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
The threshold of investing and collecting precious watches is not as high as you image;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hierarchies in the field, so a broad knowledge of watch itself is required if you want to collect very high-level watches. 95% of world-famous watches are from Switzerland, and the Chinese market is merely the downstream of the entire industry. Buying watches, in particular rare and expensive watches, is a lifelong process. Appreciating the ultimate techniques and cultivating our temperament are the biggest added value.
很多愛表之人認為,當買表行為上升到“名表收藏投資”的高度就一定要從大牌開始,甚至選擇帶有“最”字光環(huán)的品牌更保險。此話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著誤區(qū)。事實上,純粹以投資角度購買任何一個品牌、任何一款產(chǎn)品都有可能掙到錢。投資盈利只看重兩個要素:其一,購買時的價格;其二,是否有人愿意出高于你購買的價格把東西買走。如果你是玩家,即使單只三五百元的斯沃琪表,或者20世紀60年代生產(chǎn)的國產(chǎn)腕表(庫存品)都有可能盈利,這考驗的是相關知識與緣分。名表收藏投資領域的門檻沒有想象中那么高,只是領域之內層級很多,上升到殿堂級別,對于實力和鑒賞知識的要求一點都不含糊。
準備去買表的朋友最擔心表店調價,而買到表的朋友卻最希望看到表店調價。表店為何會調價?由幾個因素決定:供求關系、瑞士法郎匯率、品牌批發(fā)價格調整和國家相關稅費的調整??傊?,極少見到名表標價下調的情況(店內折扣是另外一回事)。一般來說,名表每年會漲價3%~7%,這是行業(yè)正常發(fā)展的標志。漲價次數(shù)過多或長期不漲價,都說明市場存在一定問題。
很多朋友看到自己買到的表在購買之后漲價了,很欣喜,認為這就是所謂的“投資盈利”。其實這還真算不上盈利,只是為你手中的表保值起到一點促進作用。名表與汽車相仿,新品與二手有巨大的價差。一只新表被售出,它就變成了二手表,哪怕一天都沒有佩戴過也是二手表。二手表就是二手表的價格,與表店內的新表標價一點關系都沒有。只有那些二手價格真正超越最初售賣價格的表款才是皇冠上的明珠,才是收藏極品。我做過一個粗略統(tǒng)計,一年里涌現(xiàn)的幾千種新表款中(包括所有限量版及珍罕款式),能夠保值增值的款式也就在十種左右。
名表的源頭95%在歐洲,或更直接地說在瑞士,中國市場只是整個產(chǎn)業(yè)鏈的下游。以歐洲人做事的風格,鐘表的價值構成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不會發(fā)生顛覆性的變化,畢竟那是人類工業(yè)文明500多年來的重要結晶。這點與中國傳統(tǒng)藝術品的收藏投資,如翡翠、玉石、古書畫及瓷器有一定的區(qū)別。
表這東西還是蠻神奇的,它的壽命相比其他生活用品長得驚人。數(shù)碼產(chǎn)品、汽車、服裝等消費大類,它們的價值基本都會在售出十年左右趨向于零,而鐘表即使被主人使用了很久,它的“殘值”也絕不會趨向于零。只要主人對表芯按期維護,表的走時可以一直保持準確——走時準確是表最大的使用價值。另外,那些用真金白銀打造的表,對人們有著強烈的暗示作用,人們會覺得哪怕是一只壞了的金表,它的表殼也能值些錢。上述構成了“名表保值”最起碼的理由。然而,名表具有一些保值性,此言不虛,但不應該以“保值”作為買表的唯一動機。
愛表是一輩子的事。買表特別是購買名貴的腕表,除了看時間的基本功能外,品味極致工藝、陶冶性情是其最大的附加價值,如果過分強調投資回報,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真正喜歡投資的朋友最應該去的地方是股市,而非鐘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