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近年來國內對阿蘭·巴迪歐思想的研究路徑

      2019-05-04 04:28:16李健
      關鍵詞:巴迪歐共產主義馬克思

      李健

      〔摘要〕 縱觀國內研究巴迪歐的整個思想進路,基本呈現(xiàn)三種主要路徑:一是從哲學與它的四個前提出發(fā),通過探討哲學、數(shù)學、詩歌、愛和政治等方面歸納出巴迪歐思想的主要內容;二是從事件、主體和真理三個關鍵詞出發(fā),通過梳理三者的關系,概括出它們的時代價值;三是從共產主義的激進設想出發(fā),通過解讀共產主義在理念和行動方面的具體含義,試圖給予重釋共產主義這一設想以合理評價。當然,反觀研究巴迪歐思想的三種路徑,如何評價和定位他的思想成為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總結來說,巴迪歐的思想雖然是在一種后現(xiàn)代語境下生成的,但不能因此將其稱為后馬克思主義者,而應該以全面的視角進行把握。更重要的是,雖然巴迪歐重釋共產主義的姿態(tài)是對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的現(xiàn)時代更新,但這種更新相比馬克思而言又后退了一步。

      〔關鍵詞〕 巴迪歐;哲學;政治;共產主義;馬克思

      〔中圖分類號〕K2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689(2019)02-0080-06

      在當今國內學術界,阿蘭·巴迪歐的名字已不再陌生和新鮮。從2006年起,國內就有學者①

      開始翻譯他的相關文章。2009年倫敦“共產主義觀念”大會以后,巴迪歐這個名字跟共產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掀起了國內研究巴迪歐的熱潮。從2010年國內第一部介紹巴迪歐著作的書籍②出版后,關于巴迪歐書籍的譯作就以每年2本的態(tài)勢出版。時至今日,巴迪歐的中文譯作已經出版了17本③

      ,介紹巴迪歐思想的英文書籍有1本④

      ,中文書籍有3本⑤。只用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國內對于巴迪歐思想的研究可謂是囊括了各個方面,既有哲學、政治的,也有數(shù)學、倫理學,還有美學、電影等。而且國內學者在呈現(xiàn)巴迪歐思想基本面貌的同時,也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諸問題的時代反思不斷轉換研究重點??偟膩碚f,國內學者在翻譯引介的過程中已經整體把握住了巴迪歐思想的主要內容,但對于他思想的主要演進路徑卻沒有給予系統(tǒng)歸納。反觀巴迪歐研究的這十幾年時間,如何評價和定位他的思想也成為亟需回答的問題。因此,筆者在遵循國內研究思路的基礎上歸納出了三種演進路徑,并試圖對他的思想做出合理評價。

      一、 哲學與它的四個前提條件之關系

      從2010年開始出版巴迪歐的中文譯作起,國內學者遵循著《哲學宣言》所提供的哲學的四個前提條件展開研究,將涉及哲學、政治、數(shù)學、藝術和愛情等方面書籍引入國內,試圖通過對哲學與數(shù)學、詩歌、政治和愛情關系的探討來把握巴迪歐整個思想的發(fā)展脈絡。

      最早出現(xiàn)的巴迪歐譯作是陳永國教授編的《激進哲學:阿蘭·巴丟讀本》,書中重點節(jié)選了部分書籍中的章節(jié),對于國內學者了解他的思想打開了一扇窗。如彼得·霍爾沃德所言,“根據巴丟,我們時代的重大事件恰恰例示了最具原創(chuàng)性地探討了現(xiàn)實的類屬概念的那些思想,無論是政治的、數(shù)學的、科學的還是愛的思想。這些創(chuàng)造決定了真正屬于當代的一種哲學的條件?!盵1](11)其中,哲學的條件包括政治、數(shù)學、藝術和愛,對于它們關系的闡釋集中體現(xiàn)在巴迪歐的成名作《哲學宣言》(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一書中,其主要回答了兩個問題,一是“哲學終結了嗎”,二是“以何種姿態(tài)回歸哲學大廈”,表達了對后現(xiàn)代以來“哲學終結說”的反抗和回應,喊出了這個時代是真理缺失、意見在場的狀況?;诖?,歐陽謙在“巴迪歐的‘哲學宣言——終結‘哲學的終結”一文中指出,巴迪歐的思想試圖重新將哲學置身于政治、數(shù)學、詩歌和愛的話語體系中思考其可能性和未來,重新思考古希臘時期關注的真理和普遍性問題,同時也帶有真正左翼分子所特有的激情,這是巴迪歐能在當代異軍突起的原因所在[2]。對于哲學的本體論考察是與數(shù)學和詩歌交織在一起的。巴迪歐思想中最晦澀也是最難懂的當屬他的代表作《存在與事件》

