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書法創(chuàng)作中“詩意”與“書意”的融合
      ——以米芾《吳江舟中詩卷》為例

      2019-05-15 07:49:02文貽鋒南京師范大學書法系
      文藝生活(藝術(shù)中國) 2019年12期
      關(guān)鍵詞:米芾吳江詩文

      ◆文貽鋒(南京師范大學書法系)

      在書法尚未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的藝術(shù)門類之前,人們大多認為書法只是文學的附庸——對于藝術(shù)的理解,也大都關(guān)注其政治教化功能,強調(diào)表現(xiàn)“天地之心”的一面。因而在漫長的實踐中,詩文取得了相對于書畫的優(yōu)勢地位。從這種政治教化的角度來看,所謂“經(jīng)國之大業(yè)”亦即指文章而不包括書畫。拙見以為,直至唐宋以降,尤其是宋代,人們開始將書法置于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書法是一種能傳達“心之妙”的藝術(shù)。這種由“天地之心”向“人之心”的轉(zhuǎn)變,或許也與宋代“尚意”書風不謀而合。與此同時,書法也逐漸與詩文接軌共通,一同用以傳達書者(或兼為詩者)之心性情懷。故而蘇軾有言:“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皆詩之余?!雹僭谒磥?,詩書畫三者是有次序的:繪畫因其有再現(xiàn)功能的限制,在傳達人性本真的一面遠沒有書法來得簡易,畢竟書畫對比詩而言,皆屬“有形”之跡,因為蘇軾認為“有形則有弊”②。由上可知,書法和詩文關(guān)系之緊密,可見一斑。

      務必一提的是,“詩”與“書”雖有其共同之處,但畢竟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shù)門類,自然各有其專擅。然而,如果能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將“詩意”與“書意”統(tǒng)一融合,豈非使二者相得益彰?此即本文討論的目的。

      一、“詩意”和“書意”之理解

      就“詩意”一詞而言,可從兩方面去解說。從小處著眼,它無非指所談詩歌本身的文意;從大處說,“詩意”一詞可以引申成為一種專門化的審美范疇。啟功曾在《談詩書畫的關(guān)系》一文中說道:“最初‘詩’的涵義不過是民歌的謠諺或帶樂的唱辭,在古代由于它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又發(fā)展到政治、外交的領(lǐng)域中,起著許多作用。再后來,某些具有政治野心的‘理論家’硬把古代某些歌辭解釋成為含有‘微言大義’的教條,那些記錄下來的歌辭又上升為儒家的‘經(jīng)典’。這是詩在中國古代曾被扣上過的幾層帽子?!彼缘氖菑V義上的“詩”,本文且將范圍縮小,僅以文學范疇的“詩”作為研究對象,“詩意”也僅取其“文意”的角度。

      文學領(lǐng)域中的“詩”主要形式為詩歌,兼及富有韻、律的短文?!渡袝び輹罚骸霸娧灾?,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笨梢姡缙谠娛桥c歌、樂合為一體的——這些又恰恰是人類社會中最美好的事物。故而客觀一些,若從哲學、美學的角度去論“詩”,則“詩”又成了“美”的極高代稱。一切山河大地、秋月春風、巍峨的建筑、優(yōu)美的舞姿、多情的生活、壯烈的事跡等等,都可以被加上“詩一般的”這一美譽。作為傳達“心之妙”的書法藝術(shù),無疑也可被其包羅??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領(lǐng)域,“詩意”一詞可謂是通用化的最高審美。

      同樣地,書法作為我國特有的藝術(shù)門類,歷史悠久,經(jīng)典紛呈。王鎮(zhèn)遠在《中國書法理論史》中說道:“它是具體的造型藝術(shù),通過點畫的組合而構(gòu)成千變?nèi)f化的圖像,表現(xiàn)出人們對平衡與欹側(cè)、協(xié)調(diào)與矛盾、統(tǒng)一與變化、整齊與錯落、疏散與緊密等種種形態(tài)美學的認識;它又是抽象的表意藝術(shù),僅憑著線條的流動而展現(xiàn)作者的情感心緒和品格修養(yǎng)。它是實用的,每個文明社會的誠愿都依靠它交流思想,傳遞感情;它又是超實用的,歷來論書者往往強調(diào)書家淡泊無為的心態(tài)和超乎名利的品格?!雹?/p>

