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菲利帕奇小時候生活在前南斯拉夫的一個農莊里他讀完小學,便留在家里幫著父母打理農莊,同時繼續(xù)自學。
18歲時,菲利帕奇報名加入了貝爾格萊德法學院的自修班,這個自修班不要求進學校聽課,只需要考試到場就行。菲利帕奇就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但那些年里戰(zhàn)火實在太頻繁了,再加上農莊的工作繁忙,菲利帕奇總是無法完成學業(yè)。
1979年,19歲的菲利帕奇告別親人,離鄉(xiāng)背井來到美國,因為語言障礙,他就在一個小學里找了一份相對來說不太需要言語的掃地工作,并利用空閑時間學英語,有時候還躲到窗戶下聽老師講課。他在那里整整度過了十年,并且打下了扎實的英語基礎。后來,校長發(fā)現(xiàn)了這個好學的年輕人,就善意地告訴他在這所小學里學不到什么,建議他去哥倫比亞大學找工作,因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所有員工都是可以免費聽課的。
菲利帕奇興奮至極,可是當他跑到哥倫比亞大學后,那里的人卻告訴他現(xiàn)在并沒有空缺崗位。為了給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菲利帕奇就買了一把掃帚,天天在學校門外掃地,就連校長也以為這是自己學校的清潔工,就開始給他布置任務,結果沒幾天后就被聘用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全職清潔工,開始了長期的“蹭課”生活。
2000年,菲利帕奇又報讀了美國通識教育學院, 三年后順利畢業(yè)。菲利帕奇仍然回到哥倫比亞大學,又選擇了幾乎算是最難的“古典文學專業(yè)”。每天,菲利帕奇上午上課,下午2時30分到晚上11時負責打掃衛(wèi)生并傾倒垃圾,下班后返回住所繼續(xù)溫習,時間非常緊張,但菲利帕奇不急于求成,而是每個學期只修一兩門課程,勤勤懇懇地修完所有學分。
清潔工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這些年,菲利帕奇也曾遇到過好幾次高薪工作的機會,但因為不想放棄免費學習的好處,他一直沒有考慮跳槽。
2008年,48歲的菲利帕奇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考試,哥倫比亞大學也因為有這樣一名學生而覺得自豪,經(jīng)常用菲利帕奇的事跡來鼓勵別人。
大學畢業(yè)后,菲利帕奇謝絕了高薪聘請,還是留下來繼續(xù)當清潔工。哥倫比亞大學也愿意給他調動更好的工作,但菲利帕奇卻以“習慣了這種時間的調配模式”而拒絕了,他繼續(xù)在清潔工的崗位上攻讀博士學位。
2018年5月,58歲的菲利帕奇終于拿到了他的頂級人生目標——文學博士學位,到這時,他已經(jīng)先后出版了《一把有夢想的掃帚》《在路上》《地面》等三部長篇小說和兩部散文集。就這樣,差不多是在別人開始退休的時候,菲利帕奇這個老清潔工卻搖身一變,成為了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文學教授。
每個人都會有夢想,一把掃帚足以舞動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