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舷
據(jù)生物學家估計,地球上約有1000萬種昆蟲,但大部分還沒被發(fā)現(xiàn),其中只有1.5%的昆蟲對我們有害,其余的或者對我們無直接影響,或者為人類提供了一些明顯的、不可缺少的益處。地球上主要的94種糧食作物中有80%靠昆蟲授粉,大多數(shù)昆蟲能分解死尸和動物糞便,凈化地球;它們能吃掉害蟲和雜草,使莊稼免遭侵害;它們能在泥土中挖掘隧道,將養(yǎng)分從土地表面運至地下;它們還是其他動物乃至我們?nèi)祟惖氖澄铩?/p>
昆蟲種類繁多,它們既然能在廣闊的自然界生存,就必然會和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發(fā)生利害關(guān)系。它們或在捕食或在逃生方面有絕招,懂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才能不斷進化,生生不息。比如以臭聞名的椿象,它俗稱“蝽”“臭大姐”,捕食、逃生的技能均差,但它的獨門絕技——放臭氣卻很好用。它放出的既難聞又難除的惡臭,能令所有潛在捕食者敬而遠之。憑此絕技,椿象進化繁衍出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龐大族群,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椿象種類多達38 000多種,僅中國就記錄有3100多種。
說起偽裝術(shù),那是沒有誰能超過竹節(jié)蟲的。我們就是拿著放大鏡逐根竹枝查找,也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只要它們靜止不動,就活脫脫是一小節(jié)竹枝,其偽裝術(shù)簡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導火索是奧匈帝國皇儲在塞爾維亞被暗殺。但人們也許不知道,這一刺殺舉動竟與一種寄生昆蟲有關(guān)。
美國的一位昆蟲學家研究后發(fā)現(xi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有位性格內(nèi)向、執(zhí)著的塞爾維亞青年愛上了同村的一位特別喜歡養(yǎng)鳥的姑娘,就在二人戀情急速升溫,準備談婚論嫁時,姑娘養(yǎng)的一只漂亮的小鳥不幸死了。小鳥是姑娘最喜歡的寵物,小鳥的死令她十分悲傷。過度的悲傷讓姑娘一病不起,不出月余她便隨鳥而去。癡情內(nèi)向的青年無法接受殘酷的現(xiàn)實,精神變得恍惚。于是他離開傷心地,參加了地下組織。后來他在薩拉熱窩暗殺了奧匈帝國皇儲,從而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
而奪去小鳥生命,導致姑娘病逝的竟是鳥類身上的一種常見寄生蟲——嗜血蠅。所以,有生物學家戲稱,是恐怖的嗜血蠅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當然,自然界有很多讓我們討厭,令我們感到無奈的昆蟲,比如蒼蠅、蚊子。其中,最可恨的是蟑螂,它們跟隨人類的蹤跡流竄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在阿波羅7號宇宙飛船上都能夠找到它們的行蹤。此外,有85種雌性瘧蚊靠吸取人類血液給它們的卵補給營養(yǎng),討厭的蝗蟲每年都給全世界造成巨大的損失……
盡管如此,昆蟲對人類的依賴遠不如我們對它們的依賴。我們甚至可以將昆蟲比喻為皮,將人類比喻成毛,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來形容我們和昆蟲之間的關(guān)系。
生物學家預言,假如一夜之間所有的昆蟲都消失了,那人類將會面臨很多危險。那時,所有依賴昆蟲授粉的植物都將滅絕,各種動物遺骸將堆積如山。甚至連海洋也會受到影響,陸地將不斷受到侵蝕,有機營養(yǎng)成分將不斷流入海洋,從而引起海藻大量繁殖,它們會將水中的氧氣消耗殆盡,直接威脅到魚類的生存,這將對整個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巨大影響。科學家斷言:“如果昆蟲消失,食物鏈的很大一部分就會遭到破壞,大量鳥類立即會因缺乏食物而餓死,其他以鳥類為食的動物也會消失,陸地上以昆蟲為食的一些小型哺乳動物也會滅絕。整個地球?qū)霈F(xiàn)災難性的連鎖反應。其中最可怕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糧食也沒有了……”
這下同學們明白了吧,小小的昆蟲對地球的生態(tài)和人類的生存是多么的重要哇!
既然我們與種類數(shù)以百萬計的昆蟲共處在一個星球上,那么,公正地說,這世界是我們的,也是昆蟲的。昆蟲既然是我們?nèi)绱擞H密的鄰居,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善待它們呢?不過,若蟑螂等害蟲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時,我們還是可以將它們驅(qū)逐出境的。
蝗蟲:又叫蚱蜢,是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的敵人,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
白蟻:又稱蟲尉,人類的敵人,嚴重危害我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
螽斯:中國北方稱其為蟈蟈,是鳴蟲中體形較大的一種,是觀賞性昆蟲。
螳螂:又稱刀螂、禱告蟲,性格兇猛,是農(nóng)業(yè)害蟲的重要天敵。
中華斑魚蛉:幼蟲生活在流水中,體形狹長,腹部有8對氣管鰓,捕食水生昆蟲的幼蟲,成長后在水邊的土壤中化蛹。成蟲有趨光性,捕食蛾類等害蟲。
(編輯 黑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