      這本《存在與事件》是巴迪歐的代表作,由藍江翻譯,2018年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Lêtre et Lévénement),這部著作勾勒出了巴迪歐數(shù)學本體論邏輯進路,試圖還原他思想中的某些超驗主義色彩。首先,國內學者普遍從形式化角度將巴迪歐的本體論跟數(shù)學聯(lián)系起來進行解讀。通過證明“數(shù)學=本體論”這一命題,目的是推翻海德格爾以來所建立的詩歌本體論根基,賦予本體論以形式化的本質。因為對巴迪歐而言,在哲學上來說,形式化是唯一確定的東西,數(shù)學作為可以形式化的東西擔當著構建本體論的要務。其次,國內學者從海德格爾和巴迪歐對于詩歌的不同看法入手,認為盡管巴迪歐走的是一條異于數(shù)學本體論的新的闡釋方式,但仍然肯定了海德格爾詩歌本體論的意義和價值,認為在那個形而上學行將終結的年代,詩歌同樣承擔著本體論的功能。只不過,巴迪歐的數(shù)學本體論為我們對存在的理解提供了全新的解讀思路。雖然巴迪歐的這部著作中充斥著過多的數(shù)學符號,但是,《世界的邏輯——存在與事件2》體現(xiàn)出的是從存在到世界的邏輯轉化,側面反映出巴迪歐思想由理想主義向現(xiàn)實主義的轉變。如同在《世界的邏輯》中,他明確的主題是回答如何改變生活,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真實的生活。

      《愛的多重奏》(loge de Lamour)是巴迪歐談論哲學與愛關系的代表作,表明了他對待愛情的基本看法。愛情是偶然性的產物,作為偶然性的事件,它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造,只有這樣,愛才能走向真理,這里的愛最終與共產主義,與政治匯聚在一起。國內還有對巴迪歐在美學方面的研究,主要以畢日升、艾士薇等為主,他們認為巴迪歐提出了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美學思想的非美學思想,強調了藝術對于哲學的獨立性以及藝術可以在自身中尋找真理的論斷。

      國內學者在哲學與政治的關系中著墨很多。從法國的時代背景來看,20世紀以來法國哲學呈現(xiàn)出了一種分裂和辯證的局面,一邊是生命哲學,另一邊是概念哲學。新時期的哲學家如薩特、戰(zhàn)后的梅洛-龐蒂、???、阿爾都塞和德勒茲都積極地通過哲學介入政治問題的方式在概念與存在的關系中尋找一種新的方法,此時哲學與政治的關系問題成為主要思考問題。以巴迪歐為代表的法國激進左翼們掙扎于哲學與政治的關系之中,主張思想和行動的統(tǒng)一,提倡歷史境遇中的偶然性而非必然性,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保持著對共產主義的持續(xù)關注。如果一定要給巴迪歐貼一個標簽的話,他首先應該是一名激進的政治哲學家,因為在一個新自由主義盛行的年代,他堅定的反對資本主義民主政治,批判“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的強盜邏輯?;诖?,國內學者對于巴迪歐政治哲學方面的解讀頗多。概括來講,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認為巴迪歐的政治哲學的意義在于重新為政治正名。在《哲學與政治謎一樣的關系》(La Relation nigmatique entre Politique et Philosophie)這本小冊子中,他顛覆了近代馬基雅維利以來對于政治的定義,繼承阿爾都塞所謂的“政治是哲學的戰(zhàn)場”這一鮮明立場,將哲學置于政治的前提之下,并給予政治以本真意義。這里,政治哲學的研究方式不應該是新自由主義政治哲學家所采用的倫理標準,而是通向類性真理的政治之路。第二是認為巴迪歐的政治哲學具有思想和行動的雙重界定。在《元政治學概述》(Abrégé de Métapolitique)一書中可以看到,政治作為真理程序之一,承擔著改變生活的任務。巴迪歐認為理想的政治模式是一種解放政治或真理政治,而真正的革命者圣茹斯特、毛澤東、列寧等都是他所推崇的人物。他眼中的政治往往采取思想與行動相結合的方式,因為行動是撼動現(xiàn)實的真正力量。