      至于“意”一字,在歷代書論中更是頻繁提及,其中又尤以“尚意”的宋四家為最。譬如蘇東坡的論書名句:“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雹苡秩纾骸皯蚜⑴e止如諸生,蕭然有意于筆墨之外者也?!雹荨皶鯚o意于佳乃佳爾?!雹蕻斎?,“意”更多的是與其他字詞連用的,如:筆意、古意、意法相成等。至于“書意”一詞,黃庭堅論書有云:“懷素見顏尚書,道張長史書意,故獨入筆墨三昧。”⑦又云:“觀其書意,非君謨也?!雹?/p>

      上述引論,無非是想借以簡述“書意”一詞的涵義。本文所指的“書意”既有書法本身的視覺直感,又有書者的心緒情懷,亦即蘊含在書法本體特征之內(nèi)的、帶有書家很強的性情思想或?qū)徝雷非蟮奶厥庖馕丁_@種意味,亦同于“詩言志”??梢?,詩、書皆能傳達“心之妙”的這一共性,正是“詩意”與“書意”可以相互融合的起點和基礎(chǔ)。

      二、“詩意”與“書意”之融合

      前面已對“詩意”和“書意”作了簡要論述,從中亦可看出“詩意”與“書意”內(nèi)涵之異同,接下來重點探討二者的融合。這一小節(jié)擬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其一,為什么要融合?

      事實上,對詩文與書法關(guān)系的討論,自古有之。唐代著名書法理論家張懷瓘就對此有著精辟的論述,茲羅列如下:

      文則數(shù)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段淖终摗?/p>

      字之與書, 理亦歸一, 因文為用, 相須而成。《文字論》

      堯舜王天下,煥乎有文章,文章發(fā)揮,書道尚矣?!稌h》

      文章之為用,必假乎書;書之為征,期合乎道。故能發(fā)揮文者,莫近乎書?!稌鴶唷?/p>

      對于書法和詩文來說,文字是二者共同的載體。所以張氏認為:“故能發(fā)揮文者,莫近乎書?!?啟功先生也說:“書法不能脫離文辭而獨立存在,即使只寫一個字,那一個字也必有它的意義。例如寫一個‘喜’字或一個‘福’字,都代表著人們的愿望。一個‘佛’字,在佛教傳入以后,譯經(jīng)者用它來對梵音,不過是一個聲音的符號,而紙上寫的‘佛’字,貼在墻上,就有人向它膜拜。人們所拜的并非筆墨本身,而是這個字所代表的意義。所以我曾認為書法是文辭以至詩文的‘載體’。近來有人設(shè)想把書法從文辭中脫離出來而獨立存在,這應怎么辦,我真是百思不得其法?!睂τ谶@個疑惑,拙見以為,張懷瓘的“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一句恰可作為該問題的答案?!耙詴娦摹保@也是書法的獨特之魅力所在。

      那么,如果能兼取二者之通處——詩文的涵意與書法本體所展現(xiàn)的審美意味,這無疑會使得作品內(nèi)涵得到更完整的表現(xiàn)。這種相得益彰的出發(fā)點,便是“詩意”與“書意”融合的原因。

      其二,如何融合?

      書法本體所展現(xiàn)出來的審美意韻和審美類別是豐富而多元的,這其中既有著書體(篆隸楷行草)之間審美表現(xiàn)的區(qū)別——哪怕是同一種書體也有不同作品以及不同美感類型,又有著書家本身的審美追求,如鐘繇的古拙、王羲之的蘊藉、王獻之的俊逸、褚遂良的靈動、顏真卿的清雄等等。詩文亦然。對詩來說,有李白的浪漫灑脫、杜甫的沉郁悲愴、李商隱的深情綿邈;對詞來說,有李清照的婉約、辛棄疾的豪放、秦觀的含蓄等等。綜合二者可知,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時,書風的選擇與詩文的選擇無疑具有密切聯(lián)系。打個最淺顯的比方,以文徵明小楷書風寫岳飛的《滿江紅》,顯然不如顏真卿的大楷或豪邁奔放的行草書書寫更合適。所以綜觀歷代經(jīng)典書作,實有不少書法與詩文俱佳的作品,諸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蘇東坡的《寒食詩帖》、黃庭堅的《松風閣》等等。

      所以融合“詩意”和“書意”的最佳辦法就是在較為扎實的書法專業(yè)基礎(chǔ)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如此才能在面對不同的書體書風創(chuàng)作時,選取更合適的詩文作品。反之亦然,在既定的詩文內(nèi)容下,應能采取更能貼近該內(nèi)容的書體書風去書寫,這對于在書法理論和實踐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來說,都能認可。

      其三,融合的意義。

      “詩意”和“書意”融合的最大意義在于既令書法作品更具文學內(nèi)涵,富于表現(xiàn)力,又使得詩文內(nèi)容得以彰顯、流傳。同時,二者的融合更為書者文學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驅(qū)動力。

