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陪你讀書
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jì)30年代的文學(xué)洛神”。她是魯迅先生口中那個“當(dāng)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一生都在疲于奔命和動蕩不安中掙扎,卻用頑強的抗?fàn)幘窈妥吭降奈膶W(xué)天賦,給中國文學(xué)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42年1月22日,和命運斗了一輩子的蕭紅,留下一句“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后與世長辭,年僅31歲。她用抗?fàn)幍囊簧嬖V我們:命運對你再殘酷,也不要在能反抗的年紀(jì)里選擇妥協(xié)。
1911年6月1日,蕭紅出生于黑龍江省呼蘭縣的一個家庭,原名張秀環(huán)。生母姜氏重男輕女,對蕭紅非常冷淡,父親又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專制暴力,因此蕭紅從出生起就沒嘗過父母的愛和呵護(hù)。蕭紅八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xù)弦再娶,倔強的蕭紅學(xué)不來阿諛奉承,不會討后母歡心,因此沒少挨父親的打。
蕭紅的童年是不幸的,就像被鎖在一個冰窖里,連心都凍得硬邦邦。唯一的溫暖,就是透過窗縫照進(jìn)來的一束光,那束光穿透堅硬的寒冷,給蕭紅冰封的心開了一扇小門。
那束光就是蕭紅的祖父,張維禎。他教她讀書寫字,帶她去田里認(rèn)識瓜果蔬菜,就連名字也是祖父給改的,叫張廼瑩。
蕭紅在《呼蘭河傳》中寫到:“祖父非常愛我,使我覺得在這世界上有祖父就夠了,還怕什么呢?”是祖父的疼愛給了蕭紅安慰,讓她重新獲得了與命運抗?fàn)幍牧狻?/p>
蕭紅13歲時,父親將她許給了富家子弟汪恩甲,汪恩甲身上帶著紈绔子弟的沒落氣息,蕭紅越接觸越覺得不愿,便開始了對抗父權(quán)的艱難逃亡。那時,蕭紅心系青梅竹馬的表哥,便離家出走,跟了他去北平讀書。但再好的感情也經(jīng)不起現(xiàn)實的殘酷,缺衣少食的環(huán)境下,蕭紅不得不硬著頭皮回家。
迎接她的是父親的暴怒和軟禁,在父權(quán)的壓迫下,蕭紅不得不暫時低頭,答應(yīng)了同汪家的婚事,卻趁著置辦嫁妝之際,再次逃走。
汪恩甲一怒之下追到了北平,衣食拮據(jù)的蕭紅只得跟他回呼蘭。但這仍舊只是權(quán)宜之計,只要蕭紅不喜歡這個人,不從心里接受這段婚姻,再怎么難,她也還是要逃的。就像牢籠鎖得住嬌貴的金絲雀,卻留不住視自由如生命的鷹。
但沒有經(jīng)濟(jì)來源,“心高氣傲”就變成了“一時意氣”。走投無路的蕭紅,只能去找汪恩甲接濟(jì)。但汪家已對她的多次出走深惡痛絕,汪恩甲的哥哥甚至未經(jīng)允許,私自代弟弟解除了與蕭紅的婚約。蕭紅怒不可遏,汪恩甲追來道歉、解釋,蕭紅選擇了原諒。但她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口口聲聲會一輩子對她好的男人,竟在她身懷六甲之際,借口回家拿錢而臨陣脫逃,狠心將她棄如敝履。
蕭紅說:“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以為得意。不得意怎樣?人生是苦多樂少?!?/p>
是啊,蕭紅心比天高,倔強地對抗著自己不喜歡的一切,卻都敵不過殘酷的現(xiàn)實。她沒錢沒權(quán),想在那個吃人的社會生存下去,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低頭。
但只有她心里清楚,她的逆來順受絕不是妥協(xié),而是爆發(fā)之前的默默蓄勢。曾經(jīng)低下的頭顱,總有一天要驕傲地?fù)P起來。
