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娟
“這真是2018年必看的演唱會!”2018年11月21日晚,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一位剛看完演出的觀眾感嘆道。極具張力的音樂和震撼人心的高音,仿佛將生命都融入到了搖滾中。門口的海報上印著鮮明的大字——SCORPIONS,一支來自德國的搖滾樂隊。
一天后,一個同樣極具張力與戲劇性的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登場。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兩個團體早在十八年前就有過一場“交集”。
那是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
似是察覺到了當晚的不尋常,以往早應(yīng)安靜等待演出的現(xiàn)場,在開演前一分鐘依然躁動不安。許是舞臺上那兩塊垂下來的幕布,朦朦朧朧地遮住舞臺上的身影,與一束束藍白相間的環(huán)射燈光一起,使得整個會場的氣氛充斥著神秘、期待與一絲不安。沒有任何征兆地,舞臺上響起了交響樂的旋律,那是“風(fēng)雨欲來”的前奏。一瞬間的停頓、喘息,隨后便被架子鼓推向了另一個高度,朦朧的身影在燈光的照射下越來越明顯。隨著電吉他的加入,舞臺上的帷幕被漸漸拉開,一場音樂的盛宴就此拉開序幕。
那一晚的演出,贏得了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喝彩。柏林愛樂樂團傳承百年的古典底蘊與蝎子搖滾樂隊潮流前衛(wèi)的音樂風(fēng)格相互碰撞、交融,共同演繹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跨界演出?!斑@是一次偉大而富有挑戰(zhàn)的嘗試?!毙訕逢牭闹鞒藙谒埂っ范鳎↘laus Meine)在采訪中說道。這支發(fā)跡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的德國重金屬搖滾樂隊,以其獨特的音樂風(fēng)格和鮮明的演唱特色在搖滾界長盛不衰,曾被《滾石》(Rolling Stone)雜志評為“最偉大的三十個搖滾樂團”之一,同時也是1988年冷戰(zhàn)期間西方世界首個去蘇聯(lián)演出的團體。而一直沉浸在貝多芬、巴赫等音樂家的偉大傳統(tǒng)之中,經(jīng)過卡拉揚、阿巴多等多位大師調(diào)教的柏林愛樂樂團,古典風(fēng)格醇厚,氣勢蓬勃,風(fēng)格嚴謹,水平高超,是德國之瑰寶,世界之最佳。這兩個堪稱世界級的團體,于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夜晚,共同演繹了傾力合作推出的跨界專輯《榮耀時刻》(Moment of Glory),真正掀起了一股交響性搖滾音樂的旋風(fēng)。
當梅恩那標志性的高亢嗓音響起時,演唱會正式宣告開始。氣勢磅礴的交響樂配合著打擊樂器的節(jié)奏鼓點,空心電吉他與貝斯掌握著主旋律,這首《Hurricane 2000》瞬間使得現(xiàn)場觀眾熱情高漲,就如同它的名字“颶風(fēng)”一般,席卷著所有人的心靈。身后交響樂的變奏響起,立刻將搖滾的單音延長,提琴攜卷著吉他、貝斯的短音,竟有一絲恢宏連綿的幻覺,隨后加入的女聲合唱,將這首德國世博會的主題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令人振奮的開場曲結(jié)束后,舞臺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群年齡不大的孩子。也許已經(jīng)有眼尖的觀眾發(fā)現(xiàn)了,沒錯,這群小家伙正是來自于曾與世界三大男高音合作過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他們的出現(xiàn),著實讓觀眾們眼前一亮?!皹s耀時刻”不僅是本次演唱會的主題,更是為兩個跨界合作團體創(chuàng)作的歌曲的名字,是榮耀,更是象征。當純凈稚嫩的聲音伴隨著梅恩的高音響起,世界仿佛只剩下陽光與希望,溫柔得令人移不開眼。雙簧管與長笛總是帶著歡快愉悅的魔力,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跳起舞來。那音樂伴著孩童的清唱,像飄落在湖面的一根根羽毛,泛起絲絲漣漪,而后又逐漸歸于平靜……
