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莉莉 沈蘋
〔關(guān)鍵詞〕繪本;心理活動課;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2-0034-04
【活動背景】
小學時期是兒童建立同伴關(guān)系的重要時期。學會處理與他人的關(guān)系是一項重要的社交技能。小學生普遍善良可愛,對他人十分禮貌且友好。然而,當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優(yōu)先考慮自己,忽略對方的感受。學校和家長對此要加以重視,施以指導,讓學生認識到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學會換位思考的方法,培養(yǎng)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積極思維方式。換位思考不僅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理念。當我們處理問題時,并不是有一根弦緊繃在那里,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太自私,而是在交往過程中能夠始終游刃有余、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寬容、理解他人。
本次心理活動課旨在依托繪本《糊涂的蝙蝠》,開展“傾聽能力大比拼”、“角色扮演”和“長勺吃糖”等心理活動,讓學生學會傾聽和用心理解他人,掌握換位思考的方法,明白換位思考的重要意義。讓學生認識到:換位思考可以讓我們對一件事、一個人有更加全面的認識,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深入,人與人間的關(guān)系更密切。
【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對繪本故事的興趣,感受小故事中的大道理。
2.幫助學生理解“換位思考”的真正含義。
3.使學生掌握換位思考的兩大法寶:學會傾聽和用心理解,懂得換位思考能夠使得大家互惠共贏,讓生活更美好。
【活動對象】
小學高年級學生
【活動過程】
一、繪本故事導入
1.繪聲繪色講故事:《糊涂的蝙蝠》
從前有一只蝙蝠,她總是顛倒黑白、是非不分。至少在其他小動物眼里,她是這樣的。
故事要從這只蝙蝠剛搬來這里的時候說起。貓頭鷹智者非常歡迎蝙蝠的加入,想要送給蝙蝠一件東西作為見面禮。
蝙蝠想要一把雨傘,理由是下雨天她的腳就不會被淋濕了??墒怯陚阒荒転槟X袋擋雨,擋不住腳呀!小動物們以為蝙蝠搞錯了,也就沒有多想。當他們把一把嶄新的雨傘送給蝙蝠的時候,蝙蝠又說了一句讓大家感覺有點崩潰的話:“你們的雨傘送得實在太及時了。快要下雨啦,你們看,下面的天空烏云密布?!?/p>
“糊涂的蝙蝠!”小長頸鹿忍不住咯咯地笑著,“天空在上面,不在下面!”
接著蝙蝠又說了一句有趣的話:“如果下了大雨,河水就會上漲,到那時河水就會把我的耳朵弄濕。”
“河水漲了,我們的腳會弄濕,不是耳朵!”小獅子輕輕地咆哮著,試圖矯正蝙蝠的說法。但蝙蝠似乎沒有聽到小獅子的話,繼續(xù)著她的話題:“本來我可以戴上防雨帽,但帽子總會掉到上面的草地上,這讓我很煩惱。”
“草地不在上面,在下面!”小犀牛咕噥著,他也快聽不下去了,“真是一只糊涂的蝙蝠??!”
教師:為什么大家認為蝙蝠很糊涂?你覺得蝙蝠瘋了嗎?
學生:蝙蝠沒有瘋,只不過蝙蝠和其他小動物看東西的視角不一樣。
2.繼續(xù)講故事
貓頭鷹智者覺得蝙蝠只是想問題的方式和大家不一樣。于是大家一起去詢問蝙蝠。
貓頭鷹問:“樹是什么樣子的?”
“這個問題很簡單?!彬鹫f,“樹的上面是樹干,下面是葉子?!?/p>
貓頭鷹又問:“山是什么樣子的?”
“這個問題更簡單!”蝙蝠說,“頂部平平地固定在上面,底部尖尖地懸掛在下面?!?/p>
大家覺得太不可思議了,蝙蝠肯定是瘋了。
“最后一個問題!”貓頭鷹打斷了大家,“這個問題其他動物來回答,蝙蝠不用答。你們有沒有試過從蝙蝠的角度看東西呢?”
教師:像蝙蝠那樣看東西,會看到什么呢?
學生:會看到和我們平??吹降牟灰粯拥臇|西,會顛倒。
教師:可見,哪怕是同一件事物,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時,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3.觀察奇特的圖片:老婦少女圖、樹木人臉圖
教師: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1:正著看和反著看能看到不一樣的事物,真神奇!
學生2:這棵樹上竟然能看到這么多人臉,不可思議!
4.揭題
換個角度看事物,會讓我們對一件事,對一個人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
設(shè)計意圖:教師在音樂的渲染中講述這只“糊涂”的蝙蝠的一件件可笑的小事,通過小動物和蝙蝠的對話,引發(fā)學生思考:蝙蝠真的瘋了嗎?像蝙蝠那樣看事物會看到什么呢?然后通過從不同角度看奇妙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換個角度看問題,的確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二、體驗活動:學會傾聽
1.觀看《寒戰(zhàn)》視頻片段
播放《寒戰(zhàn)》中兩位主角爭吵的視頻片段。
教師:這兩個人的交流存在什么問題?
