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有關跳舞的繪畫作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阿的《煎餅磨坊的舞會》,熱烈的畫面、小清新的色彩,無疑是正常的跳舞場面。但在20世紀的繪畫作品中,野獸派創(chuàng)始人亨利·馬蒂斯畫過一幅與眾不同的《舞蹈》,它高2.6米,寬近4米,是一幅非常適合裝飾用的畫作??梢哉f,“舞蹈”幾乎貫穿了馬蒂斯的一生。
早在1904年,馬蒂斯創(chuàng)作的《奢華、寧靜、歡樂》(見圖1)中就出現(xiàn)了有關“舞蹈”的形象。畫中最左邊的女人做了一個雙臂伸開的姿勢,雖然不能稱之為舞蹈,但她是馬蒂斯“舞蹈”形成的第一個“環(huán)抱狀”形象。1905年至1906年,馬蒂斯又畫了《生活的歡樂》(見圖2),這幅畫通常被認為是《舞蹈》的前身,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由六人組成的圈。
到1907年,馬蒂斯畫了一幅《音樂》(見圖3),在這幅畫中,他表現(xiàn)了兩個抱在一起的女體。由于這兩個人物出現(xiàn)在《音樂》中有些突兀,因此在1910年的另一幅《音樂》中,馬蒂斯涂抹掉了這兩個女體。幾經(jīng)沉淀,馬蒂斯才創(chuàng)作出后來的世界名畫《舞蹈》(見圖4)。
《舞蹈》一眼看上去非常簡約,不過是五個正在跳舞的女子,畫中表現(xiàn)的舞蹈則源自原始部落慶祝、祭祀等節(jié)日的一種“圓圈舞”,即五個人手牽手,圍著篝火舞蹈。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為了便于解釋,我們將《舞蹈》中的五個人分別編號,A的右手手臂和B的左手手臂以及右腿連接成一條斜線,這就把整個畫面分成了兩個三角區(qū)域,以增加畫面的穩(wěn)定感。為了表現(xiàn)舞蹈熱烈、蓬勃的效果,馬蒂斯在構(gòu)圖上別出心裁。上半部分的三角區(qū)域里有三個人,因此動作也顯得密一些,左下部分則比較稀疏,疏密有致的安排不會讓畫面看起來呆板。再者,A和D靠近畫作邊緣,而且被畫的邊緣切去了右腳和頭頂,這樣畫面就顯得靈活、有張力。
在色彩方面,馬蒂斯只使用了三種顏色,分別是代表天空的藍色、代表草地的綠色以及人物皮膚的朱砂色。綠色、藍色是冷色調(diào),朱砂色是暖色調(diào),在色彩原理中,冷色在視覺中產(chǎn)生退縮效果,而暖色會膨脹,這樣我們的眼睛就會集中在人物的舞蹈部分。
而且《舞蹈》中的五個人各司其職,A和C是一種對偶關系,A展現(xiàn)的是身體的側(cè)背面,C展示的是身體的正側(cè)面,A身體的弧度與C的手臂弧度相互呼應,這兩條弧線包裹了整個畫面。另外,A和C蹬腿的姿勢以及她們所處的位置平衡了畫面,如果中間有一塊蹺蹺板,那么兩個人就位于蹺蹺板的兩端,用同樣的姿勢、同樣的力量平衡了這塊蹺蹺板。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馬蒂斯把B人物幾乎畫成趴著的姿勢了,這是因為,B最靠近觀賞者,如果她是豎著的,就會讓人產(chǎn)生秩序感。B的兩只胳膊讓這個圓看起來很完整,觀賞者毫不費力就能感覺到“舞蹈”在她們胳膊間流動,而這也正是《舞蹈》的高明之處。
不過,這么用心的一幅畫在誕生之初卻差點夭折,這還得從甲方爸爸謝爾蓋說起。
謝爾蓋是一位俄羅斯土豪,他有一棟豪宅,豪宅里有一個螺旋樓梯。謝爾蓋看著自己的豪華樓梯很是滿意,但是總覺得缺少點藝術氣息,于是想到了當時名氣很大的馬蒂斯,想要訂購他兩幅大型油畫,一幅以舞蹈為主題,另一幅以音樂為主題。
謝爾蓋畢竟是土豪,出的價格也不低,再加上又是自己擅長的歡快畫作,馬蒂斯欣然接受了這個訂單,很快畫好草稿寄給了謝爾蓋。像許多甲方一樣,看到第一稿總是不滿意,謝爾蓋說:“快去改改改!我總不能在樓梯上掛一幅裸畫吧,你快讓這些跳舞的女子穿上衣服!”
馬蒂斯當時的想法一定是:“什么?這是藝術,你懂不懂??!土包子!”好在沒過多久,謝爾蓋腦子又轉(zhuǎn)過彎來,跟馬蒂斯說:“哎呀,我覺得這幅畫好像也不錯,裸體就裸體吧,你就抓緊畫吧。”
草稿既然通過了,馬蒂斯便積極地開始創(chuàng)作了,因為當時在香榭麗舍大皇宮舉辦的畫展,還能正好趕上。終于,作品《舞蹈》如期完成,馬蒂斯?jié)M心歡喜地送它去參展。
令馬蒂斯沒想到的是,這幅畫在展覽上被罵慘了,有人甚至說馬蒂斯竟然展出了一幅令人遺憾的作品。就這樣,各種負面評論炸開了鍋。
很快,這些負面評價也傳到了甲方爸爸謝爾蓋耳朵里,于是他也趕到這個展覽會上,想親自確認自己的錢花得值不值。當謝爾蓋看到這幅畫時,頓時感覺空氣都凝固了,耳邊還響徹著各種侮辱聲,所以謝爾蓋又開始作了,他動搖了,不想要這幅畫了。
如果謝爾蓋強行取消這個訂單,馬蒂斯也挺沒面子的,畢竟當時馬蒂斯在藝術界也是個大人物。正當馬蒂斯一邊怒罵甲方爸爸不懂藝術,一邊擔心自己面子問題的時候,接到一封電報,謝爾蓋又回心轉(zhuǎn)意了。第二天,謝爾蓋還鄭重地寫了封信,告訴馬蒂斯:“我已經(jīng)重新考慮過了,我對我的軟弱和缺乏勇氣感到羞愧,怎么能不反抗就從戰(zhàn)場上逃走呢?所以我決定掛上你的畫,隨人們?nèi)ト枇R吧,我相信你是正確的,時間是我的盟友,我肯定會贏的?!?/p>
面對搖擺不定的甲方爸爸,馬蒂斯能怎么辦,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就這樣,1910年12月,《舞蹈》順利抵達了莫斯科,馬蒂斯也因此達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均衡、純潔而寧靜的藝術效果,并驕傲地說:“這種藝術能給每個人的心靈帶來安慰,猶如一張舒適的安樂椅,能讓人在身體疲乏的時候坐下來休息。”
編 輯/夏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