      二、 重解三大觀念:事件、主體和真理

      國內學者研究的邏輯進路是在重解事件、主體和真理的概念中又內隱著多條線索,有著與黑格爾的糾纏,繼承拉康的三界說,與阿爾都塞的若即若離,更有著對于馬克思唯物主義的堅持。如果借用康德的話來說,巴迪歐理論中多元的數(shù)學和世界的邏輯是其中的兩大批判,那么事件、主體和真理就是第三大批判。在此,國內學者的研究路徑是在遵循事件、主體和真理邏輯思路的基礎上,普遍形成了兩種解讀方式。一種是從事件的角度重點解讀事件在真理和主體中承擔的角色和發(fā)揮的作用;二是從主體生成的角度來解讀,認為主體這個詞在后現(xiàn)代主義時代背景下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主體和真理發(fā)生在偶然的事件中。在《圣保羅》(Saint Paul:La Fondation de Luniversalisme)一書中,巴迪歐用保羅復活的形式給予主體以革命姿態(tài),目的是“重新建立一套主體理論,使主體存在從屬于事件的機遇維度,同時從屬于多元存在的純粹偶然性,并且不犧牲真理的主旨”[3](1)。這是保羅的當代意義,這一使命的完成發(fā)生在偶然的事件中。但是,真實(真理)總跟欲望結合在一起,這也反映在《當前時代的色情》(Pornographie du Temps Présent)、《世紀》(Le Siècle)這兩本書中,此時按照巴迪歐的說法就是遵循毛澤東的那句話——“丟掉幻想,準備斗爭”[4](4) 。這反映出他骨子里的毛主義思想,在多元化碎片化的時代試圖讓思想時刻保持斗爭的方式來將真實和欲望做出嚴格區(qū)分,在事件和主體的相互配合下,發(fā)現(xiàn)真正具有革命性的真理。在《當下的哲學》(Philosophie und Aktualitt,與齊澤克的對話集,2004年維也納)中也對這三個關鍵詞作出解釋,提出普遍性都是在事件中開啟,“用馬拉美(Mallarmé)的話說,‘無事發(fā)生,只有各安其位”[5](23)。正如呂清平、蔡大平在“西方學界關于巴迪烏思想研究綜述”中指出的,巴迪歐的事件的價值就在于它作為線索,承擔起了復活人的主體解放和把真理從意見判斷中解放出來的雙重使命[6]。

      第二,主體生成在于在世之中的思考。這里,在世之中的思考,就是將哲學的基本問題轉換到一種在世之中的思考。即從形而上到現(xiàn)象學,從純抽象到具體的路徑,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成為一個重要表征,世界與歷史也成為具體的事物。也就是說,巴迪歐的思想經歷了從超驗到經驗主義、從“天國”到“塵世”的路徑,讓承擔發(fā)現(xiàn)真理的主體有了在世之身,讓事件有了在世之根,也讓真理成為可以經驗的東西。巴迪歐通過在《元政治學概述》中提到的“無主體的主體性”這種說法可以說是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主體觀,它看上去既有導師阿爾都塞的影子,也添加了薩特主體思想中的積極元素。概括來說,就是《第二哲學宣言》(Second Manifeste Pour la Philosophie)中所總結的,“主體第一個判斷是,主體是稀有的,……另一個判斷是,主體不是個體,而是一種個體的聯(lián)合的方式,即一旦個體忠實于原始陳述,那么個體就會被聯(lián)合到作為主體的真理的身體之中……”[7](22-24)。布魯諾·貝薩那的《主體》選自國內出版評論巴迪歐的英文著作《巴迪歐:關鍵概念》(Alain Badiou: Key Concepts),這是一部論文集。一文中準確概括了巴迪歐主體思想的基本特征,即決定、忠實、普遍性,并提出巴迪歐的那句名言“除了真理之外,這里只有身體和語言”[8](4)。這顯示出其思想中的唯物主義屬性,體現(xiàn)出巴迪歐思想從超驗主體到在世之身的邏輯轉換。當然,這里主體一詞的重要性還在于它要以革命的姿態(tài)重新復活政治哲學,因為現(xiàn)在的結構主義研究的經典話題就是主體和意識。巴迪歐認為阿爾都塞的問題在于,如果主體被消除以后,政治的活動將變得不再能思考和敏感的了。因此,他從薩特的哲學出發(fā),再次強調政治與哲學的關系問題,認為真正的哲學是跟政治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里的主體就是連接哲學和政治的真正橋梁。

