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瞿光唐 攝影/曹 展
初秋的一日,我們夫婦倆下鄉(xiāng)看望百歲高齡的小舅母。
聽到門口汽車聲響,小舅母迎了出來:“你們工作忙,今天有空閑來?”然后笑呵呵地拉著我們的手,讓進(jìn)堂屋。堂屋桌子上,放著一只尚未完工的童鞋,原來她老人家正在縫制貓頭兒鞋呢!
小舅母有做貓頭兒鞋的好手藝,現(xiàn)如今還堅持做,不是為了貼補(bǔ)家用,而是為小輩們準(zhǔn)備的。在她臥室的一個紙箱里,有四五雙已做好的貓頭兒鞋,這些童鞋做工精巧,色澤鮮艷,樣式新穎,充滿了童趣。
貓頭兒鞋是一種專門為嬰幼兒制作的動物造型童鞋。這種童鞋,過去一般由孩子的祖母、外祖母手工繡制,作為孩子滿月、周歲的禮物贈送。舊俗有穿上它可以辟邪消災(zāi)的說法,寓意富貴吉祥。
“你們兄弟姊妹幾個,小時候都穿過我做的貓頭兒鞋呢!”小舅母不無自豪地說??吹轿覀儛鄄会屖值臉幼?,老人家挑選了一雙得意之作遞給我:“留給你們將要出生的孫子吧!”我愛人高興得像小孩子似的,接過寶貝疙瘩,仔仔細(xì)細(xì)地端詳起這賞心悅目的工藝品來。但見鞋體模貓狀虎,形象逼真,纖巧精致,憨態(tài)可掬。貓眼、貓須等采用粗線條勾勒,鞋底繡有八卦、滿天星等吉祥圖案,做工復(fù)雜。做一雙鞋,一般得花費(fèi)三四天時間,一針一線都凝聚著她老人家的心血。
前些年,小舅母右眼患有白內(nèi)障,視力下降。2012年11月去上海做了手術(shù),植入人工晶體,此后又重新拿起了針頭線腦,打發(fā)安享晚年的閑暇時光。
鄉(xiāng)鄰們都知道她老人家的針線活手藝精湛,這得益于她年輕時刻苦好學(xué)。小舅母民國初年出生于大戶人家,因幼年喪父,家道中落?!澳菚r候,我迷上針線活兒,也是為生活所迫。替有錢人家縫衣服、做繡花鞋,收入不多,但有時主家會管飯。”小舅母喃喃道。
聽說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小舅母特別高興,她掰起手指算了起來,這一兩年里重孫輩中就要新添好幾個?!俺弥疑眢w還算硬朗,替晚輩們多做些貓頭兒鞋吧!”
貓頭兒鞋堪稱中國傳統(tǒng)民間手工藝品,既實用,又是一種吉祥物。我真心希望小舅母做童鞋的好手藝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