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君
那是我第一次在地鐵里聽歌。
說起地鐵,熟悉它的人們馬上就會想到寬敞舒適的乘車環(huán)境,發(fā)音準確、清晰悅耳的報站聲音,不受紅綠燈控制的便捷快速,當然,你還可以享受到與世隔絕的室內燈光效應。在那里,窗外的黑暗總是短暫的,短暫的黑暗過去之后,讓你時不時會感受到眼前一亮,在一亮一亮的感覺中,你要抵達的站點就到了。
那一天情況有點特殊。正趕上心情不順暢。其實也沒什么,就是剛到北京,有些不適應,也因此,培養(yǎng)了許許多多思鄉(xiāng)的情緒。
那天晚上,我從王府井書店走出來,沿著灑滿五顏六色的燈光的街道,走進了離我最近的地鐵口。
一首《大約在冬季》就是在我順著樓梯一路走下去的過程中突然降臨到我身邊的。曲調憂傷,渾然不覺中,就陷入了一個音樂空間,充當一個聽眾的角色。
通道有限的空間全被歌聲占據(jù)了。行人的腳步不再清晰得讓人心煩,陌生的面孔突然間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味道。
全然沒有想到在這異地他鄉(xiāng)的地鐵站,也會遇到撥動你心靈的琴弦的人。在他的歌聲中,你嗅到了一種久違了的故鄉(xiāng)塵土的芳香,聽到了一個流浪的藝人講述一段似曾相似的故事,沉甸甸的往事逐漸地化作一縷輕飄飄的煙霧,自然而然的,你便會向著這歌聲靠近,隨著你的腳步歌聲越來越近。
他沒有拿麥克風,彈的也是一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六弦琴,通道中間他倚靠墻壁,自彈自唱。你走到他的面前,凝眸注視著他的表情。
他唱得很投入,他的全部身心都融入在唱歌之中,他的臉上飄揚著在現(xiàn)代都市里很難找到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空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思鄉(xiāng)的憂傷,長長的頭發(fā)無風自動,讓你突然之間產(chǎn)生一個不切實際的念頭,站到他的身后,跟他浪跡天涯。
從頭至尾,他始終保持著一個坐姿,似乎并不在意你是停還是走,即使是在一支歌結束另一支歌開始的地方,也沒有舞臺上那種煽情的動作。
他的聲音,他的身體,他的表情,都是為音樂準備的,純粹的音樂。
一首歌結束,當你把錢放到他前面破舊的旅行袋里的時候,都是自然。
讓他自己去唱吧,你有理由相信,他唱的每一首歌都是你心中的曲子,你要聽的,要用心靈來聽的,是那種感覺。
我正聽得投入,地鐵的管理人員走過來,歌手似乎對這種打擾早已有所領教,他留戀地張望了一下??吭谒媲暗囊粡垙堃猹q未盡的面孔,低著頭,留下了茫然不知去向的背影。
一切又恢復如初:冷硬的墻壁,匆匆的行人,還有散發(fā)著清冷之光的白熾燈……
雪里瓊花賽牡丹
●師正偉
北方的冬天,能在室外盛開的花不多。雪后,驟冷,奇寒,若逢霧,或許能遇到有“冬之花”美稱的霧凇奇觀。
霧凇,俗稱“濃霜”或“樹掛”,毛茸形、疏松體、水晶狀。霧凇非冰非雪,而是下雪之后,空氣濕度較大,突然降溫,水汽在花草樹木凝結成如雪似玉的自然奇觀。因其掛滿枝頭,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開,晶瑩剔透,玉潔冰清,好似“瓊樓玉宇”,成為北國風光中的一朵奇葩,令人沉醉,令人神往,因而又被稱為“雪柳”“冰花”“傲霜花”“瓊花”。
霧凇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說的就是霧凇出現(xiàn)和退去時的突然性特征。從高空鳥瞰霧凇全貌,整個大地掀起白云的窗幔,白雪皚皚傳遞著天堂的美意,溝壑峰巒銀裝素裹,玉樹瓊枝晶瑩剔透。遠遠望去,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梯田像巨大的五線譜,漫山遍野、形態(tài)各異的天然“雪雕”則如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走近欣賞,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錠,點綴在山間角落的花草樹木在“冰凌花”的裝扮下,姿態(tài)各異,輕盈潔白,童話里的“冰雪奇緣”儼然就在眼前。
