法國、瑞士等國家訪問、演出;2007年獲重慶市渝中區(qū)首屆文藝貢獻“金獎";1996年至2006年,6次獲重慶市人事局頒發(fā)的優(yōu)秀證書。

      采訪時間:2018年7月6日

      采訪地點:重慶市渝北區(qū)天鄰風景小區(qū)黃榮華老師家

      采寫:萬平葉俊莉李啟后

      攝錄:陳天宇江小敏

      萬平教授(以下簡稱“萬”):黃老師,你好!今天是2018年7月6日,我們在重慶采訪黃老師。我們現(xiàn)在正在做一個四川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川劇藝術家口述史(梅花獎得主卷)。顧名思義,入選這個項目的藝術家只有一個唯一的標準,那就是獲得過中國戲劇表演的最高獎項——梅花獎的得主。黃老師,現(xiàn)在請你簡單地把你的從藝的經(jīng)過,也就是說你怎樣走向川劇這個行當做一個介紹,包括授業(yè)、教學的老師、在一起很有影響的同學等等。

      黃榮華老師(以下簡稱“黃”):好的。我是1972年,那個時候還是文化大革命中,我是第一批招新生的時候,被四川省蒼溪縣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當時不叫川劇團)招進來的。還不到十三歲就跟著練功、學習。到了恢復傳統(tǒng)戲的時候,就是1978年了,在《十五貫》中第一次跑龍?zhí)椎臅r候,讓人忍不住地笑,因為以前演的現(xiàn)代戲、樣板戲,或者紅色主題的快板,或者小川劇,所以對傳統(tǒng)的東西一概不知。從那個時候,我們劇團才改成蒼溪縣川劇團。

      萬:那你當時是怎么想到去報考川劇團的呢?

      黃:當時,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聽樣板戲,一天到晚都在唱。那時我還在讀小學,小學有一個宣傳隊,要演《紅燈記》,當時我就演的李奶奶。反正那個時候聽的都是樣板戲,唱的都是京劇。另外唱歌跳舞,當考我的時候,我就記得,我唱了一首《國際歌》,我又唱了一段(《紅燈記》里)李奶奶的《鬧工潮》。一下子就選上了,接著就把我們弄去培訓了一個多月,培訓之后再從里面選一些就進入團中了。當時,我們進去的時候,把我們當成干部的待遇,第一個月的工資都是26.5,我們的老師都不到20塊,才十九塊多一年。因為從我們開始,就改成干部編制,所以就不一樣。后來隨著改革開放演傳統(tǒng)戲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戲,主角還不是給我安排的,是給我一個老師安排的。那時在農(nóng)村“三下鄉(xiāng)”演出,給她排《點將責夫》,我們就在下面看,那個時候年輕記性好,當時她的愛人在成都那邊,她去探親,屬于二婚,就不回來了,她走了戲就沒人演了。當時就安排我來帶著排練,結果就排練對了,第一次就叫我上去演。那個時候抬著頭,痛得不得了,身上又扎靠子,惱火得很。當時團隊的老師非常地好,從我們什么都不懂,到慢慢教會我們。

      萬:角色行當那個時候就確立了吧?

      黃:也沒有,這也是第一次演這個戲。1979年,當時蒼溪屬于南充地區(qū),要搞青少年比賽演出,我們團隊那個老師,就馬上教了我一個《殺狗》,結果一去演出就得了一等獎的第一名。包括那個時候胡瑜斌,他們還比我們小一點,他們是剛進來的學生,我們已經(jīng)工作幾年了。他們都沒有想到竟然在蒼溪這樣一個小縣城飛出了一個“金鳳凰”。當時,蒼溪這個縣城還有好一點的青年演員,我們團里面的張建平這些都得了一等獎。我們團當時還是非常重視的,因為我們1972年的那一批學生都是非常的齊心、認真。所以取得這個成績,我們縣里面領導也非常的重視。

      萬:這個班可能也是全國各劇種加在一起,也沒有過的一個創(chuàng)舉,所以人們把這個班戲稱為“明星班”。它有一個入學的基本標準,就是獲得過省級演出比賽一等獎、二等獎。所以在里面學習,也就是你們一個班,摘了七朵梅花。

