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冰
相信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深有體會: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其地位不言而喻;而學生碰到作文就逃避、畏縮,則更是眾所周知的難題。新課標在小學高段的習作要求中提出“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與人交流”。那么如何搭建平臺,讓學生愛寫,把寫作當成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在從教歲月里,在作文教學的開展中,筆者明白了要讓學生樂寫作文,需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引導。
創(chuàng)建寫作平臺,學生有話可說
習作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往往不能下筆成文,那皺著的眉頭、呆滯的眼神讓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反之,如果有他們的QQ號,就會發(fā)現(xiàn)別有洞天——在QQ空間里,人人都是作家,QQ空間里的文章貼近生活,風趣幽默,令人為之咂舌。一些平時默不作聲的同學,此時仿佛變作雄辯滔滔的演說家。這種反差引起了筆者的思考。對此,筆者順勢在班里創(chuàng)建了一個“QQ空間”。筆者把一個記事本命名為“QQ空間”,讓學生在本子上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并署上作者名。每個人都可以寫,自由寫;寫好后,其他同學可以傳閱,遇到感興趣的內容可以留言。就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的寫作熱情空前高漲。為了得到更多關注,大家用心觀察自己身邊的生活,這對學生寫作更是一種促進。
“趣濃勞輕,樂此不?!保凇拔沂謱懳倚摹钡臒岢敝?,不乏佳作。班里一位頗有才氣的女孩寫道:“昨夜深,被一蚊驚醒。輾轉反側,未能入睡,苦于疲乏,無力殺之。晨起,身子乏累,怒氣未消,忽見昨夜之惡蚊,繞首數(shù)回。手起,指捏,蚊滅。高呼,威武!”此文一出,學生們爭相閱讀,反復吟誦抄寫,一時“洛陽紙貴”。飽受贊美的小作者低頭羞澀不語,但心里肯定快樂無比。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同學們頓悟:原來生活還有這么有意思的事。于是,大家紛紛效仿,提起作文不再頭疼,慢慢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寫作素材日漸豐富。
關注日常生活,著眼細節(jié)取勝
關注生活,有助于獲取寫作的素材。有了QQ空間的鋪墊,學生有了情感的宣泄點,在寫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素材,那么如何寫好則是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決定每周推送兩篇文章。每一周,筆者都會組織學生從QQ空間選取兩篇最受關注的“說說”,被選出來的學生要以此為素材再寫成一篇具體的文章,這可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之前寥寥數(shù)語可能已把當時的情景描寫得淋漓盡致,無需贅言,但把文章描寫具體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作為一線教師都知道,考場上“字數(shù)之痛”是我們不能回避的問題,有的學生的作文就是寫不長,筆者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到學生的文章寫不長是因為濫用成語,對此,筆者不完全認同,但文章提到的細節(jié)描寫的確值得深思,學生如果把細節(jié)描寫好,文章自然生動,也就不會深受字數(shù)的困擾。
比如有個學生在QQ空間寫道:“花壇,是我們快樂的天堂。”在指導她注意文章細節(jié)描寫后,她圍繞這句話這樣寫道:“下課時,花壇就變成了同學們的快樂天堂。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讓人忍不住張開雙臂擁抱。”確實,我們的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注重文章細節(jié)的描寫,細節(jié)決定成敗。
有效閱讀經(jīng)典,保證厚積薄發(fā)
學生樂寫只是成功了一半,會寫才是關鍵。怎樣才把文章寫好?重在積累。積累從何而來?從讀中來。所以,筆者經(jīng)常鼓勵學生閱讀,一個星期里設置一節(jié)閱讀課,告訴學生不光要讀還要會思考。為了讓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從中積累,筆者定期舉辦讀書交流分享會,學生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摘錄的好詞佳句;可以談自己的讀書感受;可以針對所讀內容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分享交流的形式多樣化,有的摘錄成本;有的做成手抄報;還有的做成幻燈片的形式。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你會驚嘆于學生的真知灼見,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學生會收獲更多。
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敝熳郧逭J為:“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畫?!庇纱丝梢?,學生只有運用有文采的語言來表達,才能寫出讓人贊嘆的文章,只有多讀多積累,把所有優(yōu)美的語言儲存在腦海里,厚積才會薄發(fā),需要作文時,才會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功效。
學會互評自改,相互促進成長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作文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作文的講評,筆者主張“互評自改”。老師先指導,講清本次作文的寫作要求及修改標準,老師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示范;然后把學生分成批改小組,并挑選一名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任組長,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互相評改作文;接著老師把每個學生的作文本發(fā)給本人,學生自改;最后是老師復評,檢查學生的批改情況,并及時地把情況、意見反饋給學生。
當然,每個學生的作文水平不一樣。對寫作能力較好的學生,批改側重于其情感的抒發(fā)、立意深刻等,對寫作能力偏弱的學生,批改時側重于語句通順、把話說清楚等方面。筆者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使其始終保持寫作的興趣。比如每次評講作文,筆者都會從中挑選出一些佳作,讓小作者親自上臺朗讀??梢韵胂筮@樣的情景:小作者聲情并茂地朗讀吸引了臺下的聽眾,聽眾在范文朗讀中明白,原來好文章是這樣寫的,讓學生充分感受寫作帶來的成功感。
在作文教學中,筆者努力給學生搭建自由表達的平臺,讓學生通過記錄生活,積累素材,從而達到快樂習作的目的?!八緹o華,相蕩而起漣漪;石本無火,相激而發(fā)靈光?!碑斏钆c習作相碰,只要善加引導,助學生揚起快樂習作之帆,在知識的海洋里,他們定能乘風破浪,收獲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