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奕冰
老屋的后院,有一方池塘。
池塘是爺爺親手修建,鑲嵌著黑的、白的鵝卵石,溫潤細膩。塘中,終年抱著一口清澈的塘水。一眼望去,便可瞧見塘底的沙石。其間,紅、白兩條鯉魚,嬉鬧其中,在荷葉間穿梭,于石壁上納涼,無憂無慮。
這方池塘,是我兒時的樂園。
光腳丫在凹凸變幻的石子路上奔跑,與三兩伙伴,把花編為環(huán)放入池中,任花環(huán)漂游。笑著捧起水揚起一片水花?!靶〖t!小白!”熱切地呼喚塘中的魚兒,兩條小魚歡快地擺尾,羞答答地躲在荷葉之下。
小姐妹們也會在其間打水仗,朗朗笑聲,似是將周圍的一草一木也感染了,盆栽中的招財樹也笑得抖落了幾片綠葉。玩兒累了,我們就靠在池塘邊,數(shù)著形態(tài)不一的鵝卵石,總也數(shù)不清楚。
一方池塘,留下了我們數(shù)不盡的歡聲笑語。
再次立于這方池塘前,已是九年后,記憶中的小院已不在了。
大小的盆栽無影無蹤,石子路旁雜草叢生,落滿灰塵,池塘壁上的鵝卵石多處脫落,留下淺淺的小坑。池水暗黃,泛著腥臭。站在池塘邊,兩眼發(fā)呆,心中陡生沉重,不知所言。
“咳——咳——”兩聲無力的咳嗽聲,將我的思緒打散?;仨晃焕蠣敔攽脩玫乜吭谑噬?。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旁邊有幾位老人蹲坐著。在暗沉的天空下,老人或許聊天倦了,打著瞌睡。
我才突然感覺到了一種寂靜。村中原本的喧鬧一下子銷聲匿跡了。僅剩的幾間房子,破爛不堪,缺磚少瓦,一陣風來好像就能吹倒。我上前詢問:“爺爺,你們在這里干什么呢?”一個老人眼中泛著懶懶的光:“呵呵,小姑娘,俺在等維修工嘞,俺兒子告訴俺,維修工會來補房子。俺的兒啊,他很快會回來看俺的!”
難怪,村里的青壯年都進城了,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村里只有老人和小孩。也沒幾個人了。
老人抬頭瞟了一眼漸漸昏暗的天色?!斑@么晚了,估計來不了了。”“明天吧,明天吧……”幾位老人嘆息著,搖搖晃晃消失在夕陽中。
我伸手輕撫池塘壁上的鵝卵石,手指染上一層薄灰。
什么時候也有人給修理一下這池塘,什么時候這池塘還能如當年那樣充滿歡聲笑語?
(指導老師:段正山)
一方池塘,幾多情感
文章第一句讀起,以為是寫景文章,主題是池塘。但第三段馬上轉(zhuǎn)折,原來還是在寫情感。以童年時池塘是樂園與現(xiàn)如今“染上一層薄灰”做對比;以曾經(jīng)兒童的歡聲笑語與如今老人的等待嘆息做比對。感嘆成長時光不再,時代變遷,但只是淺淺的感嘆,沒有過多引申。一方池塘,兩種情緒,倒也符合初中生的思考深度。我想,假以時日,等作者升入高中,甚至大學,再寫自己家鄉(xiāng)的池塘,估計會有另外的面貌吧?應該會是一方池塘,幾多情感的復雜吧?可以設(shè)想和期待一下。(肖?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