      黃:田蔓莎第一個,第二個是何伶,第三個肖德美,第四個是孫勇波,完了之后是崔光麗,過后就是我,我過了就是胡瑜斌,應該是這樣的順序的。

      萬:那請你給我們說一說這三年的學習情況。因為我們知道,你們是先有劇團的演出經(jīng)驗,然后有了較多的藝術經(jīng)驗和藝術表演的經(jīng)歷、體驗、體會,現(xiàn)在集中起來脫產(chǎn)學三年。你能否把這三年的學習中主要的課程,對你的影響最大的老師,當時的一些同學的基本情況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黃:我們這三年時間,學習得非常系統(tǒng),從基本功開始,壓腿都是伴著音樂的,這真的是一種享受,彈起鋼琴、壓腿、走圓場,做身段,教唱腔,當時教女生的老師有:劉世玉老師、杜老師、余琛老師、林老師等。還把重慶那邊的涂卿芳老師也請過去,教我們的身段。在當時學校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

      萬:對對對,因為當時學習有文化課。

      黃:我們語文老師很愛我們,又勸我們好好學,他一直就對我們說讓我們好好學,對我們都有好處??墒钱敃r年齡相對也比較大了,很多年沒有靜下心來學習了,文化底子就跟不上了,也就理解不到老師教過的東西了。古老師很仔細,耐心地教我們,一個演員,文化底蘊差了,遲早就會被淘汰。另外還有一個老師,給我們講藝術概論的楊老師,這兩個老師從文化上面,讓我們得到了最大的提高。讓我們系統(tǒng)地學習了文化,提高了理解劇本、理解人物的能力。實際上,我們當時去的都是尖子,形象、嗓子條件都很好。但是作為我自己來說,我們是1972年,不像后面1978年招進來的學生,他們是直接學傳統(tǒng)戲,我們就是半途開始,不是很正統(tǒng)地進去,之后又重新學習,從程式、天地日月夜、整理水袖,從這些地方又踏踏實實地開始學習。

      當時還有一個事情,我們劇團要被撤銷了,讓我們劇團的所有人全部回去,給我們安排工作,我們就覺得正學在勁頭上面,怎么能就這樣回去了呢?我們就給學校領導反映。學校領導很喜歡我們,就對我們說:“這么好的條件,回去干什么?不回去,團里面不給你們發(fā)工資,我給你們發(fā)!”學校當時就讓我們團開證明,團里面給我們發(fā)多少,學校就給我們發(fā)多少的工資。后來,縣里面的劇團都在撤了,學校承擔不起了,發(fā)不了工資了。接著就讓我們自己去找劇團,當時我們就去找的省川劇院。那時候我記得有左清飛等幾個老師,我就唱了一段《別宮出征》的唱段,他們就說可以。當時,只要管業(yè)務的說了,書記團長都有點外行,這些老師一說可以,他們就同意了,就給我們代發(fā)工資,就讓我們在學校繼續(xù)學習,畢業(yè)了就去他們團。就是這樣子,我們才度過難關,要不然我們工資也沒有,可能就這樣退出舞臺,半途而廢了。所以說我們大家都很珍惜這段時間的學習時間,大家都很努力,在學校期間排這個大幕戲,我們還去了北京,我當時演的那個“王母娘娘”,胡瑜斌也在里面演的,我們這一批比較好一點的都在里面勝任了主角,這場戲在北京也對外公演了好幾場。

      我們畢業(yè)以后,進省川劇院特別困難,因為我那個時候小孩就五歲多了。省川劇院就說:你可以來,但是我們這邊只招收你一個人,而且還不能馬上解決,還要等進城指標。那個時候年齡又大了,我也覺得自己等不起了,孩子大了又要上學,就特別地著急。我又到處去找劇團,去過自貢考試,廣元川劇團也十分希望我能過去,但是我又想到廣元川劇團的基礎要弱一些,我就沒有去。在我們即將畢業(yè)的時候,許倩云老師來成都了,正好我愛人也來成都探親,我們就住在招待所里面,許老師就住在我們隔壁。我的一個女兒給許老師送了一個番茄過去,說:“許婆婆,給你”。許老師一向喜歡小孩,她就緊接著問我:“你現(xiàn)在馬上就要畢業(yè)了,你到哪兒去呢?”我說:“可能要去自貢,我們團已經(jīng)被撤了,省團又暫時進不去,孩子要上學了,這樣子不行!”許老師說:“如果你想到重慶來,我現(xiàn)在當院長了,畢業(yè)以后你可以到重慶來,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只要你的愛人不到劇團來唱戲就可以?!蔽艺f:“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劇團了,他也不打算當演員了?!本瓦@樣,許老師就讓我來重慶,我就和我們團的張建平到重慶來了。