      可以肯定的是,國內對巴迪歐事件、主體和真理的各自解讀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如夏瑩的“事件與主體:如何理解巴迪歐之圣保羅的當代性? ”、藍江的“從主體理論10到主體理論30——巴迪歐的主體理論概述”、韓振江的“圣保羅:真理的政治抑或意識形態(tài)——齊澤克與巴迪歐的對話”、高宣揚的“論巴迪歐的‘事件哲學”。但是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著重分析事件、主體和真理的某一個因素,甚至說對于事件和主體的分析已經到了很成熟的階段,而對于真理與共產主義關系的分析以及“存在真理嗎”等話題的討論還相對處于探索階段。當然,巴迪歐不久前出版的法文版《真理的內在性:<存在與事件3>》討論的中心就是圍繞“真理”展開,這一點將成為國內研究巴迪歐思想的重點話題。因為,如同蘭波在《地獄一季》結尾處所說的“真理,在靈與肉中”,雖然事件是真理得以出現(xiàn)的前提,主體是真理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但真理可以說是巴迪歐整個思想大廈得以成立的前提,是通往共產主義之路必不可少的要素。

      三、 21世紀重釋共產主義觀念

      國內學者普遍將巴迪歐共產主義觀念的緣起歸為三個線索。一是面對新自由主義的盛行和福山歷史終結論對西方左翼所帶來的殺傷力,巴迪歐等左翼學者面臨著自左翼應該怎么辦的問題。二是蘇東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以后,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隨著新一輪的經濟危機,政治難民等問題的出現(xiàn),特別是德里達發(fā)表《馬克思的幽靈》以后,共產主義的“幽靈”再次在西方游蕩。三是五月風暴后,巴迪歐作為馬克思革命思想的繼承者,不僅將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看作19世紀最偉大的著作,更堅定不移地繼續(xù)了這一事業(yè),將共產主義看作一種消滅現(xiàn)存狀況下的現(xiàn)實運動。與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處理方式不同的是,巴迪歐認為共產主義的實現(xiàn)形式是開放性的,開創(chuàng)了一種不可能性中的可能性,甚至可以說,這種共產主義開創(chuàng)的新的政治類型將開啟第三個世紀,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

