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復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手術治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對象,并采用“電腦隨機法”將80例手術治療患者進行分組,主要包括兩組,其中觀察組、實施基于快速康復理念的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將兩組并發(fā)癥情況、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手術治療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表示為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治療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相比較,觀察組手術治療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快速康復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研究。
關鍵詞:快速康復理念;手術室;護理;應用
手術室作為多種疾病的治療場所,具有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復雜、感染風險高等特點,故此需加強患者手術室護理干預,由此降低術后并發(fā)癥風險,同時促進患者早期康復[1]。本文通過分析兩組手術治療患者的各項情況,總結其護理效果,具體見下文描述。
1.資料/方法
1.1基線資料
以手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收取例數和時間分為為:80例、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觀察組患者40例、對照組患者40例。
觀察組(40例):組內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齡在25-82歲,平均為(53.51±1.21)歲。
對照組(40例):組內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齡在26-82歲,平均為(54.03±1.74)歲。
將2組手術治療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用Pgt;0.05表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即可比性成立。
1.2方法
對照組
應用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
應用基于快速康復理念的護理,主要分為術前、術中和術后護理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1)術前護理:①心理干預:多數患者由于突發(fā)疾病,其未能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且被告知需手術治療時,易導致其產生較多擔憂,例如:手術能否成功、是否殘留后遺癥、自身手術切口耐受情況、術后皮膚美觀等。研究顯示,我國多數人群在術前存在焦慮和抑郁情緒[2]。故此,根據患者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應給予充分安撫,并加強訪視工作,告知其有關手術相關知識,使其能夠消除顧慮,提高自信心。②術前飲食以及腸道準備:在飲食方面,指導其術前徹夜禁食禁飲、在麻醉前2小時進食流質食物、麻醉前6小時進食固體食物。在腸道準備方面:根據手術情況選擇,只要腸內容物不會對手術造成影響即可。
(2)術中護理:保暖干預:由于手術室環(huán)境十分特殊,為了能夠保證良好工作環(huán)境,一般將手術室溫度控制在22至24攝氏度。而為了避免溫度過低導致患者低體溫的發(fā)生,患者進入手術室前,應將手術室溫度調整為26攝氏度,并在手術床墊棉床墊;對于患者身體裸露部分應做好保暖工作;腹腔沖洗液應加溫后再使用,輸入液體應加溫至與接近人體體溫溫度后再使用[3]。
(3)術后護理:①疼痛護理:患者回病房后,護理人員應對其自控止痛泵是否連接通暢和穩(wěn)妥進行檢查,并告知患者和家屬如何正確使用止痛泵,由此達到鎮(zhèn)痛效果。②早期下床活動:術后1天,指導患者早期活動,首先進行床上雙下肢運動,在保證各個管道固定妥善的情況下左右轉動身體;根據其恢復情況指導其下床活動,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1.3觀察指標
對比和分析組間(觀察組、對照組)指標:并發(fā)癥情況、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 SPSS21.0統(tǒng)計軟件,涉及計數資料資料用卡方檢驗,用率表示;涉及計量資料資料用T值進行檢驗,用均數表示;指標中并發(fā)癥情況、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以P<0.05作為是否存在差異性的標準。
2.結果
2.1對比2組并發(fā)癥情況
觀察組手術治療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50%,其中寒戰(zhàn)1例、未發(fā)生切口感染和皮膚損傷并發(fā)癥。
對照組手術治療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5.00%,其中寒戰(zhàn)8例、切口感染1例、皮膚損傷1例。
觀察組手術治療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表示為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
觀察組手術治療患者肛門排氣時間(1.52±0.32)d、住院時間(7.32±1.32)d。
對照組手術治療患者肛門排氣時間(3.55±0.85)d、住院時間(10.68±1.85)d。
兩組手術治療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相比較,觀察組手術治療患者 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手術室護理中,要求每位護理人員具備高度責任心,且秉承促進患者術后早期康復、手術順利實施的理念開展護理[4-5]??焖倏祻屠砟钍且环N新型的護理理念,將其應用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護理中,能夠促進患者各方面功能的提高,同時促進其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從而降低其凝血系統(tǒng)以及肺部并發(fā)癥風險,促進胃腸功能早期恢復,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手術治療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表示為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治療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相比較,觀察組手術治療患者 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柯丹純, 葉小惠, 黃素華. 快速康復理念在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 14(5):734-736.
[2]郭憲民, 唐婉, 王秀榮.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腹部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影響的Meta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8, 34(2):154.
[3]程宗燕, 楊麗娜, 熊晏群. 基于加速康復外科策略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在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的應用[J]. 成都醫(yī)學院學報, 2017, 12(4):514-516.
[4]佚名. 基于多學科團隊協(xié)作的手術室流程優(yōu)化在胃腸道手術中的應用[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8, 27(09):97-102.
[5]張妮, 胡敏, 王穎. 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切口愈合及預后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 2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