“古樹結玉蕊,枯枝掛冰花”。宋末黃震在《黃氏日鈔》中就賦予霧凇“夢送”這個最玄妙的別稱,意思是說它是在夜間人們做夢時天公送來的特殊禮物。大雪之后,形狀各異的花草樹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霧凇景觀,仔細品味,每一個都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美麗的“盆景”。瞧,草木之上,茫茫一片,似雪非雪,仿佛披上一層晶瑩的玉錦,讓人眩暈。一朵朵冰花綴在樹枝上,猶如珠簾長垂,層層疊疊,玲瓏剔透,分外耀眼,呈現(xiàn)出“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景象。山風拂過,冰掛撞擊,叮當作響,韻律幽雅,悅耳動聽,宛如天籟,讓人生出一種飄飄然乘云欲歸的幻覺。此情此景,正合了元末明初詩人高啟的臆想:“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p>
遠看景,近看型。借霧凇之晶瑩,冷落了一冬的枯樹殘枝又衍生出一種奇幻之美,每一棵樹都自成一幅獨特的水墨畫,朦朧,婀娜,又不失嫵媚。山巒起伏處,松柏上那如霧似煙的絨冠,彰顯著挺拔高傲的身姿,讓人生出無限敬意。半山腰那一抹青竹被一根根冰棍壓彎了腰,一律向著溝邊奮力傾斜,好似一地成熟的稻谷在低頭沉思。路邊上的垂柳凝霜掛雪,銀絲閃爍,猶如一位世紀老嫗在丈量歲月的年輪。山腳下一叢叢灌木林掛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仿佛一枚枚凝固的琥珀鑲嵌在大地的懷抱。此時,不管是光禿禿的落葉樹木,還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云杉,都受到霧凇的偏愛,被雕琢成了“瓊枝玉葉”,鉆石般璀璨耀眼,玻璃般閃爍明亮,水晶般晶瑩剔透,為蕭條的寒冬平添了幾多溫馨,幾多秀氣。
最寒冷的時刻,誕生出最美麗的霧凇。明明是寒冬臘月,卻仿佛春臨大地,繁花盛開。徜徉在這巧奪天工的冰雪世界里,周圍潔白如玉,一塵不染。置身其中,我不由得聯(lián)想起《紅樓夢》里“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這句話。文字帶來的意境美讓人浮想聯(lián)翩,而其現(xiàn)實感染力和入木三分的刻畫,則讓我覺得塵世喧囂離自己很遠很遠,我也才真正體會出什么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不遠處,幾名少女正擺出各種靚麗的姿勢在冰雪中合影留念。她們身旁,一樹“傲霜花”開得正艷!
常聞二胡破空來
●張鏑
傍晚的天幕徐徐拉上,終于,把最后一絲光亮完全遮擋。在剛剛逝去的明暗互換的間隙里,人們早已收好白天晾曬的床單、被褥,吃過晚飯,洗過碗筷,開始籌劃夜晚的休閑時光。
忽然,一曲熟悉的二胡木馬調,裊裊娜娜的,從右前方的那棟樓里踏空而來,攀上我的窗臺,鉆入我的耳膜。那么熟悉,那么親切。雖只是普通的花鼓戲曲調,既不是《梁?!贰陡呱搅魉返让卜钱斀癖挤配秩镜臅r代之聲,但我的心弦,被重重地劃撥了一下。聲聲二胡里,我聽見了——父親的聲音。
父親! 我輕輕呼喚,好似看見他端坐在樅樹彎的木椅上,屏息凝神,眼瞼微閉,正如癡如醉地沉浸在他自己拉的二胡聲里。
只見他左手穩(wěn)握琴桿,右手拉著琴弦,收縮自如地時疾時徐,時松時緩。隨著手勢的起伏跳躍,那曲調,便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宛轉、悠揚開來,仿佛一只小鹿,在心間左奔右突,流暢有序。那四只柔軟的蹄子,時而輕輕地舉起,時而蹦跶著落下,不時,還來個漂亮的轉身,回眸一笑。黑如葡萄的眼里,波光閃閃,有純真,有溫存,有思念,有淡定,還有滿腔衷腸與柔情。
二胡于父親,是傳承,是寄托,還是交友的方式。不知是誰教會了他,他是否又教過別人。每當有吹拉彈唱的朋友來訪,父親便從墻頭取下二胡,與友人邊拉邊唱,有時也拉和調、西湖調,某個音某個調該怎樣,大家談一陣拉一陣,細細探討,自娛自樂,歡樂的時光很快飛至深夜。
不記得什么時候起,只要父親一拉開弦子,我便立馬安靜,思緒被拉得老遠,仿佛已到千里之外,騎上高頭大馬。馬,穩(wěn)步前行,我的身體隨著駿馬奔馳的節(jié)奏起伏,向前馳騁、奔騰,卻幾乎感覺不到震顫?;蒿L和暢,馬鬃干凈,迎風飄揚。
投父親所好,曾買了二胡名曲的磁帶和錄音機送他,也曾下載到手機里放給他聽。每逢播放,父親便放下活計,坐在椅子間,面容安詳,目光柔和,眼角保持著微微笑意,聽得聚精會神?!罢媸呛冒?!真是有水平!”聽完之后,父親沉吟半晌,感慨發(fā)聲,仿佛嘗到真味的酒仙,過足癮后,大喊一聲:“好酒!”