      關于巴迪歐共產主義思想的研究,主要參考他在2009年倫敦召開的以“共產主義觀念”為主題的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上發(fā)表的《共產主義設想》一文。文中巴迪歐將薩科齊視為老鼠一樣的人物,并對貝當主義持批判態(tài)度。因為這種貝當主義的盛行,使得左翼和右翼兩個陣營看起來有著相似的政治取向,即傳播大眾意識形態(tài)。在這篇文章中,巴迪歐質疑了政治的本質是“由某些原則組織起來的集體行動,其目標是使目前由占統(tǒng)治地位的秩序所壓制的新的可能性之后果得以釋放”[9] ,認為馬克思所強調的解放政治的跡象越來越不明顯,越來越不清晰。在此,巴迪歐將五月風暴這個名字直接看作是“共產主義的幽靈”,共產主義設想也延續(xù)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宣稱的“消除私有制”。但是,這里他將政治定義為在當前的資本主義政治秩序下,政治就是“使現(xiàn)實所是的世界變?yōu)槲覀兿M堑氖澜纭盵9] 。就是說,這里共產主義就是我們希望的世界,政治的任務就是讓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而采取的路徑就是重釋共產主義觀念。正如汪行福教授在“為什么是共產主義?——激進左派政治話語的新發(fā)明”[10]中提到的,以巴迪歐為代表的激進左派思想家們的政治主張是在資本主義陷入危機的情境下重釋共產主義設想。這意味著共產主義運動經過短暫的蕭條之后,再次進入了一個發(fā)展時期,這種發(fā)展無疑是一種全新意義上的,但是這里的共產主義運動具有一種空想的成分。所以,這里巴迪歐的共產主義跟馬克思提出的消滅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運動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如果說馬克思走的是從經驗到現(xiàn)實的路徑選擇的話,那么巴迪歐走的就是從超驗到經驗的路徑。因為在巴迪歐那里,共產主義是一個大寫的理念,是所有現(xiàn)實得以成立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對于共產主義的現(xiàn)實期待,人類將像原子一樣活著。所以,共產主義觀念為了與康德的調節(jié)概念作區(qū)分,巴迪歐強調說這里的共產主義觀念與馬克思的經典命題高度一致,那就是消滅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運動。但是與馬克思不同的是,巴迪歐堅持共產主義的行動更多的是指一種邊緣化的、局部的群眾暴動或者抵抗,規(guī)??纱罂尚?,這跟國際無產階級革命是截然不同的。而且,他所謂的共產主義主要強調的是一種設想,目前停留在一種觀念。他提出了三個政治序列,第一個序列是1792-1871年從法國大革命到巴黎公社運動,第二個序列是1917-1969年從俄國十月革命到20世紀80年代,目前我們處于第三個政治序列中。因此,對巴迪歐共產主義思想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以甄別的姿態(tài)對待,不能一刀切地否定他對于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新,更不能忽視其理論的致命弱點。

      四、 如何評價巴迪歐?

      國內圍繞巴迪歐的思想形成了三種闡釋路徑,即從哲學與四個前提的關系出發(fā),從事件、主體和真理的關系出發(fā),從共產主義的最終走向出發(fā),展開了一個重新闡釋走向新共產主義的方式。這種方式很多人說是一種后馬克思主義,還有人認為巴迪歐重釋共產主義的姿態(tài)是對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的現(xiàn)時代更新?因此,這里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就是,既然如此,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評價和定位巴迪歐的思想?

      第一,在后馬克思主義時代,巴迪歐究竟屬于后馬克思主義者嗎?在《元政治學概述》這本書中,巴迪歐提出一個著作觀點是“馬克思主義不存在”。基于“馬克思主義不存在”這個論斷,國內學者也展開了如下的追問,即巴迪歐到底算不算是一個后馬克思主義者?需要肯定的是,巴迪歐在數(shù)學集合論的意義上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并再次更新了阿爾都塞的結構主義。如果非要給他加上后馬克思主義的標簽的話,那就是不同于拉克勞和墨菲。但對馬克思的概念有所重構來說,巴迪歐算是一個后馬克思主義者。不過后馬克思主義主要的特征是對本質主義的清洗,這點跟巴迪歐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他在強調數(shù)學本體論時重點提出“秩序”一詞,這就表明世界是有秩序的,而不是無序的。他在《圣保羅》中同樣堅持一種保羅式的普遍主義,他要做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不連貫性之上通過一種解縫來實現(xiàn)一種連貫性。因此,巴迪歐是堅信普遍真理這個本質存在的,而不是拉克勞、墨菲意義上的解構本質。而且,從理論溯源來講,一方面巴迪歐也可以被稱為一名拉康化的馬克思主義者。引文他秉承了拉康的三界說,認為要超越資本主義社會,就必須在事件的基礎上同時對欲望主體和對象進行改造,唯有如此才能走向共產主義。另一方面,巴迪歐更喜歡稱自己是一個后毛主義者,因為他繼續(xù)著馬克思和毛主義未竟的革命事業(yè),舉起行動的大旗來對抗這個偽善的資本主義社會。