      1990年到了重慶,我們還是經(jīng)過了考試,我唱了一段《喬子口》,文化局的領導看了覺得還可以,但是這一切都很不容易。后來又把我們分到沈鐵梅她們那個集訓隊,就叫一團,我們團叫做二團。二團那邊困難的就是,許多人都是四五十歲的人,我們團也正好是兩個團合并而來,團里面的人有分歧有意見,團里面的人就有一點不爽我,覺得我年輕,有一點刁難我。我當時覺得也沒什么,那時團里很少演出,剛好有一個茶樓叫做“巴渝茶樓”,這茶樓是重慶劇場搞的,裝修得漂漂亮亮、古色古香的。每周一、三、五的下午一點半就在那個地方坐茶會,不化妝,我有些時候就去那個地方唱一會段段。那會剛來重慶,也沒怎么演過戲,真正的那種折子戲很少,我就在那兒唱點,主持點節(jié)目,慢慢地,觀眾就很喜歡我,十分地熱情。我記得有一個退了休的觀眾,每聽我唱一段戲他就寫一首詩,像打油詩那種送給我,我就覺得很感動,覺得那些老觀眾關心我、鼓勵我,我就覺得很開心。

      萬:這些是剛到重慶這段時間,然后1996年你應該是參加了四川首屆川劇旦角演員比賽,那么你把這次的比賽情況給我們介紹一下。

      ①Puschmann T.,Alt R.,“Sharing Economy”,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2016,58(1).

      黃:第一場他們(評委)覺得很一般,印象不是很深,第二場演出的,是唱功戲,從頭到尾都很好,所以就得了一等獎?;貋碇螅诙曛貞c又舉辦了一個“舞臺藝術之星”比賽,我排了一個《打獵汲水》,我們沒有按照原來的劇本排,他們用古詩作曲改編了一下,也得了一等獎。所以這連續(xù)兩年我們還是有很大的提高。我就問她們我到底適合演什么角色,最后我就演了《長樂悲歌》。里面的人物,我們進行了改編,是我自己去買書自己看,我就把劇本給作者曾祥明,他是業(yè)余的,我和他關系很好,當時我們兩個就自己改編。當時竇瑞華在政協(xié)里面當副主席,他很喜歡川劇,就大概商量了一下,就選了這個劇目??戳藙”疽院笪覀冇钟懻撨@個人物,這個人物很復雜,大概寫的關于他哪一節(jié)的戲,就是這個樣子,底稿出來之后,我就把它給沈院長,我給她說我想拿梅花獎,那個時候還是一年一度的。院長給我說:“你這個不行,時間太晚了。”第二年,團里面也覺得應該重視了,就對我說要排戲可以,但必須要拉到贊助,那時候團里面也比較困難,方方面面包括服裝、舞美、作曲都需要贊助。文化局也要給錢,但是肯定是不夠的,當時起碼要五萬。我就去找的愛立信公司,后面我就給我們書記說了,書記說可能要七萬左右,我又去給公司說,公司同意了。但是后來又變了要十萬,公司也同意了,但必須要簽一個合同,合同內(nèi)容要求一定要用在《長樂悲歌》這個大幕戲上。當時我們團隊就讓宋天偉老師當導演,宋天偉老師在集體場面這一方面做的還可以,但是在摳戲摳人物這一方面還是要弱一些,最后到了要拿獎的時候,胡明克老師來給沈院長說,我不要錢了,免費給你們修正不足的地方,我再來給你們看一下戲。他給我們說我們的劇本比較蒼白,在文學方面有點淺陋,但是作曲很好。當時我就很感動,從七月份開始排練,后來又說除了這個大幕戲外還要出三個折子戲,三個折子戲要把它區(qū)分開,一個青衣、一個花旦、一個搖旦,最后特別是搖旦沒練過,排起來還是有些不恰當。我們沈院長還是比較重視,就請了北京的專家專門來給我們提意見。專家告訴我們,可以不演折子戲,兩個也可以,只要你大幕戲好,也可以不演折子戲,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還是選了《評雪辯蹤》和《闔宮歡慶》,這兩部戲分別又請許倩云老師和劉世玉老師給我指導的,整個層次就上去了。當時我們上下非常齊心,因為我們上一年沒有拿到獎,如果今年再拿不到就有點惋惜,重慶市劇協(xié)的很多老師都很關注我們,協(xié)會的主席都來給我們指導,包括從音樂上都做了很大的改進。就這樣,禮拜六和禮拜天天天都不能停止演出,這半年我瘦了很多斤。開初她們從重慶和北京來看的人都覺得很一般,結果我們一到北京去演出的時候,她們也沒想到這一下進步很大,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所以到最后我們的排名還是很靠前。演出之前,每天晚上睡不著,很早就醒了。那兩場演完之后,我躺在床上全身都疼痛難忍。

