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斌,路 娜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民航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危險天氣由于變化的復雜性、難以預見性和不可控性,是航空公司面臨的一大難題,嚴重影響航空公司安全、正常、服務、效益四大運行品質。據統(tǒng)計,因惡劣天氣因素導致的嚴重飛行事故約占10%-15%,其間接誘發(fā)的飛行事故和事故征候更是屢有發(fā)生,如因飛機積冰導致的“包頭空難”、因低能見度導致的“伊春空難”、因受臺風影響導致的“復興航空空難”等等,危險天氣均是誘發(fā)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造成難以估量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此外,根據《2018年民航行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在2017年、2018年造成我國航空公司航班延誤、備降、返航的各類因素中,天氣原因占據首位,分別為51.29%、47.46%[1]。
運行控制是對航班起始、持續(xù)及終止進行控制的過程。作為航空公司運行的直接組織、管理、協調和指揮者,飛行簽派員具有核心的運行控制作用和地位,在空中交通管制單位、飛行、機務、機場等保障部門中起著銜接的橋梁作用,是保證航班安全的重要角色。簽派放行的過程本質就是飛行簽派員按照規(guī)章標準嚴格評估航班風險的過程[2]。作為航班運行的前端決策者和持續(xù)監(jiān)視者,該群體的技術支持質量直接影響航班運行質量[3]。因此,提升危險天氣下飛行簽派運行控制能力和服務水平對于航班運行極具現實意義。
危險天氣是指嚴重影響所飛航路和所用機場飛行安全的特殊天氣現象,主要包括影響飛機起落的不利天氣:地面大風、低能見度、低云、雷暴、低空風切變等,以及影響飛機航路飛行的不利天氣:晴空顛簸、積冰和熱帶氣旋、雷暴等。危險天氣存在變化復雜、發(fā)展趨勢難以精確預測等特點,直接影響飛行簽派員放行航班的安全和質量。對航班運行產生威脅的主要危險天氣和相關影響如表1所示。
表1 航班運行主要危險天氣及影響
危險天氣除了上述直接危害外,還存在較多潛在的不確定因素。譬如,極易誘發(fā)旅客群體性事件,航班觸發(fā)緊急油量等,導致機組和簽派人員心理壓力和工作負荷急劇增加,降低情景意識,影響判斷與決策等,嚴重威脅飛行安全、航班正常率和經濟效益。
中國民航規(guī)章CCAR121.99條氣象服務規(guī)定為準確獲得危險天氣現象,合格證持有人使用的天氣實況報告與預報系統(tǒng)需要經過局方審批。根據CCAR121.625條規(guī)定,飛行簽派員在國內、國際定期載客航班飛行前和飛行期間,需向該航班機長提供所能獲得的全部可能影響該次飛行安全的有關航路和機場的天氣實況報告和天氣預報,包括晴空顛簸、雷暴、低空風切變等危險天氣現象。CCAR121部還對起飛機場、航路、備降場的天氣標準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飛行簽派員應當完全熟悉所飛航路、機場的氣象實況報告和預報,當天氣標準不滿足起降和備降條件時,不得簽派或者放行該次航班,或者放行飛機繼續(xù)在這些航路上飛行或者在這些機場著陸[4]。
此外,中國民用航空規(guī)章、咨詢通告和各個航空公司的《運行規(guī)范》《飛行運行手冊》《運行控制手冊》等也對危險天氣下的簽派放行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航空公司的運行控制涉及到管制、機組、機務、乘務、機場等多個部門及人員,工作負荷大、信息處理復雜度高、運行管理綜合性強[5]。在飛機數量快速增長,空域緊張和運行環(huán)境日趨復雜的情況下,特別是存在危險天氣時,簽派放行運控的難度和運行風險則呈幾何式增長。目前,危險天氣下的簽派放行現狀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飛行簽派員對危險天氣的生成原理、活動范圍、特性和變化規(guī)律等氣象業(yè)務知識掌握相對不足。實際工作中主要依賴氣象人員的分析結果,自身缺乏對危險天氣的深入分析。在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航空公司,可能沒有專門的氣象人員,難免會導致放行決策失誤或作出的預案不能充分滿足實際需求。
航班的放行工作是由值勤簽派員和機長共同完成的。遇到危險天氣時,部分簽派員有可能屈服于機長的“權威”,不能充分主張自身決策。
面臨大范圍的危險天氣,受影響的航班較多時,飛行簽派員工作負荷急劇增大,風險感知能力降低,有可能導致關鍵信息傳遞不到位、忘記持續(xù)監(jiān)控航班等“錯、忘、漏”現象,簽派資源管理能力不足等。
根據飛行簽派員在危險天氣下的工作職責和內容,構建危險天氣下的簽派放行運控保障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危險天氣下的簽派放行運控保障流程
飛行簽派員獲取危險天氣氣象情報資料來源主要包括以下3種。一是電報形式氣象情報:起降機場以及備降場的機場預報(TAF)、機場實況報(METAR)、特殊天氣報告(SPECL)、重要氣象情報(SIGMET)、低空重要氣象情報(AIRMET)、低空區(qū)域預報(GAMET)以及相關的危險天氣警報。二是圖表格式的氣象情報:重要天氣預告圖(SWH,SWM,SWL)以及各高度層風、溫預告圖等。氣象分析資料主要包括衛(wèi)星云圖、雷達回波圖、地面天氣圖、高空等壓面圖、數值預報產品以及地方氣象部門發(fā)布的氣象公報、警報和信息等。最后,氣象人員、管制人員、飛行機組的氣象信息反饋也能為飛行簽派員在危險天氣下的放行提供參考。飛行簽派員通過這些氣象情報綜合判斷危險天氣的演變和發(fā)展趨勢,作出放行評估和決策。