父親不善言辭。大多數(shù)時間,他都是笑瞇瞇的,好像世界一派靜好。不管遇到多大的悲苦,都從不抱怨,沉默以對。仿佛沉默能積攢力量,對抗困難,消解悲傷。他把自己的悲喜都寄托在琴聲里,他在傍晚拉琴,直到夕陽退到天邊,暮色如春草一樣在屋坪里長出來;他在夜晚拉琴,螢火在琴聲里游弋,星光像露水一樣落滿他一身。
如今,父親已離開我們六個年頭了。他的音容笑貌和慈愛之情,像這經(jīng)常響起的二胡聲,只要破空而來,就會清晰地在我心底里盤旋,停駐,繚繞,久久不息。
登臨英雄山
●韓金凱
“狼牙山五勇士”的名字,多少年來在中華大地上被廣為傳揚,馬寶玉等五位戰(zhàn)士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由五坨三十六峰組成,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抬頭仰望,周圍都是陡峭的山峰,天上飄著朵朵白云。在景區(qū)山門內的廣場上,火紅的黨旗映照著狼牙山五勇士的雕像。步入五勇士陳列館,映入眼簾的是五位勇士的蠟像,有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學義,他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表現(xiàn)出了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大無畏氣概,給日寇以極大的殺傷力,是被人世代景仰的英雄。在館中,我們聆聽著聲情并茂的解說,觀看著抗戰(zhàn)時期的遺跡,好似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出了陳列館,決定實地感受一下英雄所走過的道路,開始了徒步登山之旅。沿途風景秀麗,一行人沿著瀑布旁邊的山道往上攀登不久,來到了紅瑪瑙地質溶洞,這是狼牙山的一大奇觀。洞內鐘乳石,有的如仙女下凡,有的如八仙賀壽,有的如觀音打坐,在燈光的點綴下,妙趣橫生。有的像珊瑚,有的像水晶,有的像水母,還有的像花朵,真是絢麗奪目!出了溶洞,路越來越陡。來到袖筒溝這一天然百米巖縫。鉆進巖縫就是狼牙山最險要的地帶,須貼壁而過,令人膽戰(zhàn)心驚。
沿途,我們欣賞著狼牙山的美景,不知不覺間攀到了半山腰,到達了最為限險的“天梯”。這是一段十分陡峭的山路,一百四十多個臺階幾乎直上直下。望著陡峭的石階,心中不禁有些擔心,“爬得上去嗎?”轉念一想,不到長城非好漢,既來之則安之。想到這里,我們一鼓作氣攀爬上了天梯。
此時,大家來到了一塊大青石上,那青石便是2800年前鬼谷子與其弟子孫臏對弈之處。近前一看,石上清晰地刻有十九條縱橫紋理之線,恰似一圍棋棋盤,這便是棋盤陀地名的由來?,F(xiàn)在兩塊石棋盤邊上各生有虬結蒼勁的古柏一棵,如二人在此對弈。一側為懸崖峭壁,一側為古樹虬枝,身畔云霧繚繞,置身于此,如臨仙境。登高遠眺,群峰林立,崢嶸險峻,狀似狼牙,澗浹之霧飄渺,神奇莫測。大家休息片刻,沿著石階繼續(xù)攀登,終于登上了棋盤陀頂峰,只見這里巍然矗立著21米高的五勇士紀念塔,塔的正面鐫刻有聶榮臻元帥書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9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塔底層有五勇士頭像浮雕。沿塔內鋼梯登上塔頂涼亭,俯瞰群山,千峰競立,浮云繚繞,狼牙山雄姿盡收眼底。
經(jīng)過千辛萬苦,我們終于爬上了峰頂,這時我想起了杜甫的千古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遠望山下一排排整齊的農(nóng)家院,描繪著山里人的幸福生活。山上的喬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煥發(fā)出不同的色彩,將這座山裝點得色彩繽紛。
來到白塔近前觀看,這里據(jù)說是當年五勇士阻擊戰(zhàn)的遺址,是五勇士英勇跳崖的地方,也是狼牙山的至高點。這里,遠離嘈雜的街市,沒有小販的叫賣聲,也沒有汽車的鳴笛聲。這里,只有數(shù)不盡的樹木,只有看不完的美景,只有革命先烈的精神!1941年秋,五位八路軍戰(zhàn)士為掩護部隊機關和當?shù)厝罕娹D移,將日偽軍引上棋盤陀下的牛壺峰巔,這里三面絕壁,異常險要。在彈盡糧絕無路可退的情況下,五位戰(zhàn)士摔爛槍支,高呼著“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隨即縱身跳下懸崖……
返程來到狼牙山山腳下。細看山體,巖石的紋理中仿佛有了大自然的雕琢,每一道紋理無一不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細聞空氣,空氣中夾雜著樹林特有的樹葉的清香味道。
英雄山之旅結束了,火紅的太陽照耀了狼牙山,在那紅光中仿若看到了五勇士英勇跳崖的場景,那是多么的悲壯,多么的高大……此時,我想起了經(jīng)典語錄:“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