      除此之外,尤值得一提的是,詩意的感悟、文學修養(yǎng)的提升更有助于培養(yǎng)書者的豐富情感,如此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再是單調(diào)、孤立、直白的書寫,而是能夠受所寫詩文內(nèi)容的鼓舞,調(diào)動和激發(fā)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這種狀態(tài)下的書法作品無疑更具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是以啟功先生說:“書法與詩文的創(chuàng)作和使用絕不是隨便可用的瓶瓶罐罐,可以任意盛放任何東西。書法即使作為‘載體’,也不是毫無條件的;文辭內(nèi)容與書風,也不是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就如唐代孫過庭《書譜》說:“寫樂毅則情多佛郁,書畫贊則意涉瑰齊,黃庭經(jīng)則怡擇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歡。”⑨當然,王羲之的這些書帖是否果然分別表現(xiàn)著這些情緒,其中有無孫氏的主觀想象,今已難印證,但書風與書寫時的情緒會有關(guān)系,則是合乎情理的。這同樣也可作為“詩意”與“書意”融合的意義之一。

      三、米芾《吳江舟中詩卷》中“詩意”與“書意”的融合及其啟示

      米芾(1051-1107),初名米黻,后改為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山人等。其書法技法嫻熟,極富變化,自謂“八面出鋒”,總體而言以行書成就最高,代表作有《蜀素帖》《苕溪詩帖》以及各類尺牘信札等,而大字行書如《研山銘》《吳江舟中詩》等。米氏行書瀟灑奔放而又嚴于法度,蘇東坡亦盛贊曰:“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p>

      米芾地大字行書墨跡不多,又尤以《吳江舟中詩卷》最為著名。該卷是米芾在吳江舟中為朱邦彥所書,內(nèi)容為一首五言古詩,凡四十四行。此作行中雜草,燥潤相兼,既有其中年書風的痛快淋漓,又有晚年老道的清古從容,任筆疏行,欹側(cè)隨意,極富藝術(shù)價值。

      北宋 米芾 《吳江舟中詩卷》寬31.3cm,長559.8cm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作品釋文:昨風起西北,萬艘皆乘便。今風轉(zhuǎn)而東,我舟十五縴(同纖)。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賤。舡工怒鬭(同斗)語,夫坐視而怨。添槹(同槔)亦復車,黃膠生口咽。河泥若祐夫,粘底更不轉(zhuǎn)。添金工不怒,意滿怨亦散。一曳如風車,叫噉如臨戰(zhàn)。傍觀鸎竇湖,渺渺無涯岸。一滴不可汲,況彼西江遠。萬事須乘時,汝來一何晩。朱邦彥自秀寄紙,吳江舟中作,米元章。(前后題跋略)

      此詩大致記載了米芾于吳江逆風行舟一事。是日風向逆轉(zhuǎn),船夫奮力劃槳,搏擊江浪,力乏生怨,雇主(或為米芾)添金加價之后,船夫們興致高漲,乘風破浪,飛速前行。米芾也在這種狀態(tài)下頗為愉悅,滿含豪氣,憑江遠眺,感懷抒情,書就此篇,頗有生活趣味。

      詩歌創(chuàng)作講求“起承轉(zhuǎn)合”,書畫亦然。書法創(chuàng)作的過程開始大多是平和的書寫,隨著狀態(tài)深入,開始出現(xiàn)節(jié)奏的變化,抑或有一些精彩的地方,再到結(jié)尾又漸趨于平靜。

      此行書詩卷亦是如此。最初的“昨風起西北,萬艘皆乘便。今風轉(zhuǎn)而東,我舟十五縴”一句為此詩之起,介紹事情發(fā)生的背景,雖有枯潤之筆相參,但字的大小、動態(tài)等變化不甚大,整個節(jié)奏氣息給人的感覺仍是比較平和的,類似于樂曲的引子。尤其“艘”字的最后捺畫,頗有幾分從容優(yōu)雅之感。(見圖局部1)

      局部1 平和之起

      至“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賤。舡工怒鬭(同斗)語,夫坐視而怨”一句,承接上兩句,為后續(xù)故事作鋪墊。體現(xiàn)在書法上也是如此,從“力乏更雇夫”開始出現(xiàn)快節(jié)奏簡省書寫。寫到“怒鬭”二字,“怒”下方三點,“鬭”外框兩豎筆,令人感覺果敢剛強,似乎真有幾分抒發(fā)自身心中不快之情。(見圖局部2)

