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是王源的18歲生日,他在微博用簡單的話語祝福了自己:“十八歲了,以后更加努力,以最好的姿態(tài)面對世界,不負(fù)年少的初心?!?/p>
演唱會結(jié)束,我睡到了自然醒。南方的濕氣縈繞在房間,父母又在耳邊碎碎念,而我在這些片斷里,感到一絲久違的幸福感,來自真實世界的幸福感?;叵雱傔^去的18歲演唱會,像一場美夢初醒,仿佛轟隆的音響與吶喊還在回蕩。
這次演唱會,比想象的困難些?;蛟S是因為被冠以“成人”的契機(jī)與名義,外界的壓力讓我像踩在臨界點上,有些局促不安。18歲,這個節(jié)點變得有些敏感,包括我在內(nèi)的所有人,神經(jīng)都是繃著的。比如定演唱會主題,我們焦頭爛額想了很久,“偉光正”的名稱層出不窮,浪費了不少時間,直到一組單詞突然出現(xiàn)在視線里:born free。于是,就有了之后大家看到的那句:生而自由,愛而無畏。
做到這句話并不容易,畢竟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安全范圍內(nèi)的相對自在。小時候覺得活在爸媽的管束里很煩惱,長大后反而是自己給自己的束縛如影隨形——提前闖入成人世界的我,在成長道路上有時要做一些讓步,也可能在某個時刻拋卻了很多棱角。幸好,四面八方而來的支持和喝彩是我的“稻草”,只要支撐自己的那根筋沒有斷掉,遲早能撞破世人眼中的“南墻”吧。
說實話,按照演唱會的規(guī)模準(zhǔn)備這場生日會,充滿挑戰(zhàn):舞美、場館、唱跳,缺一不可。我很怕留下遺憾,我總覺得,人生路上許多一時的決定,日后都可能如蝴蝶振翅,在不知何地何時卷起肆虐狂風(fēng)。
好在事情一一解決,壓力慢慢消化,我終于在倒計時里走上舞臺。當(dāng)吶喊聲沖向耳膜,熒光照亮虛空,一切都變得生動而鮮活……那一刻,我突然感謝曾經(jīng)的煩惱、緊張、害怕,并感謝在這些情緒中依然沒有停下的自己——如果不去做,如何知道怎樣才會犯錯,又如何知錯就改呢?
世間最可怕的禁錮,從不是物理禁錮,而是內(nèi)心的彷徨與恐懼:害怕試錯成本太高,害怕蝴蝶效應(yīng)太強(qiáng),最后選擇留在原地。而世間最可貴的自由,也從不是毫無約束,而是一路跌跌撞撞犯錯受傷,經(jīng)歷“無名之輩”時的疲憊與掙扎,最終沖破禁錮恣意飛翔。
“生而自由,愛而無畏”,這是我在夜路里對抗害怕的哼唱,是吹開迷霧追隨月光的奔跑,是在18歲時給自己最好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