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磊 陳盼盼 李艷杰 王晶 焦海靜
【摘要】目的:觀察延續(xù)護理對癌痛患者生存質量和疼痛治療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100例癌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先后順序分成對照組(n=50,先就診)與干預組(n=50,后就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實行延續(xù)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疼痛控制情況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干預組護理后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護理后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癌痛患者實施延續(xù)護理干預,不僅可改善生存質量,而且可緩解疼痛程度,效果滿意,建議推廣。
【關鍵詞】延續(xù)護理;癌痛;生存質量;疼痛
本文筆者旨在通過對100例患者的研究探討,評價觀察延續(xù)護理對癌痛患者生存質量和疼痛治療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基礎資料 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100例癌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先后順序分成對照組(n=50,先就診)與干預組(n=50,后就診)。對照組:29例男性、21例女性,34~78歲,平均年齡(541±5.69)歲。干預組:31例男性、19例女性,32~75歲,平均年齡(53.4±6 45)歲??陀^比較上述兩組病例的基本資料,差異不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分組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住院期間,遵照醫(yī)囑提供對癥護理服務,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工作,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延續(xù)護理,具體如下所示:(1)出院時,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建立檔案,檔案除了病人的病情外還包括家庭住址、微信號、電話等信息,病人或家屬與醫(yī)務人員互加好友,指導其關注癌痛病患微信公眾平臺,學會讀閱該平臺推送的相關信息。(2)出院后第1天起,采取多種方式,如家庭隨訪、微信視頻、電話隨訪等,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督促患者遵照醫(yī)囑按時按量用藥。出院第1周內,間隔1天電話隨訪1次或者視頻通話,隨訪時間15~20min左右,主要內容有疼痛評估、督促患者用藥,并介紹副作用防治方法。第2、3周,間隔2天電話隨訪1次或者微信視頻隨訪,了解患者用藥情況,詢問患者疼痛控制情況與有無副作用。隨訪過程中,詳細記錄患者的反饋,予以對癥指導,必要時,到家隨訪,進行針對性干預。(3)充分發(fā)揮微信公眾平臺的作用,宣傳健康知識,每2天推送1次癌痛相關知識,阿片類藥物使用方法及作用、注意事項、副作用、飲食保健等是基本內容。
1.3觀察指 標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癌痛程度進行評價,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顯。同時,通過QOL量表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等指標,滿分100分,最終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質量越高。
1.4統(tǒng)計方法 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予以T值檢驗,SPSS20.00軟件處理這次研究的數據,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VAS評分及生存質量評分差異不大(P>0.05),通過不同方式護理之后,干預組兩項指標評分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顯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癌痛即癌性疼痛,是導致癌晚期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種疼痛部位需修復或調節(jié)的信息傳到神經中樞后引起的感覺。近些年,大量資料表明,癌癥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癌痛患者數量不斷增多,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以往,護理服務僅僅局限于醫(yī)院,出院后不再為病人提供護理服務,然而,對于部分病人,由于對疾病不了解,加上自控力差,出院后缺乏針對性健康指導,容易加重病情。延續(xù)性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強調護理的延續(xù)性,將院內護理延伸至出院后,病人回到家庭中仍可獲得持續(xù)性隨訪和指導。癌痛患者實施延續(xù)護理,出院時建立癌痛檔案,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視頻隨訪或者家庭隨訪,對癌痛病人進行針對性指導,幫助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方式,緩解癌痛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傊?,延續(xù)護理在癌痛患者生存質量和疼痛治療方面具有較高的實施價值,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