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能跑多快、跑多遠取決于一些客觀的生理因素,包括最大攝氧量和乳酸閾值。最大攝氧量指的是一個人在進行激烈運動時,組織細胞所能利用或消耗的氧氣體積的最高值。另外,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大,人體無氧代謝產(chǎn)生的乳酸的速率逐漸加大,到某一個臨界點,乳酸的產(chǎn)生速率超過了人體清除乳酸的最大速率,這個臨界點被稱為乳酸閾值。乳酸閾值越高,最大攝氧量越大,運動員的耐力就會越好。
其次,心理狀態(tài)也是影響耐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對長跑運動員來說,為了奔跑更長的時間,甚至是忍受身體的酸痛感,掌握一些心理技巧也是必要的。常用的心理技巧包括自我激勵對話和注意力轉(zhuǎn)移等方法。
英國科普作家
尼基·威瑟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