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趙亮
【摘 要】 目的:探討給予食管癌患者調強放射治療的初期臨床效果。方法:選取62例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治療的食管癌患者分為參照組(n=31)、研究組(n=31),分別行三維適形放射、調強放射治療,觀察2組初期療效。結果:研究組(87.10%)總緩解率顯著高于參照組(64.52%),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2.90%,顯著低于參照組的41.94%(P<0.05)。結論:調強放射治療用于食管癌患者治療,可獲得更理想初期療效及安全性。
【關鍵詞】 食管癌;調強放射;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228-01
多數食管癌患者入院診治時,病情已發(fā)展至晚期,失去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放射治療是緩解食管癌患者癥狀,延長其生存期的一個主要治療手段。治療過程中,局部復發(fā)以及未控往往導致放射治療無法取得預想效果。臨床研究者認為,在加強遠處轉移控制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局控率對該類患者生存率提高極為重要[1]。本研究主要探討調強放射應用于食管癌患者治療的初期效果,現做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病理學診斷明確為鱗狀細胞癌;初次接受治療;簽署相關知情文件。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心肺;無法耐受放療。按隨機數字法將62例病例分為2組。參照組31例,患者性別:男18例,女13例;年齡:35~79歲,平均(62.5±6.4)歲。研究組31例,患者性別:男19例,女12例;年齡:336~78歲,平均(62.8±6.1)歲。納入病例基線資料對比,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行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患者保持仰臥位,使用真空墊、頭頸肩網膜做好固定,行CT檢查,掃描范圍從肋膈角下部3cm位置至全頸部位,圖像傳輸至三維放療治療計劃系統(tǒng),將危及器官、靶區(qū)勾畫出來。同時結合食管鏡檢查、食管鋇餐造影結果將腫瘤區(qū)畫出。由放射診斷醫(yī)師、物理師、臨床醫(yī)師共同進行靶區(qū)勾畫。根據病灶區(qū)實際情況,用楔形板做好遮擋,重復調整照射野權,然后行照射治療。靶體積的照射劑量為200cGy/次,總劑量為6000cGy。
研究組行調強放射治療:具體定位操作與參照組完全相同。完成定位后通過滑窗調強技術控制出射劑量以及入射角度,總共照射面野為5個。靶體積照射劑量為200cGy/次,總劑量為6000cGy。在給予患者放射治療過程中還行同步化療?;煼桨福?0mg/m2順鉑(昆明貴研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53020409) +90mg/m2紫杉醇(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4439),次數1次/周,總共化療5次。
1.3 效果評估
食管吞鋇檢查可見病灶消失,食管壁柔軟,鋇劑通過順利,胸部CT檢查可見腫大淋巴結消失,食管壁厚度<0.5cm,無新病灶,判定為完全緩解;食管吞鋇、CT檢查可見病灶基線的最長徑縮減程度不低于30%,判定為部分緩解;相關檢查顯示病灶基線增大小于20%,或者縮減程度低于30%,判定為疾病穩(wěn)定;相關檢查可見病灶基線的最長徑之和有增無減,增大程度不低于20%,或者可見新病灶。部分緩解率、完全緩解率之和為總緩解率。同時觀察患者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統(tǒng)計學分析工具為SPSS 22.0軟件。計數數據比較行χ2檢驗處理。差異比較有顯著性使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初期總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緩解率相比參照組顯著更高,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參照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41.94%(13/31),其中,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各5例,3例為白細胞減少。研究組總發(fā)生率為12.90%(4/31),其中,白細胞減少1例,放射性肺炎3例。研究組總發(fā)生率相比參照組顯著更低(P<0.05)。
3 討論
食管癌屬于臨床治療中一種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的惡性腫瘤之一。該病進展速度快,手術切除難度大,保守藥物治療效果差,具有較高復發(fā)率和死亡率,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狀況及生命安全。目前,放射治療是延緩食管癌患者病情快速進展、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一個重要治療方式。但是該種治療手段也存在較大風險,病情復發(fā)或未控均會的疾病總體治療及預后效果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加強對食管癌有效性、安全性更高的放射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調強放療、三維立體適形放療兩種方式在臨床上均應用較為廣泛。該兩種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均可有效腫瘤靶區(qū)劑量分布缺乏均勻性問題。調強放射在近年來獲得快速發(fā)展的一項新技術,應用過程中精準明確靶區(qū)照射劑量,在確保正常組織不受損傷基礎上行腫瘤照射,病灶局部控制率明顯提高[2]。與適形放療相比,調強放療能夠使腫瘤患者生存率獲得更顯著提高。該種放療方式照射區(qū)域的準確性更高,因此更適用于精確治療[3]。同時,調強放療過程中,三維實時顯像監(jiān)控每周均進行,在線及時進行校正,擺位誤差可明顯減少,準確性更高。調強放療應用于食管癌治療,靶區(qū)劑量有效性更高,可使患者局部控制率明顯提高,延長其生存時間,同時可明顯減少患者不良反應。本研究中,給予研究組食管癌調強放射治療后,該組患者總緩解率高達87.10%,相比參照組的64.52%顯著更高,而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僅為12.90%,相比參照組的41.94%顯著更低。
綜上所述,給予食管癌患者調強放射治療,可獲得更理想初期療效,總緩解率明顯提高,且可有效減少患者不良反應,安全性更理想。
參考文獻
[1] 陳婷婷,陳麗,花威,等.上段食管癌旋轉容積調強放射治療計劃的驗證[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5,4(19):2755-2757.
[2] 潘騰升,龔偉.食管癌調強放射治療近期臨床效果的觀察及評估[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5):9-10.
[3] 耿旭紅,梁續(xù)飛,楊華,等.調強放射治療前后食管癌患者肺功能變化[J].山東醫(yī)藥,2015,8(2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