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頡
“亞楠,幫我一個忙好嗎?我快被孩子弄得精神崩潰了?!边@是閨密小梅向戴亞楠求助。換作幾年前,面對被孩子弄得凌亂不堪的房間,戴亞楠會和閨密一樣充滿抱怨。然而抱怨很難收到成效:孩子依舊搗蛋闖禍,丈夫還是忙于應酬、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缺位。
1975年出生的戴亞楠,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yè)后進入廣告營銷行業(yè)。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攻讀MBA期間,她接觸到大量教育類非贏利組織,感受到美育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貒螅诒本﹦?chuàng)辦了一家咨詢公司。海外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她很快在這個領域如魚得水。
除了事業(yè),戴亞楠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也頗有心得。2007年,她在國內生了大寶“蝌蚪”,三年后在美國生了二寶“悠然”。她不會去刻意要求孩子,房間亂一點不要緊,用她的口頭禪說:“見招拆招吧,時間久了,經驗自然會積累?!?/p>
如何解決兩個孩子的爭端?戴亞楠自有她的秘笈——與孩子們建立小秘密。大寶的秘密是“媽媽很愛他”,小寶的秘密是“媽媽喜歡他”。對兩個孩子來說,他們都是媽媽最喜歡的那個,他們也最喜歡媽媽。至于他們之間的小矛盾,戴亞楠不會去武斷評判?!凹热粙寢寷]有精力管我們,我們就自己解決?!眱蓚€孩子自行解決矛盾,很快又玩在一起。
2014年1月,戴亞楠邀請大寶的幾個小伙伴和他們的家長來家里玩。眼看幾個孩子要大鬧天宮,戴亞楠靈機一動,建議大家一起畫畫。開始涂鴉前,戴亞楠問孩子們:“為什么愿意畫畫?”有個小朋友說,將來想做藝術家;大寶說畫畫能讓自己靜下來;問到小寶,他有些害羞地說自己只是喜歡畫畫。那個想當藝術家的小朋友,兩年前參加了美術培訓班;大寶平時多動,畫畫確實能讓他靜下來;而小寶年齡太小,講不出所以然。
這份天真的背后是好奇心驅使。戴亞楠想起閨密曾問自己的孩子:“為什么你不玩好看的玩具,而去玩那些瓶蓋呢?”孩子會說:“我認為這個瓶蓋比玩具好玩?!焙闷嫘拇偈购⒆觽內ヌ骄课粗氖挛?,而不是去玩早已被玩爛的玩具。
閨密小梅向戴亞楠抱怨的問題,根源在家長身上,不能一味責怪孩子。當然,小梅的情況不是個案,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頭疼不已。戴亞楠決定在這方面做點貢獻,用公益活動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讓他們在陪伴過程中彼此豐盈。
2015年2月,策劃兩個多月的廣西保護自然教育項目正式啟動。
“看!那座山像不像駱駝的背?”“不,它像筆架?!贝蟀蛙囋趪郎项嶔ぃ噧瘸錆M了20多個孩子的歡聲笑語。這次廣西之行,是一次家長們深度參與的親子活動,主題是保護野生白頭葉猴的大自然教育課。
活動第一天,有位志愿者家長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美術課。正式上課前,他對孩子們說:“我經常在中央美院里給大人講課,這是第一次給你們這些小朋友上課。我的心理壓力很大,因為你們都是天生的藝術家……”這番話不是恭維,孩子的思維天馬行空,確實有成為藝術家的潛質。隨后,這位中央美院的老師對如何選題、如何用料等方面做了一些說明,剩下的時間則留給孩子們自由創(chuàng)作。
孩子們畫板上的作品五花八門:大水牛吃草、青山前的一條小河流向遠方、小狗悠閑散步……家長們的反應讓戴亞楠有點失望:“教的太少了”“一點針對性都沒有”“什么也沒學到?!边€有父母在不停指揮孩子:“蘸點別的顏色!”“你畫的是什么?”“不要畫邊框!”“這邊再畫一點?!?/p>
隨后幾次活動,來參加的家長和孩子少了很多。戴亞楠的心中不免失落:為了準備這些活動,她帶著幾個小伙伴多次前去踩點,規(guī)劃活動路線,還專門為每個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了不同的現場創(chuàng)作方案。然而有些家長卻急功近利,用行動對她的付出提出質疑。
情緒最低落時,閨密小梅力挺她:“你既然倡導家長對孩子適度放手,不必過分干涉孩子的成長,就不要受到別人的左右,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我相信時間長了,別人都會理解你的?!?/p>
大寶蝌蚪也適時送上一份慰藉:“媽媽,老師上課時問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很自豪地告訴大家,我爸爸和媽媽是幫助別人的好人?!边@句話從自己孩子的嘴里說出,一切苦和累都化作幸福,更堅定了她做好這份公益事業(yè)的信心。
家長們急于看到“投資回報”的心理,從長遠來說對孩子的發(fā)展很不利。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對家長們的心理進行疏導。2015年4月,戴亞楠運營的公眾號正式上線。這些公眾號的文章中有具體的事例、精彩的點評,很多80后、90后父母從中汲取能量。其中有一篇關于大象冬令營的10萬+爆文,讓戴亞楠感觸頗深。
那是一場馬戲表演,大象在馴獸師的指揮下,吃力地做著各種動作。商業(yè)化演出,得益的是老板,快樂的是觀眾,而大象呢?了解到背后近乎野蠻的馴象過程后,孩子們用畫筆記錄下大象的真實感受,有人還在大象眼邊添上兩滴眼淚,呼吁人們愛護動物,不去觀看各種動物表演。很多家長看到這篇文章,都說再也不帶孩子去看商業(yè)化的動物表演了。
