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人口眾多,消費潛力巨大。本文以中國風的概念作為切入點,總結了該元素在當前服飾設計中的特征,分析了國內外服裝設計師運用中國風元素進行設計的現(xiàn)狀,并找到其中的不足和問題,進一步提出了給出中國風在服飾設計中更好融入的建議。
關鍵詞:中國風;服飾設計;改進
引言:
“中國風”這一設計概念最早源于西方國家,在近幾年的設計行業(yè)越來越頻繁的運用。當前國內外設計師都在應用這一元素,以自己的設立風格體現(xiàn)著“中國風”的魅力。對服裝設計中的“中國風”進行研究和探討有利于深挖我國文化的文化底蘊和價值,有利于設計師們再進行服飾設計時創(chuàng)造出更具中國特色以及傳統(tǒng)感與時尚感共存的作品,更加符合市場潮流。
中國風以及中國元素凝結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和文化的精髓,是我們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成長的文化符號精粹。為了讓中國風有不衰的生命力,我們要認同中華文明的核也價值,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豪感將使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傳承下去,傳統(tǒng)文化藝術是現(xiàn)代設計的根源,只有將現(xiàn)代設計深深扎根于傳統(tǒng)文化,才能為我們現(xiàn)在設計的發(fā)展提供不竭動力。
一、“中國風”的概念及界定
(一)何謂“中國風”
最早的“中國風”源于西方,包銘新教授曾經(jīng)定義“中國風”為(Chinoiserie),特質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西方圖案或裝飾風格,在繪畫、雕塑、建筑等方面都有應用。在紡織服裝領規(guī)“中國風”主要表現(xiàn)于紡織品紋樣和服裝款式、色彩的設計。運用在服裝設計中具有中國傳統(tǒng)風格的圖形,工藝以及款式都可以歸類為具有“中國風”的服飾設計,該類設立風格也是中國元素順應世界潮流趨勢的藝術表現(xiàn)。
(二)“中國風”出現(xiàn)在服飾設計領域的原因
服飾設計領域第一次出現(xiàn)“中國風”是20世紀,保羅波烈吸收漢服和中國元素的圖案靈感設計出一款名為“孔子”的女裝。在此之后,中西方服裝設計師的設計中經(jīng)常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元素,從中國的服飾文化和服裝元素中汲取靈感設計精美的服飾。
早期我國人民的服裝較為單一,款式不夠新穎,顏色搭配也不夠多樣。但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以及我國人民消費購買力的不斷上漲,服裝設計領域的不斷進步,很多國外品牌可以進入中國市場,國內設計師在受到國外設計風格影響的同時,具有中國元素的款式、面料、圖案等設計語言也對設計師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中國風”服飾設計體現(xiàn)
在當今服裝界,“中國風”服裝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媒介之一,同時也是服裝設計師當前設計中的考慮風格之一,很多設計師都愿意中國元素來表達自己對于“中國風”的想法,將該元素融合到自己的設計中。
(一)“中國風”在服飾造型上的應用
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龍口,袖口以及裙擺的部位和造型具有很濃厚的特色,也成為當前設計師在進行設計中較為常用的中國風元素。例如:衣領部位屬于一件服飾設計第一印象的部位,我國傳統(tǒng)服飾的衣領有立領、交領、直領、圓領之分其中立領是傳統(tǒng)服飾的常見領型,在“中國風”時裝設計中應用廣泛?,F(xiàn)代,例如衣領融入中國風之后會起到打破傳統(tǒng)的設計感和視覺觀感效應。將立領或者圓領應用到運動裝,連衣裙中就可以在造型上融入“中國風”。又如將中式立領應用到T 恤上,但為了不妨礙運動并保持透氣性將領高減小、領圍加大,巧妙地將中式立領與T 恤圓領自然融為一體。
(二)“中國風”在服飾搭配上的應用
不同風格和種類的服飾,搭配上具有中國風的元素可以在不破壞原有設計的基礎上保留中國風格,增加多層次和多風格視覺效果。例如西式外套通常會給人硬朗和干練的第一感受,如果用于女裝會使得穿著者有不夠柔美的觀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將西裝和中式旗袍類的連衣裙進行搭配。設計上,西裝主張線條感,采用無領設計,內搭旗袍的術后可以提出中式衣領并露出的裙擺長度。強調“中國風”視覺效果的服裝搭配上以其它風格為輔,視覺上強調東方美;細節(jié)上體現(xiàn)“中國風”的服裝與其它風格平分秋色,視覺上強調均衡美。利用中國風進行搭配,可以使服飾設計更具國際化和表現(xiàn)力,更好的展示了中國風的視覺效果。
(三)“中國風”在設計方法上的體現(xiàn)
在設計領域當中,“中國風”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國內外設計師表達中國元素和中國民族文化特征的媒介之一。為了迎合現(xiàn)代消費者的審美觀,和當前的服裝市場契合,設計師們應用這一風格的時候通常是應用圖案,紋路,或者衣服的局部做以中國風的體現(xiàn),采取比較含蓄的方式,并非濃墨重彩地渲染堆砌出一件完整的中國傳統(tǒng)服飾形貌。傳統(tǒng)元素的時尚化是“中國風”在當前服飾設計中的關鍵。
三、“中國風”設計流行的啟示
隨著“中國風”在服飾設計領域的流行,賽由中國元素的民族文化風格越來越被時尚界承認,并由此衍生出了新的全球化的設計現(xiàn)象這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一)自我反省并促進“中國風”的不斷發(fā)展
在今后的設計中,要注意尋求“中國風”元素和師姐時尚趨勢的平衡點,在應用“中國風”設計的時候注重汲取現(xiàn)代流行趨勢的精髓,不斷改良中國風的設計和應用方式,融入現(xiàn)代流行設計理念,為“中國風”設計語言的傳承與發(fā)展開拓一條新的道路。
(二)借鑒西方并不斷突破自我以尋求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創(chuàng)新
結合國外設計屆對“中國風”設計元素的應用,可以看出其對這一設計風格的創(chuàng)新和重新搭配體現(xiàn)出后現(xiàn)代設計理念對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化再造。今后應用“中國風”進行服飾設計時,在注重保持民俗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同事要注重打破傳統(tǒng),適當應用國外設計師的設計手法,融合應用先進的設計語言和設計理念。這不僅可以拓展設計視野,更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服飾設計觀念和視角。
我國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我國和國哀的文化傳輸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風”在世界范圍內的蔓延。加之我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深厚,在付爽設計方面,有很多值得設計師們借鑒和應用以及發(fā)揮創(chuàng)造的文化元素。因此,“中國風成為當代服飾設計領域的一大熱點課題,相信在設計師對于中國風元素不斷整合的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一定能”將傳統(tǒng)中國元素和現(xiàn)設計風格做出有機結合,并不斷將這一風格發(fā)展下去,設計出更多精美的服飾作品。
參考文獻:
[1]錢旭林,喬南.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的“中國風”[J].服裝學報,2018,3(05):416-421.
[2]李霞.流行視角下的“中國風”服飾樣式解析與應用[D].浙江理工大學,2018.
[3]武麗芳.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在潮牌服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董學霖(1997.3)男,遼寧大連人,大連工業(yè)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環(huán)境藝術學、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