      萬:人都是在最緊張的時候,神經(jīng)繃得特別緊,突然一松下來就是這個樣子。

      黃:所以說那一半年,從七月份到十二月份,全團上上下下的人我都是非常感激的。到了北京之后,還沒演出的時候,我就請大家吃飯,特別感謝這半年來大家的辛苦付出。我得了獎之后又請大家吃了飯。以前得了一個獎就有什么十萬二十萬的獎金呀或者一套房子,我那個時候心里想,至少也應該有個十來萬吧,結果那一年政策改變啦,只有一萬塊錢,頒發(fā)獎金的時候領導都覺得獎金太少了,給我發(fā)了兩萬。最后這兩萬塊錢我也分給了導演、作曲等等,包括指導我的那幾個老師。

      萬:物質(zhì)上比較拮據(jù),但是實踐上卻是人生藝術表演的突破,因為梅花獎確實是中國戲劇表演的最高獎項。

      黃:以前表演的戲劇人物就是大概是那個樣子就行了,但是這一次經(jīng)歷,我從眼神、舉手投足等小細節(jié)一個一個環(huán)節(jié)去突破,這一次拿梅花獎把我演人物這一塊兒從頭至尾地改變了一遍,包括唱功也提高了很多。

      萬:實際上舞臺藝術就是一個集體藝術,就要有主角、配角,除了這兩個角色以外,我還知道馬老師在重慶市川劇院的精品舞臺劇目中也獲得過獎,包括后來這些晚輩像吳熙,你給她配戲、幫腔,對她支持很大。你在后來擔任領唱、領腔的過程中,你的一些感受是什么?因為川劇這一塊它除了一般的唱功以外,它還有一個和其他所有劇種都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有幫腔。

      黃:說到幫腔,我以前在蒼溪劇團的時候,就沒有一個專門的幫腔,都是演員代的。我那個時候剛剛轉(zhuǎn)入傳統(tǒng)戲的時候突然就需要幫腔了,所以我們團里需要幫腔的時候,就是我們團里的另外一個演員來扮演,后來他結婚走了,以后團里面就讓我來當幫腔。那個時候我的嗓子還沒有完全恢復,有另外一個黃老師就來幫我,一句一句地唱、一句一句地教,在幫腔和唱腔這里面給我的幫助特別大。所以我每一次回到蒼溪的時候我都會去看望一下他。像《御河橋》大幕、《繡襦記》大幕還有其他很多很多戲,就連那年十九歲的時候在南充參加青少年比賽獲得一等獎,他們在我前面演出我就要去給他們幫腔,然后我再去完成我自己的戲。因為沒有人做幫腔,所以就是這樣過來的,一個人又要幫腔又要演出。到了重慶以后就有另外一個專門幫腔的人領唱,他們這種專門的幫腔對譜了曲的戲,特別是那種有點帶歌味兒的把握得不是特別好,所以那一段幫腔就讓我來領唱。慢慢地,后來所有的幫腔都讓我來領唱。首先,我有幫腔的基礎,另外我覺得我在幫腔這一塊學到了很多東西,因為平時在排練的時候,導演在給他們排戲,他們的表演、演技、眼神我們都看得見。其實,看才是最好的一種學習方式,另外我們聽他們唱戲,很多像韻味兒這種小細節(jié)都可以學到東西。我喜歡幫腔,我覺得參與到集體創(chuàng)作中實際上對我從藝術上有很大的提升。