一般情況下,在航班預計起飛前兩個半小時飛行簽派員開始提前評估氣象情報和其他影響因素(機場標準、航行通告、機組資質等),并制作飛行計劃,決定是否簽派放行航班從而做好預案。如存在危險天氣,飛行簽派員要根據危險天氣的生成速度、發(fā)展趨勢和影響范圍與機長共同決策,實行有效的運行控制措施,譬如繞飛、改航、延誤、取消航班等。臨近航班起飛時刻前飛行簽派員要對危險天氣重新進行起飛前評估,根據航空公司總體運行情況制定航班整體預案。航班起飛后要對危險天氣所影響的機場、航路、備降場的天氣標準持續(xù)進行監(jiān)控和關注,及時通過飛機通信尋址與報告系統(tǒng)(ACARS)、衛(wèi)星電話、甚高頻(VHF)等技術手段與機組進行溝通,做出相應決策。
為進一步提升危險天氣下簽派放行運控能力,保障航班安全、正常,結合簽派放行工作,提出以下應對機制。
飛行簽派員是放行運控工作的決策者,其技術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航班運行的質量。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簽派員的工作能力至關重要。航空公司應定期針對性地對危險天氣下的航班運行開展培訓,結合案例分析和實際工作需求,強化飛行簽派員對危險天氣的種類、原理、活動范圍、特性、潛在風險及其放行標準的認知,從而提高簽派員在危險天氣下放行的分析判斷能力、決策能力、應急反應能力、特情處理能力等技能。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線,特別是在危險天氣的影響下,更要對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加大安全冗余度。在綜合分析危險天氣的演變和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從機場和航路的繁忙程度、機場的保障水平、繞飛和等待時間、額外油量、備降機場選擇、機組的值勤時間等多個方面考慮適當增加航班放行的安全冗余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運行效率。
在飛行準備階段,飛行簽派員應綜合氣象情報、運行標準、危險天氣的演變和發(fā)展趨勢對航班作出預案,并及時為飛行機組提供氣象和運行風險講解,牢守安全底線,與機長共同決策放行航班。航班運行過程中,時刻關注最新的氣象實況和預報,監(jiān)控分析氣象信息,做好危險天氣條件下的應急備份預案設計及跟蹤處置。
目前大多數航空公司開發(fā)的氣象服務系統(tǒng)與飛行簽派放行系統(tǒng)的嵌入程度還不夠高,對危險天氣下簽派放行的航班預報和預警還不夠智能化和缺乏針對性。隨著運行復雜度的不斷提高,民航業(yè)對更先進的氣象情報系統(tǒng)的需求尤為迫切。中國民航局在2010年下發(fā)了《航空承運人增強型氣象情報系統(tǒng)運行批準指南》,為促進各個航空承運人研發(fā)、使用增強型氣象情報系統(tǒng)來減小危險天氣對運行的影響提供了依據[6]。各航空公司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改進現有的民航氣象服務系統(tǒng)和決策支持產品,建立氣象數據庫。通過預先在系統(tǒng)內設定邏輯判斷,將氣象數據與運行數據進行融合分析,生成初級的或者系統(tǒng)化的產品,并逐步實現運行控制風險管理向數據驅動型的轉變,強化對危險天氣運行風險的有效精確識別、監(jiān)控、預警,為飛行簽派員的航班放行運控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將危險天氣對航班運行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從而更好地適應民航業(yè)高速發(fā)展的安全需求。
簽派資源管理是指利用一切可獲得的資源,包括人員、設備、手冊、程序和信息等,有效地組織、安排、保障航空公司航空器的飛行與運行管理,以實現安全飛行和提高運營效率的目的。以往的不安全事件調查中發(fā)現不充分的運行控制和不充分的協同決策是多起航空事故的促因,加強簽派員對可用資源的有效管理是防止這類事故的基本措施[7]。危險天氣下的運行控制工作安全壓力大、工作負荷高、信息處理復雜。通過強化飛行簽派員簽派資源管理能力(如壓力管理、工作負荷管理、情景意識、威脅與差錯管理、協作、決策等),將DRM理念整合到簽派交接班、危險天氣放行檢查單、備降檢查單、不正常及緊急程序等程序和流程中去,能夠使簽派人員對如何確保飛行安全有更清楚的理解和認識,將安全關口前移,以預防為主,提高簽派員對于風險的感知。此外,飛行簽派放行和運行控制涉及到多個單位和部門,決策信息只有及時、精確的傳遞到相關人員才可能得到實施。飛行簽派員作為關鍵信息的搜集者和決策信息的發(fā)布者,面對危險天氣下的運行壓力,如何切實發(fā)揮機組、氣象、管制、乘務、地服、機場等保障部門間的橋梁作用,關鍵在于不斷完善信息傳遞和反饋流程。只有各個保障單位全方位落實放行方案,及時準確地處置各種不正常情況,才可有效地控制運行風險水平,提高效益。
危險天氣下的航班放行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根據實際運行條件變化情況綜合分析氣象情報、運行標準、航行情報、機組資質等,信息處理復雜度高、運行管理綜合性強,對飛行簽派人員的技術技能和非技術技能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研究通過深入分析危險天氣的分類以及對航班運行產生的影響,構建了危險天氣下簽派放行運控保障流程,并提出有效的應對保障機制,將安全關口前移,以提升危險天氣下簽派放行的決策和運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