學生1:他們兩個只顧自己講,完全不聽對方在講什么。
學生2:他們是在吵架,都要打起來了。
教師:學會傾聽是換位思考的第一步,沒有這個“1”,后面再多的“0”都無效。
2.團體活動:傾聽能力大比拼
規(guī)則:音樂響起,全體踏步走。當聽到“老鷹”時,男生迅速回座位坐好,詞語結(jié)束后繼續(xù)起立踏步;當聽到“小白兔”時,女生迅速回座位坐好,詞語結(jié)束后繼續(xù)起立踏步。(教師口述內(nèi)容與PPT顯示文字內(nèi)容稍有不同)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大森林里,有一間老屋。老屋里住著一位老人,老人養(yǎng)著一只小雞和小白兔。森林里還有一只老鷹和老烏龜。有一天,老烏龜對老鷹說:“你不要總是去傷害老人家的小雞和小白兔,因為如果沒有了小白兔和小雞,老人會很孤獨的?!崩销椪f:“不管是小白兔還是小雞,小雞還是小白兔,我都要吃掉一只!”突然,“砰”的一聲,老鷹從樹上掉下來死掉了,原來老烏龜和老鷹的談話被老人聽見了。
分享感受。
教師:傾聽需要專注,專注地傾聽才能讓我們走進他人的內(nèi)心。希望每位同學都做個積極的傾聽者。
設(shè)計意圖:學會傾聽是換位思考的第一步。不少學生認為傾聽是比較簡單的事情,往往會在活動中掉以輕心;還有一些學生則又激動又緊張,這些都讓這個簡單的小活動變得很有趣,且具有挑戰(zhàn)性。課件上的故事與教師口述的故事內(nèi)容不太一樣,需要學生時刻保持專注,學生在活潑有趣的活動中感悟?qū)W會傾聽的重要性。
三、角色扮演:用心理解
1.聽故事
光會傾聽還不夠,還要學會換位思考。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樂樂的故事,尋找換位思考的第二法寶。(PPT出示案例)
值日生樂樂打掃衛(wèi)生,打掃到王杰的座位時,他正在寫作業(yè),不肯讓樂樂打掃。王杰著急地說:“老師催我訂正作業(yè)呢,你就掃走廊吧!別來煩我了?!睒窐氛f:“你這里打掃不干凈,值日班長要批評我了。你別寫了,讓我先掃吧!”“我這里干凈得很!”“明明有很多灰在呢!”……兩個人面紅耳赤,沒完沒了地爭論著。
2.角色扮演
小組同學兩兩合作演一演,并思考:
如果我是寫作業(yè)的王杰,我想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我不希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值日生樂樂,我想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希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師提問
用心理解了對方的想法后,猜一猜他們兩人會怎么做?
學生1:樂樂不打掃了,等王杰寫完作業(yè)。
學生2:讓王杰去別的地方寫作業(yè),或先打掃別的組。
學生3:王杰讓值日生先打掃。
教師:用心理解他人,適當讓步。
4.演一演結(jié)局
教師:我們每一個人都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對他人多一些理解,將心比心,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會更和諧、更融洽。用心理解,這就是換位思考所需要的第二大法寶。
設(shè)計意圖:生活中的小矛盾屢見不鮮,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演繹生活中打掃衛(wèi)生時發(fā)生矛盾的情境,使學生懂得:走進對方的內(nèi)心世界,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退一步海闊天空;用心理解他人并不意味著一味犧牲自己、委曲求全,可以找一找兩全其美的方法。
四、團體活動:互惠共贏
1.團體活動:用長勺吃糖
教師:掌握了“學會傾聽”和“用心理解”這兩大法寶,就真的學會換位思考了嗎?下面就要考驗考驗大家啦!下面,小組完成這個活動——用長勺吃糖。
活動規(guī)則:使用特制的勺子吃花生糖,必須單手操作,握住勺子的頂端,兩分鐘內(nèi)完成。
2.分享活動體驗
學生1:活動一開始,我就用長勺試了試,根本不可能用長勺喂自己吃到糖啊!于是我就想,不能自己吃,那就給同學吃。果然,用長勺喂別人一下子就能搞定。最后,我們組的其他同學也喂我吃了一顆糖。原來,一件事情看似很難,換個角度思考就能完成了。
學生2:我們小組也是發(fā)現(xiàn)長勺不能喂自己但是能喂別人吃糖,所以我們組里每個人都嘗試了一次用長勺喂別人吃糖,結(jié)果大家都吃到了糖,感覺好甜。
學生3:我們沒想到可以用長勺喂別人吃糖,我們一直在嘗試用長勺喂自己吃糖,結(jié)果一個都沒吃到。
教師:在活動中仔細傾聽他人的意見,用心理解他人的感受,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就能互惠共贏。
3.播放錄音故事:《天堂與地獄》
有一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究竟有什么區(qū)別,于是他找到了上帝,請求他帶自己去看看。上帝欣然答應了。他們首先來到了地獄,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一群饑餓不堪的人正拿著一根長勺拼命往自己嘴巴里送東西,但是那根長勺實在太長了,比他們自己的手臂還要長,所以他們無法彎曲手臂把食物送進自己的嘴巴里去,有的人的手臂甚至彎曲得變形了,但是還是沒有吃到任何食物。