蝎子樂隊是一支集抒情與搖滾于一身的樂隊,接下來的歌曲《你和我》(You and I)節(jié)奏緊湊,音樂張揚,處處透露著多情優(yōu)柔。在與美國歌手林恩·里奇(Lyn Liechty)的對唱《就在我心中》(Here in My Heart)里,梅恩也是一展他優(yōu)美的嗓音,將人們帶入到了一段美妙的愛情之中。小提琴的浪漫在這里充分展現(xiàn)了出來,結(jié)尾的豎琴烘托出愛戀的回味無窮,然后戛然而止,給觀眾們留足遐想的空間。為了更好地印證他們高超的搖滾功力,在《城市之夜》(Big City Nights)中,梅恩與創(chuàng)世紀樂隊(Genesis)的主唱雷·威爾遜(Ray Wilson)兩人可謂是開足馬力,高音與低音相互碰撞,弦樂、管樂與打擊樂不斷交織,觀眾全部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跟著節(jié)奏不斷拍手、搖擺,演唱會隨之推向高潮。
克里斯蒂安·克勞諾威茨(Christian Kolonovits)無疑是最適合這次演出的指揮家。他身穿一襲黑色的皮質(zhì)燕尾服,身體不時地隨著節(jié)奏輕輕搖擺。在這首十六分鐘的組曲《致命的刺》(Deadly Sting Suite)中,他指引著樂隊從低沉舒緩到多情傷感,從寧靜悠揚到緊湊激烈,配合著重新編曲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吉他主旋律,使人不由自主得回想起那段過往的歷史與歲月??藙谥Z威茨顯然懂得與交響樂團合作的規(guī)律,又深知搖滾音樂的魅力。似乎是為了與前面相呼應(yīng),在接下來的《變遷之風(fēng)》(Wind of Change)中,那動蕩不安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心中的迷茫、對自由的希冀以及歷史的沉淀,由交響樂宏大而深沉的托出,略帶憂愁的嗓音,安撫著一顆顆躁動的心。貝斯與吉他伴著純?nèi)寺暤目谏?,讓人們慢慢感受這時光流逝的飛速。直到最后一段的鼓聲與吉他獨奏,人們才從回想中被拉回現(xiàn)實。
對于離別人們總是有著敏銳的感覺,當最后的《榮耀時刻》響起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站了起來,跟著節(jié)奏唱著歌,搖擺著手臂與身軀,希望能參與其中,抓住這盛典最后的尾巴。舞臺上的燈光也隨著音樂慢慢搖晃,所有人都沉浸在這榮耀的一刻。這是屬于柏林愛樂樂團與蝎子樂隊真正的“榮耀時刻”。
這次的跨界演出無疑是一次大膽而成功的嘗試。無論是搖滾樂與古典樂在音樂上的完美契合,還是演出形式上的創(chuàng)意,都值得贊美與學(xué)習(xí)。演出內(nèi)容雖是搖滾歌曲,側(cè)重點卻并沒有偏移,既然是古典與流行,必定是二者共同,并沒有孰輕孰重之分。交響樂為搖滾帶來了連綿與柔和,搖滾為交響樂注入了活力與青春。音樂中和在一起,磨去棱角,互補缺點,舞臺也以簡單為主,沒有花哨的行為和夸張的舞美,單單是靠演出的內(nèi)容與扎實的功力,便撐起了整場音樂會……
要深知,即使再美的外表,也掩蓋不住空洞的靈魂。如今“跨界”已不算是什么新鮮的事了,可鮮少有人能夠做到真正完美的“跨界”,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偏倚。特別是演唱,不是流行中夾雜著幾句不標準的專業(yè)唱腔,就是將古典作品改編為流行歌手可以演唱的作品,當然改編也不那么盡人意。總是繞不開大眾流行文化的側(cè)重點,在二者之間平衡,終會有所偏倚。當然不管是偏向流行也好,還是弘揚傳統(tǒng)也罷,“跨界”本身就有著多種元素相互碰撞的含義,是相互容納,還是相互抗爭,千人千“面”。這對于多文化來說,也未嘗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