      萬:而且,我一直也認為幫腔對渲染劇中的環(huán)境、劇目的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的宣泄都有很大的突破作用,像你這種情況還不止一個。像成都市川劇院的《塵埃落定》的領唱、幫腔都是王玉梅,所以你們倆還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你們倆都喜歡唱歌,所以唱功好。所以我還是覺得一部劇不僅要有主角、配角還要有紅花綠葉來襯托。

      黃:我一直都這樣認為的。舞臺藝術肯定不是你一個主角兒能夠扮演好的,如果金子沒有其他配角兒以及整個樂隊的配合,她也不可能這樣好。另外舞臺上無論一個人角色的大小,你只要把角色演好了,觀眾照樣很喜歡你。比如說那個劉樹德演的一個傻子,詞也只有幾句,但是大家都非常喜歡他,每一次他表演完都是掌聲不斷。所以說,每一次演出金子,特別是到外地,當?shù)厝硕疾徽J識劉樹德、陳雪等老師,但是他們演出的時候,都是掌聲不斷,觀眾都叫好。所以舞臺上沒有大角色小角色,只要演好了,同樣受觀眾的歡迎。

      萬:一個精品劇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劇本、導演、演員、配角以及音樂,川劇鑼鼓都是一個整體。像馬老師退休了,然后也不完全放棄對川劇的喜好,很多老師都在從事傳承川劇,我們也知道,黃老師也長期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所以請你說說在傳承、教學這方面的一些活動。

      黃:是的,在我還沒退休的時候,來了很多的學生,我就教他們唱腔,教了他們這個之后我就教他們唱戲。退休之后,我們團又招了一批學生,我也在那兒教唱腔和戲。除了團里的學生,一些萬州、永川的學生也在我這兒學習。去年我教了一個萬州的學生,開初她什么都不會。她是三月份找我學的,我就把要學的內(nèi)容錄音給錄下來,慢慢地教她。她會唱了之后,就跟著調(diào)一個一個地糾正,她還對我說:“黃老師你好嚴格啊?!蔽艺f:“川劇就是這樣子的,要唱就必須唱好。”之后我就在她們團排練,去年年底,她參加了重慶的“藝術之星”比賽,得了獎,她也很開心,整個萬州也很開心。

      萬:你教的學生基本都是川劇專業(yè)的嗎?

      黃:業(yè)余的我也教,重慶大學有一個音樂劇社團,我也去教了他們的,教過他們一個川劇《長生殿》片段,還有其他的劇,然后他們還出國到美國的孔子學院進行表演。

      萬:重慶大學的川劇樂團是不是在彩排大戲?

      黃:重慶大學的藝術節(jié)排了一個《白蛇傳》,效果很好,排練這個劇的導演也剛好是我的老鄉(xiāng),剛剛考上重大,我們團里的一個人和他有點親戚,也還教了他一點東西。他在我們團里實習了一年左右,作曲整理劇本全是他一個人,最后實習要結束的時候,他就對我說:“黃老師,請你來輔導一下我們的唱腔吧!”我答應了,抽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把他們所有的唱腔改進了一下,把他們的譜子也稍稍地糾正了一下,結果效果非常好,獲得了優(yōu)秀獎,還在重慶大劇院展演了一番。

      萬:其實像川劇傳承發(fā)展有很多的措施,比如說像你這種直接傳承。

      黃:今年一月份重慶市教委舉辦了一個藝術老師的培訓班,一共三天,第一天是理論,第二天那就是川劇,第三天就是京劇,從川劇的程式表演、唱說練,我就教她們唱了一下,讓他們了解戲劇,完了之后讓他們?nèi)ソo那些孩子們傳播。

      萬:像現(xiàn)在這種戲劇進校園,在西南片區(qū)川劇進校園比較多一些,這里面就包括專業(yè)院團到學校的演出。從1990年代以后,隨著文化體制的改革,川劇的發(fā)展不如人意。川劇院團大量裁撤。現(xiàn)在整個川劇,省級的只有三個:包括成都市川劇院、四川省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成都市川劇院為了怕被改掉,就加了一個“研究”,叫做“成都市川劇研究院”。下面的譚繼瓊的萬州也算是一個,其他的也包括四川的內(nèi)江、自貢、南充川劇團,整個還是比較少的。原來有三百多個川劇團,現(xiàn)在大大小小算上也就五六個、六七個。然后還有一些“火把”集團。

