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雅,鄒 勇,馮明祥,徐 雨,伍 悅,楊和俊,陳 穎
(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 關嶺 561300)
關嶺牛是國家級重點保護的78個地方畜禽品種和中國“五大名?!敝唬a肉率高、蛋白質含量高、繁殖率高、脂肪含量低。安格斯牛體型低矮、結實,體軀寬深,四肢短而直,全身肌肉豐滿,是典型的肉用牛品種。為壯大關嶺縣基礎母牛群,促進牛產業(yè)發(fā)展,我縣2018年7月從烏拉圭引進5 000頭安格斯能繁母牛。血液原蟲病是牛最常見的寄生蟲病之一,常見的牛血液原蟲有附紅細胞體(Eperythrozoon)、泰勒蟲(Theileria)、巴貝斯蟲(Babesia)、伊氏錐蟲(Trypanosoma)等[1,2]。大多數血液原蟲通過吸血節(jié)肢動物傳播,寄生于牛的血漿、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及紅細胞中,導致牛發(fā)生間歇熱、貧血、消瘦、黃疸、血紅蛋白尿、水腫及神經癥狀,有的能夠造成牛的急性死亡。血液原蟲感染可嚴重阻障養(yǎng)牛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因此開展血液原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減少牛因原蟲病帶來的經濟損失,對保障我縣養(yǎng)牛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
1.1 材料
1.1.1試劑與儀器:BA210-T生物顯微鏡(麥克迪奧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玻片、吉姆薩染色試劑(Solarbio)、無菌采血管、染色缸等。
1.1.2檢測樣本采集:按照3%的比例從關嶺縣境內關嶺牛規(guī)模場和新建安格斯牛場采集血液樣品并現(xiàn)場制作成單層紅細胞血推片。其中關嶺牛采血60頭,安格斯牛采血85頭。
2.1吉姆薩染色:血推片經自然干燥后用甲醇溶液固定5 min,用10%吉姆薩染色,12~15 h后清水洗凈,晾干待檢。
2.2鏡檢和圖片采集:采用顯微鏡在1 000倍下觀察吉姆薩染色的血推片,并隨機采集5個不同視野的高清圖片。
2.3數據統(tǒng)計:計數圖片上的紅細胞數和感染的紅細胞數,做好標記。將所有的數據登記到統(tǒng)計表中,最后得到每個本地牛規(guī)模場和安格斯牛場的血液原蟲感染率和感染強度數據。感染率(%)=感染樣品數/采集樣品總數×100%;感染強度(%)=感染樣品5個視野感染紅細胞數/感染樣品5個視野紅細胞總數×100%
3.1 血推片鏡檢結果見圖1、圖2、圖3。感染的蟲種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鑒定。
圖1 未受感染的健康牛紅細胞
圖2 關嶺牛血液原蟲鏡檢結果
圖3 安格斯牛血液原蟲鏡檢結果
表1 關嶺牛血液原蟲感染統(tǒng)計
3.2 關嶺牛血液原蟲感染率和感染強度從表1可見,每個關嶺牛規(guī)模場均有血液原蟲感染,感染率最低為33.33%,最高為100%,平均感染率為63.33%;感染強度最小為1.45%,最大為31.87%,平均感染強度為8.92%,不同鄉(xiāng)鎮(zhèn)規(guī)模場牛血液原蟲的感染率和感染強度差異較大。
3.3 安格斯牛血液原蟲感染率和感染強度從表2可見,花江鎮(zhèn)華云繁育場、永寧鎮(zhèn)云峰村繁育場、花江鎮(zhèn)中寨村繁育場的感染率(15.38%~44.44%)和感染強度(1.62%~3.14%)相對較低,而普利鄉(xiāng)李家田繁育場、新鋪鎮(zhèn)江龍村繁育場的感染率(72.22%)和感染強度(8.52%~22.20%)較高,平均感染率為47.06%,平均感染強度為7.55%。
表2 安格斯牛血液原蟲感染統(tǒng)計
4.1調查結果顯示,每個關嶺牛規(guī)模場和新建安格斯牛場牛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原蟲感染,表明血液原蟲是我縣牛常見寄生蟲;此外在采集血液樣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多數關嶺牛寄生有微小牛蜱,微小牛蜱起到了傳播媒介的作用;由于安格斯牛引進國內后在天津的繁育場養(yǎng)殖了4個月,雖然我縣新建的安格斯牛場經過嚴格的消毒,檢測樣品也是在安格斯牛引進到我縣的1周內采集,但是無法判定安格斯牛所感染的血液原蟲是在原場地感染還是在引進到國內之后感染。
4.2控制血液原蟲感染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1)做好消滅蜱、疥螨等體內外寄生蟲的工作,減少傳播媒介。(2)可以從圈舍的建設和飼養(yǎng)管理等方面著手,圈舍要建設在通風良好的較高地段,可保持圈舍干燥,此外要勤打掃、勤消毒,糞便要及時處理。(3)在牛發(fā)生血液原蟲病時及時進行藥物治療,目前常用且作用較好的藥物是貝尼爾(又名血蟲凈),可按照6 mg/kg體重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