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景
宋真宗駕崩后,皇后劉娥以太后身份垂簾聽政,她不僅鐵腕治國,還積極興修水利,推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后世史家常將她和漢之呂后、唐之武后作比,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但強勢如劉娥,也有弱項和短板,那便是她的出身。
劉娥的先祖雖也有過仕宦經(jīng)歷,但很早便家道中落,為了生存,劉娥學(xué)習(xí)鼗鼓(一種類似于手鼓的樂器)表演補貼家用,這在世人眼里無疑是不人流的“賤業(yè)”。有宋一代,門第觀念甚重,當初宋真宗要立劉娥為皇后時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對,理由非常簡單——她出身卑微,不足以服眾。若不是劉娥以退為進、宋真宗乾綱獨斷,說不定占據(jù)后位的另有其人。
劉娥登上后位后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出身,于是在朝中尋找血統(tǒng)高貴的劉姓臣子,希望通過和他們“連宗”來抬高身價。相傳,開封知府劉綜世代為官,他是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zhèn))人,與劉娥的原籍四川遠隔千里,“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可能性不大??蓜⒍鸩还苓@些,對劉綜說:“說不定咱們是親戚呢,把家譜拿來給我看看?!眲⒕C很爽快地回答:“我祖上從未有人在宮里?!敝苯影褎⒍鹁苤T外。
劉娥畢竟是有心胸的人,自然不會計較劉綜的不配合,另找“親戚”就是了。沒多久,她就相中了一個比劉綜更合適的人選——進士出身的龍圖閣直學(xué)士劉燁。
劉燁的家世的確顯赫,自十二代先祖劉俊擔任北齊中書侍郎開始,無論朝代如何更迭,劉家始終興旺,代代都有人在朝為官,從未顯出衰落的痕跡,稱得上真正的名門望族。劉娥主動找劉燁攀親,以不能再明顯的口氣對他說:“聽說你們劉家是大族,我想看看你們的家譜,說不定咱們是同宗呢?!?/p>
劉娥本以為,自己屈太后之尊主動向臣子示好,他還不樂得發(fā)昏?劉燁雖看不上她的出身,但也不好明著拒絕,只好不斷搖頭,故作自謙地說:“不敢,不敢,微臣哪配與太后同宗?”
劉娥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但并未氣餒,劉燁越模糊拒絕,她便越想與他連宗,一直追著劉燁要家譜,頗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劉燁既不想與她連宗,又不想與她為敵,為擺脫這種兩難窘境,當劉娥再次向他索要家譜時,他假裝頭暈,倒地不起。劉娥以為他突發(fā)急癥,忙傳御醫(yī)診治,“連宗”的事也就暫且擱置。
為避免劉娥再度糾纏,劉燁放著待遇優(yōu)厚、升遷機會又多的京官不做,主動向朝廷請求外放??梢?,宋代那群知識分子多么清高,哪怕面對劉娥這樣強勢的人物也不肯折腰。大權(quán)在握的劉娥可以生殺予奪,卻連與臣子攀親戚的機會都沒有,也是有點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