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估人文關懷理念融合神經重癥常規(guī)護理方法在神經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48例神經重癥患者按照隨機化原則分為2組,每組24例,對照組患者按照神經重癥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神經重癥科常規(guī)護理項目中融和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對比治療后2組患者的體驗舒適度、患者有無焦慮情緒及焦慮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體驗舒適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0.05)。結論 人文關懷理念融合神經重癥常規(guī)護理方法能夠有效提高住院患者的體驗舒適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是改善護理體驗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人文關懷;神經重癥;融合;焦慮;舒適度
神經重癥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因中樞神經系統(tǒng)局部受損,不僅有暫時或永久的肢體功能障礙,還有精神心理的暫時性障礙,神經重癥護理所關注的也不僅是患者肢體功能的復健康復,還有精神心理的調整復健。在傳統(tǒng)的神經重癥臨床護理實踐中,治療性操作的療效可以較方便的通過量化方法來評估,但患者精神心理的調整復健方法如何評估,尚無統(tǒng)一的通用模式。本次研究在神經重癥科常規(guī)護理項目中融和人文關懷護理理念,評估其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48例神經重癥住院患者,男29例,女19例,年齡29~75(52.7±22.49)歲,遵循隨機化原則,分為2組,每組各24 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神經重癥??茦藴首o理措施,包括神經科常規(guī)生活護理以及心理干預,嚴格遵循醫(yī)囑實施治療性操作,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詳細做好各項醫(yī)學記錄,預防臥床患者壓瘡,做好患者家屬溝通與宣教,及時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各種疑問。觀察組在給予常規(guī)神經重癥??茦藴首o理措施的基礎上融和人文關懷理念。
1.2.1護理溝通創(chuàng)新模式:對于語音障礙的患者,采用色彩豐富構圖簡單的圖片,輔以肢體語言以及表情等非語音方式,清晰準確地向患者表達每一步操作,讓患者了解診療操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知患者可能的感受體驗,盡可能消除患者對于治療的緊張情緒,注意溝通時保持微笑,讓患者感受到善意,同時應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及肢體運動等其他反饋。病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或戲曲等作為診療操作時的背景音樂。
1.2.2病房環(huán)境營造創(chuàng)新模式:控制環(huán)境噪聲,盡量將各類型儀器聲響調至保證安全性的最低限度,添加燈光閃爍報警提示,確保病房安靜,病床周側設置屏風,為患者提供個人空間,保護患者隱私。
1.2.3家屬探視護理培訓課程:觀察組每位患者至少一位家屬接受總時長≥60min的神經重癥專科護理培訓課程,每次培訓15 min,由主管護理人員評估家屬掌握程度,目的在于讓家屬了解患者疾病的演變,在互信的合作過程中,讓患者家屬消除醫(yī)患隔閡,滿足患者家屬渴望探視親人的心理需求。在患者家屬參與過程中,主管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家屬多做安慰和鼓勵,耐心解答患者家屬的各種疑問。
1.3治療后評估
出院前1d利用評估調查表記錄患者的體驗舒適度和焦慮程度改善情況。
1.4統(tǒng)計方法
調查表數據錄入SPSS20.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P 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體驗舒適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程度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0.05)。見表1。
3 討論
人文關懷式護理模式已成為現代醫(yī)學文明和現代化醫(yī)院的一個標志性指標,探索各種融合人文關懷的護理新方法,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個體化的照護服務,已經成為護理實踐中新潮流。重癥醫(yī)學護理實踐具有高技術、高勞動強度的特點,過去的護理實踐較偏重于操作技術的應用,心理護理干預方面相對不受重視。神經重癥患者病情相對普通患者變化較快,臨床診療操作較多,??谱o理要求較高,目前社會—心理—醫(yī)學模式已逐漸為主流學術接受。在實際工作中,神經重癥的護理不僅要求操作精準及時,人文關懷支持也越來越顯重要。神經重癥患者因病情處于進展中,常會伴隨有肢體功能障礙,面對疾病的沉重打擊,身體及心理均會產生相應的不適反應,抑郁、焦慮和緊張是神經重癥患者進展期常見的情緒反應?;颊咴陲嬍沉亢退哔|量方面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常規(guī)神經科護理僅基于患者負面情緒給予一定程度的心理護理,其干預效果缺乏系統(tǒng)性的評估。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神經重癥學科護理中融和人文關懷理念,通過量化的調查表格進行科學評價,不僅為臨床護理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嘗試了用量化的方法評估干預效果。研究顯示,融合人文關懷理念的神經重癥學科護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體驗舒適度,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人文關懷護理作為一種新興護理模式,其強調以人為本,將患者作為護理服務的中心,重視對患者的尊重與關心,使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自覺性、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fā)。同時,在人文關懷護理中,要求護理人員注重細節(jié)護理工作,為患者營造舒適病房環(huán)境,不僅要對患者的生理需求進行了解,還需要對患者的心理需求進行了解,以便于做好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緩解。另外,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積極維護患者的形象及隱私,使患者受到充分尊重,這對患者治療信心提升有利。人文關懷護理是將對患者的關懷作為所有護理工作的出發(fā)點以及歸宿,同時將人文關懷作為護理文化的核心,人文關懷護理不僅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同時也提高了醫(yī)院整體醫(yī)護水平,使患者更加認可和滿意醫(yī)護服務,這也是醫(yī)院整體服務質量的體現。
神經重癥患者在轉入普通病房后的康復治療過程中,常會出現功能恢復的階段性改善,常會導致患者不良情緒的產生,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中應用人文關懷理念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具有顯著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郭麗. 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17,24(5):582-583.
[2]鄭麗菊. 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世界臨床醫(yī)學,2017,11(22):171.
[3]賈美君,高素芳. 人文關懷應用于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 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53(19):146-148.
[4]李玲. 人文關懷理念在ICU 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臨床護理,2017,9(4):309-311.
[5]韋鋮. 人文關懷性護理在重癥監(jiān)護室的應用研究[J]. 文摘版:醫(yī)藥衛(wèi)生,2015,10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