      局部2 順勢之承

      寫到“添槹(同槔)亦復車,黃膠生口咽。河泥若祐夫,粘底更不轉(zhuǎn)”,此為詩意的第一轉(zhuǎn),從情節(jié)上說,船工們?nèi)栽趭^力劃槳,奈何還是“粘底更不轉(zhuǎn)”?!败嚒弊值乃煊霉P,極具米芾“刷字”的意味,也很體現(xiàn)詩意第一個小高潮。而書至“添金工不怒,意滿怨亦散。一曳如風車,叫噉如臨戰(zhàn)”,這是整首詩情節(jié)的第二轉(zhuǎn),是吳江行舟這一事件的高潮。書卷中枯筆寫就的“如臨”二字,及占據(jù)一列的大“戰(zhàn)”字,皆是“詩意”與“書意”的高潮頂點,我們從書寫節(jié)奏或是視覺審美上也可感受到作者此刻激動跌宕的心情。(見圖局部3)

      局部3 “詩意”與“書意”的高潮

      最后,寫到“傍觀鸎竇湖,渺渺無涯岸。一滴不可汲, 況彼西江遠。萬事須乘時,汝來一何晩”已經(jīng)臨近尾聲,是詩意的收合。作者乘風而行,遠眺湖江,水天一色,心境亦為之寬闊,漸漸歸于平靜,適時地發(fā)出一句“萬事須乘時,汝來一何晩”的感嘆。書寫過程中,雖有“江遠”和“萬事”二字之連筆,但整體的情感審美基調(diào)已經(jīng)在上段高潮激動的節(jié)奏下舒緩下來。(見圖局部4)

      局部4 尾聲

      綜上可知,《吳江舟中詩卷》中“詩意”與“書意”的融合是十分自然的,令人有一種渾然天成之感。這種有機融合,亦如蘇軾《寒食詩帖》一般,無疑添加了作品的藝術(shù)感染力。故而筆者以為,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注重“詩意”與“書意”的融合,能極大程度地培養(yǎng)書家開放的藝術(shù)觀,非常有利于促進書者提升自己的詩文修養(yǎng),同時又以詩文涵養(yǎng)反作用于書法創(chuàng)作,使書法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書卷氣、文人氣。并且,在這一基礎(chǔ)上,書者在進行經(jīng)典作品臨摹時,會有意識地去分析、理解作品的文學內(nèi)容;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也將不再是純粹的漢字書寫,而是能帶著主觀能動性的體悟思維,隨時調(diào)動內(nèi)心情感,寫出真正感動自己、打動人心的書法佳作。

      注釋:

      ①《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卷二十一《文與可畫墨竹屏風贊一首》。

      ②《佩文齋書畫譜》卷六《宋蘇軾論書》:“筆墨之跡,托于有形,有形則有弊。茍不至于無,而自樂于一時,聊寓其心,忘憂晚歲,則猶賢于博奕也。雖然,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內(nèi)者,圣賢之高致也,惟顏子得之?!薄端膸烊珪繁尽?/p>

      ③王鎮(zhèn)遠《中國書法理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第1頁。

      ④《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卷六《石蒼舒醉墨堂》。

      ⑤《東坡題跋》,卷五《書陳懷立傳神》,津逮秘書本。

      ⑥《東坡題跋》,卷四《評草書》。

      ⑦《山谷題跋》,商務印書館,1936,卷四《題絳本法帖》。

      ⑧《山谷題跋》,卷四《題三伯祖寶之書》。

      ⑨孫過庭《書譜》,西泠印社,2002,第27頁。

      猜你喜歡
      米芾吳江詩文
      北宋·米芾《白帖》
      老年教育(2022年10期)2022-12-26 14:02:56
      詩文里的元旦韻味
      公民與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48
      極相思·檢翻舊日詩文
      娘做的面
      三月三(2017年9期)2017-09-27 15:42:54
      娘做的面
      三月三(2017年9期)2017-09-27 00:03:56
      米芾學“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個紀念地(上)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7:12
      天下詩文第一樓 綿州越王樓
      劍南文學(2015年5期)2015-02-28 01:16:12
      曹操詩文中的飲食文化
      米芾拜石
      信丰县| 西宁市| 朝阳县| 葫芦岛市| 吉隆县| 宽甸| 罗定市| 安福县| 宁晋县| 海口市| 顺昌县| 图木舒克市| 彝良县| 逊克县| 芦山县| 德化县| 独山县| 红桥区| 夏邑县| 定边县| 桓台县| 吴旗县| 长宁区| 桂林市| 和田市| 长治县| 肇庆市| 石棉县| 富锦市| 驻马店市| 台北县| 武夷山市| 南澳县| 会东县| 平安县| 灵武市| 吉木萨尔县| 吴川市| 巫溪县| 武功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