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藥品生產(chǎn)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生產(chǎn)設備的清潔和驗證的工作。清潔驗證對于藥品企業(yè)的安全生產(chǎn)非常的重要。
關鍵詞:藥品設備;清潔驗證;關鍵點
引言:清潔驗證是通過科學的方法,采集足夠的數(shù)據(jù)證明,通過相應的措施清潔設備后,能夠達到預定標準。在制藥企業(yè)中,同一設備可能生產(chǎn)多種產(chǎn)品,在上種產(chǎn)品生產(chǎn)結束后,對設備進行有效的清潔可以防止該產(chǎn)品的化學殘留及微生物殘留對下一個品種生產(chǎn)的污染。設備的清潔驗證應綜合考慮設備的使用情況、取樣方法、取樣位置的選擇、清潔劑及消毒劑的使用,以及殘留物檢驗方法的靈敏度、取樣回收率、殘留限度的計算等因素。
一、法規(guī)對清潔的要求
對于設備的清潔,各國法規(guī)都有明確的要求,我國藥品生產(chǎn)質量管理規(guī)范(2010年修訂)明確規(guī)定要選取易于清潔的設備、有詳細的操作規(guī)程指導設備清潔、進行清潔驗證證明方法的有效性。最終目的為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二、清潔工作與清潔驗證的關鍵點
從以下六個方面對清潔驗證的關鍵點進行分析。
(一)選擇合適的清潔目標化合物和清潔溶劑
清潔的過程就是溶解的過程,在實際生產(chǎn)中設備一般會生產(chǎn)多個品種,各個品種的理化性質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般會選擇難清潔的、活性或者毒性比較高的成分作為清潔的標記物[1]。
清潔溶劑的選擇應能夠有效的溶解殘留物且不容易腐蝕設備并易于清除,不對產(chǎn)品產(chǎn)生新的污染[2]。對于水溶性的,首選的清潔劑為水、熱水、堿性水或酸性水;對于水不溶、極性小的,首選乙醇,次選異丙醇、丙酮等[3]。應避免選擇家用的清潔劑,因為其成分比較復雜,微生物不加控制、質量波動較大且供應商不公布組成成分,無法證明清潔劑的清潔達標。
通過以下的例子,對清潔溶劑的選擇進行分析。假設,某藥廠企業(yè)反應釜進行以下的化學反應。(1000L的不銹鋼反應釜,表面積在5.2平方米)化學式為:X+Y→Z(W是雜質),乙醇是反應介質。反應溶劑乙醇用量大約500L。每批反應會投入過量的X。這幾種物質在常見溶劑水、乙醇、丙酮中的溶解度見表1。
從上面的實驗內(nèi)容可知,反應物X、Y易溶于乙醇,并有500L的乙醇作為介質,因此,X和Y殘留的可能性可以進行排除。而Z和W不溶于乙醇,很多析出固體會被轉移走,但會有少量殘留存在容器壁上,從而影響下次生產(chǎn)。而Z、W均溶解于丙酮,而丙酮易溶于水,易于去除,因此可以選擇丙酮作為清潔溶劑。
(二)清潔方法
設備清潔方法有手工清洗和在線清洗。清潔方法的選擇由設備材質、結構、幾何形狀等特點決定。
(三)殘留限度的確定
目前,化學殘留通用的有3種計算方法。
(1)目視法
目測設備內(nèi)外及附屬物無可見殘留物,目視檢查標準按4μg/cm2計。
(2)生物學活性限度:最低日治療劑量的1/1000
即下批產(chǎn)品最高日服用劑量中含有上批產(chǎn)品的量不應超過上批產(chǎn)品最低日治療劑量的1/1000。
計算公式:Ld=MTDD×B/uw×1/Dd×1/SA×1000(μg/cm2)
其中: MTDD當批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最低日劑量(mg)
B下批產(chǎn)品最小生產(chǎn)批量Kg
uw下批產(chǎn)品單位制劑重量g
Dd下批產(chǎn)品每日最多服用片數(shù)
SA為共線設備內(nèi)表面積(cm2)
(3)濃度限度:10ppm
指在下一批產(chǎn)品中殘留的上批產(chǎn)品的數(shù)量級別為十萬分之一(10ppm)。 計算公式:殘留物限度L=10×103B/SA(μg/cm2),其中B為下批生產(chǎn)的批量,SA為共線設備總內(nèi)表面積。
