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朝
改革大潮滾滾而動,時代變幻風起云涌。在這個物質(zhì)和精神都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時代里,中西文化的碰撞引發(fā)了大眾的思考。一邊是國學熱,一邊是洋節(jié)熱,孰是孰非,眾說紛紜。其實,絕對說誰是誰非都是片面的,而推陳出新兼博采眾長方為社會進步之道!
吸收外來文化固然重要,可是當外來文化蔓延至將覆蓋傳統(tǒng)文化的程度時,我們便不得不反思:“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歡喜難道真的比不上流光溢彩的圣誕?“金風玉露一相逢”的七夕就真應該被一枝異域的玫瑰代替?慶祝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一個民族強化文化凝聚力和民族情感的重要方式,而洋節(jié)熱折射出的正是這種民族精神的逐漸失去。仔細審視當今社會,我們不得不擔憂:在“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溫馨被外國傳來的KTV打破的今天,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靜謐被異域竄入的迪斯科擾亂的當下,唐詩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自然感懷將于何處覓得?宋詞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怦然心動又去何處尋找?我們又將于何處安放“采菊東籬下”的悠然、“把酒話桑麻”的恬淡?
但弘揚民族文化并不等于一味地熱捧國學,返本歸根也不等于因循守舊;相反,有創(chuàng)新的繼承才是真正的弘揚?!秴问洗呵铩吩疲骸傲魉桓瑧魳胁惑??!敝熳右舱f:“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笨梢姡瑒?chuàng)新是時代精神的魂魄,更是文化進步的動力!如果傳統(tǒng)文化失去了創(chuàng)新能力,就好比魁梧的巨人束縛了手腳,只會淪為任人宰割的僵尸。因為走不出昔日的車轍,一統(tǒng)六國的秦王朝“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因為習慣于以“天朝上國”自居,虎踞東方的大清國“忽喇喇似大廈傾”。
史實證明,一個國家若能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就會在時光的淘洗后巍然屹立!美國經(jīng)啟蒙思想洗禮后稱霸北美,日本明治維新后打敗了中俄;相反,試圖恢復帝制的袁世凱成了歷史笑柄。
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讓我們不忘初心;面向世界,博采眾長,讓我們不失方向。繼承是內(nèi)在的發(fā)動機,創(chuàng)新是外在的探照燈。唯有重視二者而不偏頗,我們的民族之船才能在“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橫渡滄海!
【作者系甘肅省嘉峪關市一中2018屆文科實驗班學生】
點評
和前一篇文章相比,這篇文章在立意上雖然加入了“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的新內(nèi)涵,但仍然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脫俗言論。但作者卻將這個并不新穎的主旨具體化,從而使之展現(xiàn)出能夠觸動人心的感染力。比如,在寫到外來文化的侵略態(tài)勢時,作者將自己的擔憂寫得有血有肉:“在‘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溫馨被外國傳來的KTV打破的今天,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靜謐被異域竄入的迪斯科擾亂的當下,唐詩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自然感懷將于何處覓得?宋詞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怦然心動又去何處尋找?我們又將于何處安放‘采菊東籬下的悠然、‘把酒話桑麻的恬淡?”再比如,在憂及缺失文化創(chuàng)新的嚴重后果時,作者如此鋪排驚心動魄的歷史事實:“因為走不出昔日的車轍,一統(tǒng)六國的秦王朝‘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因為習慣于以‘天朝上國自居,虎踞東方的大清國‘忽喇喇似大廈傾?!弊x之令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