他們又來到了天堂,那個人被自己眼前所看到的驚呆了——天堂里的人們也是拿著一根同樣長的長勺,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吃到了食物,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每個人把獲取的食物都舀給了坐在他對面的那個人吃,每個人都這樣做,所以每個人都吃到了食物。于是那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教師:他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學生: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學著換位思考,大家都能贏。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小組合作,開動腦筋,用特制的長勺吃花生糖,目的是期望學生能夠在歡快的活動中領(lǐng)悟到:根本不可能自己喂食自己,需要小組成員互相喂食才能完成任務;大家都是第一次運用這樣的長勺,同伴需要在旁悉心地給出建議,喂食的同學需要認真傾聽;成功給對方喂食糖果的同學是站在了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和操作的;遇到吃不到糖的情況,該如何處理?需要用心理解對方,寬容以待。
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兩大法寶,親身體驗,領(lǐng)悟換位思考的內(nèi)涵和意義。然后,傾聽《天堂與地獄》這個富有哲理故事。學生會發(fā)現(xiàn),合作的背后就是用心理解他人、傾聽他人,而不是只想著自己眼前的利益。揭示換位思考的結(jié)果是互惠共贏。
五、總結(jié)
1.繼續(xù)講繪本故事
貓頭鷹智者清了清嗓子說:“你們有沒有試過從蝙蝠的角度看東西呢?”接著他讓小動物們都倒掛在樹上——就像蝙蝠那樣。
“哦,”小山羊說,“蝙蝠說得對!這樣子看小山的尖尖頂?shù)拇_在下面懸掛著!”
“而且大樹的確是上面長樹干下面長樹葉!”小長頸鹿補充說。
“嘿,草地真的在我們頭頂上?!毙∠:┖┑卣f,“天空……不在我們頭頂上?!?/p>
就在這時,天空下起了雨。大雨下啊下啊下啊?!柏堫^鷹,我現(xiàn)在可以下來了嗎?河水漲了,我的耳朵里面都進水了!”小獅子說。
“我的腳也濕了!”小象說。
于是蝙蝠把她的漂亮雨傘借給了小動物們,好讓他們不再淋雨。
“謝謝你!”小象說,“真抱歉總是叫你糊涂蛋?!?/p>
“我們都很抱歉?!毙游飩儺惪谕暤卣f。
“哈哈,你們也別犯糊涂啦!”蝙蝠露出了迷人的微笑。
2.總結(jié)
用心傾聽他人的話語,深入理解他人的需求,將心比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就能做到換位思考。換位思考,互惠共贏,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設(shè)計意圖:教師和學生共同走入這個繪本故事的結(jié)尾,學生和故事中的小動物們一起站在蝙蝠的角度去看世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實踐一次換位思考。教師帶領(lǐng)學生回顧整堂課的閱讀和活動,強化“換位思考,生活更好”這一理念。學生暢談收獲,在歡快的氛圍中結(jié)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換位思考是融洽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潤滑劑。當學生在現(xiàn)實交往中受挫,我們不希望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也不愿看到他們委曲求全,一味退讓。學會換位思考,發(fā)自內(nèi)心、真誠地去理解他人的感受與需求,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我們此次繪本心理活動課的目標。
《糊涂的蝙蝠》是一本關(guān)于換位思考的繪本故事,它講的是:森林里新搬來了一只蝙蝠,它說的話總是和其他小動物們的所見完全相反,因此小動物們都覺得蝙蝠太糊涂,總是說一些瘋言瘋語。在貓頭鷹智者的指引下,小動物們換位思考,從蝙蝠的視角看問題,真正理解了蝙蝠的世界。最終,動物們愉快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這本繪本故事語言豐富幽默,情節(jié)生動,讓讀者也禁不住跟著其他小動物一起換位,學著蝙蝠的樣子,換個角度來看看這個世界。
本課結(jié)合繪本,圍繞“換位思考”這一主題,設(shè)計了“傾聽能力大比拼”、“情境表演”和“長勺吃糖”三個心理活動。這三個心理活動和繪本閱讀有機融合,讓學生從發(fā)現(xiàn)到感悟,從理解到體驗,從實踐到反思,層層深入地體會到了換位思考的重要意義。繪本心理課上的活動不僅僅形式活潑有趣,更貼近現(xiàn)實。它幫助學生在短短一堂課內(nèi)打開了自己,并走入他人的內(nèi)心世界,也讓生生關(guān)系、師生關(guān)系越來越親近。課堂上呈現(xiàn)出的不僅僅是繪本故事中的換位思考,還有團體活動中的換位思考和師生間互動的換位思考??傊?,喚醒學生心中的愛,就是一堂成功的繪本心理活動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無錫,2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