汪恩甲走后,蕭紅聽說旅館老板已經(jīng)找好了妓院,要賣她抵債。在走投無路的境地,是蕭軍救了她。遇到蕭軍是蕭紅命運的轉(zhuǎn)折點,他鼓勵蕭紅寫作,把蕭紅領(lǐng)上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道路。
二人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蕭軍當(dāng)家庭教師和借債勉強度日。因為窮,他們買來饅頭和著鹽充饑,偶爾買一瓶酒,一飲而盡后相擁哭泣。生活艱難,可見一斑。就是條件如此之差,兩人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在文學(xué)上相互扶持,你追我趕。
因此蕭紅說:“我的胸中積滿了沙石,我所向往著的,只是曠野,高山和飛鳥?!?/p>
1934年11月,“二蕭”流亡至上海,結(jié)識了生命中的貴人魯迅先生。在他的幫助下,蕭紅所著的《生死場》被列為“奴隸叢書”之三出版,在文壇引起了巨大轟動和強烈反響,蕭紅因之一舉成名,文學(xué)成就勢不可擋,扶搖直上,一下子超過了蕭軍。
張小嫻說:“男人對女人的傷害,不一定是他愛上了別人。而是他在她有所期待的時候讓她失望,在她脆弱的時候沒有扶她一把,在她成功的時候竟然妒忌她。”
蕭軍可以在蕭紅最落魄的時候扶她一把,卻無法在她成功的時候真心祝福。因為他身上散發(fā)著的,是像蕭紅父親一樣的大男子主義,他不僅嫉妒蕭紅的成功,還戀上了別人。
數(shù)次分分合合后,蕭紅雖有身孕,卻還是提出了分手,并很快大著肚子,嫁給了東北作家端木蕻良。
蕭紅說:“我和端木蕻良沒有什么羅曼蒂克的戀愛史,我對他也沒有什么過高的要求,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hù)體貼?!笨梢哉f,蕭紅對感情的要求已經(jīng)低到了塵埃里。她太渴望被愛,太渴望平凡的幸福了。
同蕭軍的孩子沒能保住,作為母親,蕭紅的心不知會怎樣苦楚。但她卻選擇將這份苦楚傾泄在筆端,以個人之苦反映社會之悲,以螳臂之力阻擋命運傾軋的滾滾車流。
1940年,蕭紅寫下了文學(xué)名著《呼蘭河傳》。著名作家茅盾評價說:“《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蔽膶W(xué)評論家夏志清也說:“《呼蘭河傳》的長處在于它高度的真實感,蕭紅是二十世紀(jì)中國最優(yōu)秀的作家之一?!?/p>
讀《生死場》,讀到的是一些女人的不幸,是女人在男權(quán)社會里摸爬滾打、垂死掙扎的悲涼與心酸。讀《呼蘭河傳》,看到的是一座城市人情百態(tài)的背后,所體現(xiàn)出的中華幾千年封建陋習(xí)的毒瘤,和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zāi)難。
1942年,蕭紅被誤診為喉癌,做了手術(shù)。術(shù)后病情加重,病逝時年僅31歲。
丁玲則在《風(fēng)雨中憶蕭紅》一文中寫道:“人的偉大不只是能乘風(fēng)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橫逆之來,而是能在陰霾的氣壓下,打開局面,指示光明?!?/p>
蕭紅的一生是不幸的,她愛過幾個男人,真正能陪她現(xiàn)世安穩(wěn)的卻沒有一個;生了兩個孩子,卻都沒能活過那個吃人的殘酷社會。但蕭紅同時也是偉大的,因為再多的苦難,她也從未妥協(xié)過。
她說:“我不能決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決定怎樣愛,怎樣活?!?/p>
她將自己遭受的一切痛苦和不幸,都?xì)w結(jié)為“我是一個女人”。 她明知“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钡齾s仍致力于幫女性發(fā)聲,讓千千萬萬像她一樣的女性可以活得有尊嚴(yán)。她一直在逃亡,也一直在追逐,追逐重重陰霾中的一抹亮光,那是昏暗時代的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