伴隨著微信公眾號在年輕父母中的走紅,那些前面離開的父母又帶著孩子回來了。閨密小梅的兒子參加一些活動后,調皮搗蛋的行為逐漸收斂。每當別人問到戴亞楠有什么秘訣時,她總笑著說:“其實談不上什么秘訣。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之所以會出現種種問題,主要是家長的主觀意志,讓孩子的天性被扭曲。孩子的精力很旺盛,某一方面的性情得不到釋放,勢必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我只不過順著孩子的性格因勢利導?!?/p>
此后三年多的時間里,戴亞楠和團隊成員一共舉辦了幾十場公益活動。蒸彩色饅頭活動中,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出五花八門的動物饅頭??粗H手做出栩栩如生的“彩色精靈”,大家都舍不得吃。還有一位茶藝師媽媽,給孩子們帶來一堂兒童茶藝課。聽講過程中,孩子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茶仙子,小心翼翼地倒水、泡茶,比父母做得還認真。
戴亞楠與參與活動的家長交流,幫助家長發(fā)現家庭教育中的誤區(qū)。有一次活動開始前,戴亞楠看到一個兩歲孩 ?子,因腳疼在電梯里哭泣。孩子的母親顯得非常不安,連忙安慰孩子:“別哭,哭的都不是好孩子。”這種安慰,也許能收到短期的效果??墒菍⒆觼碚f,卻壓抑了內心的真實感受,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很不利。哭,是一種情緒宣泄。就像成年人遇到傷心事時,哭出來反倒更好。在戴亞楠的勸導下,這位母親明白不該過分壓制孩子的情緒表達。
每次活動結束,戴亞楠經常會聽到家長對孩子們的抱怨:“你搞不好了”“你看看,某某孩子比你好”等等。她勸家長們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還列舉自家的大寶在學習上走過的彎路。有一段時間大寶的注意力很不集中,戴亞楠用生動形象的方式,把大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不久后,她和大寶一起去西雙版納冬令營。在返程飛機上,母子倆興高采烈地玩起問答游戲。她在心里暗自慶幸,幸好沒有急著給孩子“貼標簽”。
除了不能給孩子“亂貼標簽”,更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正如心理學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自信心強的孩子,反而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戴亞楠經常對家長說:“在每次親子活動中,你不該是一個端水、拍照、拿衣服的角色。親子活動要父母一起加入,一起體驗。大家要融為一體,因為父母的快樂會感染孩子。”這就是她舉辦這些活動的初衷,鼓勵家長們“高品質陪伴”孩子,促進親子間的“深層次溝通”。
2016年初,戴亞楠在心中有了一個計劃:撰寫一本關于美育、倡導生活美學的書?!昂⒆油ㄟ^我們而來,卻不因我們而存在,他是一顆奇妙的種子,我們勤奮地耕耘,他卻未必完全按照我們的設計開花、結果?!边@段精準的闡述,是《生命合伙人/美育從媽媽開始》一書的開篇。1932年,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在其名著《談美》中提倡“人生的藝術化”,呼吁人們“慢慢走,欣賞啊!”八十四年后,又一本提倡生活美學的著作面世,從一個媽媽的角度,探討如何與孩子們共同塑造美好的生活。
一起用彩色面粉涂抹,嬉笑怒罵表演戲劇,做斑斕的月餅,一起編故事寫繪本……幾年來活動中的點點滴滴,都被戴亞楠寫進這本書中。她提出一個急需正視的深層次家庭關系命題:孩子是我們的生命合伙人。很多時候,父母把教育的重任交給別人,“外包”是更舒服、更方便的方式。可是,孩子的精神生活不能外包。啟蒙教育沒有太多玄妙,無非就是“愛的教育”和“美的教育”。這兩件事做好了,后面的事就會越來越省心。
2017年3月在北京的新書發(fā)布會上,蜂擁而至的家長把會場擠得水泄不通。發(fā)布會一開始,戴亞楠就動情地說:“人與人之間最有價值的奉獻就是陪伴。與孩子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不陪伴孩子便失去一個了解他們的機會,就錯過一段與他們共同的記憶。他們一天天長大,我們一天天老去,高品質的陪伴才能夠在家人中建立共同的情感紐帶?!?/p>
2018年初,戴亞楠創(chuàng)辦“媽媽美育研習營”,因為她認為一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8年底,研習營已舉辦了幾十期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一些原本怨言頗多的母親,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生命合伙人。越來越多的母親走出了育兒的焦慮,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一起在藝術的世界中暢游。
戴亞楠一直說自己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情感密碼,只有父母才能找到最好的破解方式。要破解這個密碼,唯有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對于未來,戴亞楠希望把自己的理念和實踐共享給更多的朋友。她渴望有更多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生命合伙人,用藝術、自然和生活一起豐盈彼此的人生。
責編/劉維笑
E-mail:14641101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