選取3種方法中計算最小的數(shù)為殘留限度。
微生物殘留限度可以參考相應潔凈級別表面微生物的要求。
(四)檢驗方法的選擇及檢驗方法驗證
選擇合適的檢驗方法,通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和高效的液相色譜法能夠滿足檢測要求。檢驗方法需要進行專屬性、精密度、準確度、線性、范圍以及定量限、檢測限等方面的驗證。
(1)專屬性。專屬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如雜質、降解產(chǎn)物等)存在下,分析方法能準確測定出被測物。在清潔驗證中,應當考慮溶劑干擾、降解產(chǎn)物干擾、雜質干擾、輔料干擾、擦拭法用棉簽干擾等。
(2)準確度。是指測定結果與真實值或參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3)精密度。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同一份均勻供試品,經(jīng)多次取樣測定所得結果之間的接近程度。取同一濃度樣品,至少連續(xù)6次測定,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SD),一般要求RSD≤10%。
(4)線性和范圍。線性是指在設計范圍內(nèi),檢測結果與試樣中被測物的量直接呈線性比例關系的能力。一般選取5個濃度范圍進行線性相關性檢查,線性相關性應不低于0.99,清潔驗證中濃度范圍一般為殘留物限度濃度的50-150%。
(5)檢測限(LOD)和定量限(LOQ)。檢測限是指被測物能被檢測的最小量;定量限是指被測物能被準確測定的最小量。通用方法是用信噪比法,檢測限的信噪比為3,定量限的信噪比為10。
對于殘留成分比較復雜,無法確定目標化合物的情況,可以采用總有機碳(TOC)分析方法進行檢測。TOC分析方法較高效液相法靈敏度更高且檢驗周期短,另外不需要進行專屬性驗證。
(五)取樣方法及取樣方法驗證
在清潔驗證中,取樣方法一般采用淋洗水法和擦拭取樣法。擦拭取樣方法具有簡單性、直觀性和高效性,能夠對難以清潔的部位直接取樣。而淋洗水法,是一種間接性的取樣方法,當有些設備的表面無法使用擦拭法取樣的時候,可以采用淋洗水法進行取樣,大部分企業(yè)采用的清潔劑是水。殘留物檢測樣品與微生物檢測樣品應分開取樣。
需要對取樣方法的有效性進行驗證,一般通過回收率試驗來確認。擦拭法的回收率的測定方法:選取與生產(chǎn)設備相同材質的板材,劃出大小相同的區(qū)域,分別噴灑已知濃度的目標化合物對照溶液,干燥后用選定的溶劑潤濕棉棒后在板材表面進行擦拭,擦拭法的回收率一般要求不小于50%,相對標準偏差RSD≤20%。
(六)取樣位置的選擇
選擇最難清潔的部分作為取樣點,使得采樣的部位具有代表性,選擇結構復雜、不容易沖洗的區(qū)域。同一取樣位置取樣點應大于三個,如設備面積較小,可適當減少取樣點。
結束語:藥物能夠治療疾病、調節(jié)生理機能,但是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毒副作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人們的死亡。做好設備的清潔工作,可以有效的減少微生物的殘留,減少代謝的產(chǎn)物,減少生產(chǎn)中的不良因素,提高藥品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蘆旭升. 藥品生產(chǎn)設備清潔驗證關鍵點的研究[J]. 科學與財富, 2017(25):262-262.
[2]藥品GMP指南(2010年版).
[3]馬慧蕾. 淺談風險分析在藥品生產(chǎn)設備清潔驗證中的應用[J]. 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 2016(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