      黃:在綿陽紀念“5·12地震”十周年,請了“火把”劇團(民營劇團)的一些人,以她們?yōu)榈装?,那一個專場叫做“民講民戲”,也請了我、楊坤昊,我的同學李喬松、蘇明德,我們四個演了這場戲。我認為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個民間川劇團,叫做“天青苑”,是最正規(guī)的,那些演員年齡在40歲左右,他們的嗓子好、表演好,她們搭戲也很好,而且堅持每天演出,她們下了鄉(xiāng)回來也演出。

      萬:雖然說現(xiàn)在有所謂的國營院團,也有民營專業(yè)劇團,我們現(xiàn)在是以所有制性質(zhì)來區(qū)分。相對來說,四川綿陽的“天青苑”,德陽的“金橋”,西充的“民中”,都是比較大一點的民營劇團。經(jīng)過這段時間裁員,演員編制得不到保障,所以說縣級的劇團都已經(jīng)撤完了。地級市(區(qū)縣)保留的有的叫做傳承中心、非遺中心等。從國務院頒布了“52號”文件之后,尤其是十八大以來,中央、國務院比較重視傳統(tǒng)文化中的戲曲的發(fā)展。這個形勢逐步有些好轉(zhuǎn),因為國家藝術基金加大了對川劇項目的扶持,省院,成都院前前后后都被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萬州三峽那邊也有被資助的劇目。

      黃:我今年也有一項國家藝術基金傳承劇目,兩個學生,但是我教的兩個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到現(xiàn)在都沒畢業(yè)。以前她們教的那些學生都有幾年的表演基礎和經(jīng)驗。但是這兩個學生她們的戲是《出北塞》,不是特別好唱。所以教這兩個學生比較費勁。

      萬:所以它好歹算是國家層面也有支持扶持,說得難聽一點,以前它不給你這些東西,你都還是在繼續(xù)堅持。所以說你看這些具體政策的落實,也還是預示著川劇的傳承、保護、振興在向好的方面發(fā)展。

      黃:我現(xiàn)在有一個很大的體會,就是我現(xiàn)在教學生不像原來只教學生唱腔,不會管你的發(fā)聲,就是靠你自己去感悟。我現(xiàn)在教孩子們,就要先教她們發(fā)聲,聲音必須要好,找到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所以教出來的學生比較專業(yè)。首先從聲音上解決問題,再從人物上去解決,所以這也是我和其他老師教學不一樣的地方。

      萬:黃老師,你為川劇事業(yè)奮斗了大半輩子,為川劇藝術做了四十多年的貢獻,梅花獎也是一個證明。你退休以后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傳承,退休以后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退而不休,也還從事著傳承的工作。希望黃老師保持身心健康,在有余力的情況下量體裁衣,從事一些點撥指導川劇后進的工作。謝謝黃老師接受我們的采訪。

      猜你喜歡
      川劇劇團老師
      神奇的川劇變臉
      川劇版畫傳四方
      少兒美術(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8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幼兒畫刊(2018年10期)2018-10-27 05:44:28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幼兒畫刊(2018年9期)2018-09-26 06:16:58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幼兒畫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4
      歡迎加入“藍狠狠小劇團”
      幼兒畫刊(2017年12期)2018-01-03 06:52:22
      對人性的重新審視與反思:論荒誕川劇《潘金蓮》
      老師,節(jié)日快樂!
      送給親愛的老師
      老師的見面禮
      台安县| 郴州市| 凤台县| 湟源县| 资溪县| 蕉岭县| 江源县| 会昌县| 瑞安市| 滨州市| 岐山县| 井冈山市| 顺义区| 沙雅县| 陆良县| 曲靖市| 清镇市| 丰都县| 阳原县| 汪清县| 洛宁县| 乾安县| 垣曲县| 双江| 广宗县| 铁岭县| 靖远县| 凤庆县| 蕲春县| 北碚区| 灵山县| 五华县| 铅山县| 永修县| 红桥区| 枝江市| 常宁市| 威信县| 灵石县| 闻喜县|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