      第二,要弄清楚的是,巴迪歐的共產主義理論到底有沒有背離馬克思?也就是重估巴迪歐共產主義思想的當代價值這一問題。更準確來說,這里巴迪歐對于共產主義的理解與馬克思是有所不同的。首先,1848年的《共產黨宣言》依然帶有震撼性的力量在告訴我們:馬克思所預言的真理至今都是正確的。因為共產主義與社會發(fā)展水平始終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對共產主義的政治訴求是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诖?,巴迪歐所說的不可能性中的可能性,在馬克思那里,就顯得過于保守主義了。在巴迪歐的相關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很少提及經濟方面,更不用說強調它的決定作用了。而且,他所謂的直接斗爭也不再是采取馬克思所謂的暴力革命,而變?yōu)橐环N漸進性的、邊緣性政治活動。其次,通觀國內對于巴迪歐等左翼學者評價方面的文章,比如S·米耶斯的《關于共產主義的觀念》,可以看到,在對待無產階級的態(tài)度上,巴迪歐等左翼學者都有所動搖。雖然沒有放棄無產階級的立場,但通過不斷擴大無產階級的范圍,將移民、流浪漢等處于邊緣群體的人都納入到這一范圍之內,爭取與資產階級對話獲取更多的話語權和選擇權。但事實上,這一設想都是徒勞的,因為資本主義社會里,無產階級的生存空間非但沒有擴大,反而被壓榨到極致。在全球化這一趨勢下,他們也被迫劃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與此同時,巴迪歐也放棄了在資本主義代議制框架內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是在其之外建立一個新的秩序,這個新的政治空間是眾多左翼學者所追求的,他們將其解讀為一種溢出或是縫隙。顯然,巴迪歐所謂的共產主義觀念的出發(fā)點是理想的手段,因為他始終堅持通過一個高度抽象的方式來理解政治的本質,他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英雄主義史詩般的共產主義社會。這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無法將形而上學與物質統(tǒng)一到一起的,從此種意義上來說,相比馬克思,巴迪歐又退后了一步。

      〔參考文獻〕

      [1] 陳永國.激進哲學:阿蘭·巴丟讀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歐陽謙.巴迪歐的“哲學宣言”——終結“哲學的終結”[J].哲學動態(tài),2014,(2):36-42.

      [3] [法]阿蘭·巴丟.圣保羅[M].董斌孜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4] [法]阿蘭·巴迪歐.世紀[M].藍江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5] [法]阿蘭·巴迪歐,斯拉沃熱·齊澤克.當下的哲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

      [6] 呂清平,蔡大平.西方學界關于巴迪烏思想研究綜述[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0,(6):80-84.

      [7] [法]阿蘭·巴迪歐.第二哲學宣言[M].藍江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8] Badiou, A. logics of worlds[M].? London: Continuum, 2009.

      [9] [法]阿蘭·巴迪歐.共產主義設想[J].趙文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8,(10):63-69.

      [10] 汪行福.為什么是共產主義?——激進左派政治話語的新發(fā)明[J].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2010,(8):3-27.

      猜你喜歡
      巴迪歐共產主義馬克思
      黃龍飛: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
      《尼采》
      工會博覽(2022年36期)2023-01-15 18:53:18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真理的存在方式:阿蘭·巴迪歐電影哲學思考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46
      《忠實于事件本身:巴迪歐哲學思想導論》
      文藝研究(2019年10期)2019-12-21 13:36:42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xiàn)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共產主義思想麒當代啟
      阿蘭·巴迪歐的事件、真理、主體的方法論特質
      文化學刊(2015年7期)2015-03-20 15:59:30
      景宁| 社会| 上思县| 武川县| 巴彦县| 汤阴县| 长汀县| 永城市| 永嘉县| 庆云县| 皮山县| 城固县| 河南省| 桐城市| 朝阳市| 云龙县| 镇原县| 大荔县| 贵溪市| 德州市| 汪清县| 金塔县| 内江市| 平阳县| 邵东县| 佛教| 凤冈县| 安泽县| 阿拉善盟| 隆德县| 道真| 定陶县| 锡林郭勒盟| 盐亭县| 潞城市| 永安市| 江华| 宁陕县| 英德市| 博爱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