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溪
2017年2月的一天,家住西安市東郊的胡龍鳳正在家里做十字繡品時,突然感到左腳一陣陣地酸麻,她以為坐得太久,于是原地站起來活動了幾下,孰知當她試圖抬起手臂之際,左手不由自主地抖動著,而且絲毫也不受控制,胡龍鳳頓時慌了手腳。她立即打電話告訴在外忙碌的丈夫饒德明。匆忙返回的饒德明第一時間將她送到當地的一家醫(yī)院。急診室中,胡龍鳳左側的身體繼續(xù)劇烈地顫動,一刻也無法“安靜”下來。她到底怎么了?經過一番仔細的檢查后,她的病情被查了出來:原來,胡龍鳳竟然患上了重度的“帕金森癥”。
這一結果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帕金森癥”是年邁的老年人才會患上的一種神經性功能障礙癥,平均發(fā)病年齡在60歲左右,可是胡龍鳳只有32歲啊!其實在20多年前,十幾歲時胡龍鳳手臂便偶爾出現不同程度的顫抖,只不過那時的她疏忽與大意,總以為是身體短暫不適所致,沒想到事到如今,突然間發(fā)展得如此嚴重。
更讓夫婦倆驚訝的是,作為老年人“第三殺手”的帕金森癥,至今也沒有查清其真正的病因。不過帕金森癥的病理特征卻有統(tǒng)一的結論:大腦內的神經元大量死亡,最終造成了運動方面的障礙,患者的四肢和軀體會逐漸地硬化,久而久之無法保持穩(wěn)定的坐立或站立姿勢,如同一部機器生銹一樣,不能很順滑與流暢地運轉,所以,帕金森癥也被稱為“生銹神經”患者。
病癥來得氣勢洶洶,這對結合不到一年的年輕夫妻來不及悲傷,便開始了緊密的治療。2017年3月開始,饒德明為了治療妻子的頑疾,先后拿出家里的所有積蓄,為妻子進行了四次小型的手術,可是這些手術無法徹底遏制胡龍鳳病情的發(fā)展,她的顫抖越來越嚴重了。
有一次,看到饒德明四處央求親戚們籌集錢款,為自己的下一次手術作準備,胡龍鳳難過地對他說:“看來我這種病是沒有辦法醫(yī)治了,你還是將錢省下來,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吧!”聽了妻子的話,饒德明氣惱地回答道:“你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哪能因為這小小的“銹病”,就輕易地放棄與灰心呢?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將你的病癥徹底治愈。”饒德明鏗鏘的話語,讓胡龍鳳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2017年12月,胡龍鳳再一次經歷了一場右臂神經矯正手術,為了讓妻子的治療不再缺少資金,饒德明悄悄地瞞著她,將家中最值錢的一輛輕型貨車變賣出去。沒想到,幾天后胡龍鳳便知道了,她愁眉不展地對饒德明說:“這可是唯一的家當呀,過去你一直用它運送蔬菜,貨車沒有了,今后你怎么拉活啊!”饒德明卻對妻子說:“你在我的眼里才是最為重要的,區(qū)區(qū)一輛貨車算得了什么,只要你的身體徹底恢復,今后我完全有信心賺回一輛、甚至兩輛三輛貨車!”明知道丈夫是在安慰自己,可是胡龍鳳的心因為丈夫的這番話放寬了不少。
2018年年初,當饒德明千辛萬苦地籌措好下一次手術費用時,醫(yī)生卻不建議用這種方式繼續(xù)治療下去。醫(yī)生告訴饒德明:“剔除腦‘銹斑的次數過多,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并發(fā)癥,有的患者會無法說話,或是無法走路以致于臥床不起?!甭犃酸t(yī)生的話,饒德明不由得呆住了,剛剛燃起的一點希望,也在眨眼之間被撲滅。藥物對妻子的病癥已經不起作用,如今手術又無法繼續(xù)施行,那么妻子豈不是一點兒出路都沒有了?
饒德明沮喪地想到:“帕金森癥”這樣一種老年病,發(fā)生在年紀輕輕的妻子身上,讓她年輕的生命遭受到致命的重創(chuàng)。妻子一直想在成家后要一個可愛的孩子,可是如今她的身體變成了這副模樣,還看不到任何前途與光明,生育一個孩子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事情!那幾天,每當夫妻倆閑聊中涉及到這一話題時,彼此的眼神里便流露出難掩的失落……
2018年2月,就在饒德明與胡龍鳳無力地與命運抗衡之際,西安市的一家專業(yè)醫(yī)院向兩人傳遞了一個好消息:在他們那里可以不做傳統(tǒng)的毀損手術,采取一種叫做“腦深部電刺激術”的方式,可以為胡龍鳳“老年病”帶來全新的改變。
夫婦倆興奮地趕到那里,可是他們很快得知,這種新型手術的難度十分巨大。由于大腦的結構非常復雜,其內部結構縱橫交錯,而大腦又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人體所有的活動都由它發(fā)出“指令”來完成。如果在這樣一個“司令部”里,將作為異物的微電極放錯了位置,其嚴重后果將不堪設想。
雖然這臺非比尋常的手術存在著讓胡龍鳳的視力急劇下降和無法行走的風險,可是緊張到極點的饒德明來到妻子面前,總是表現得一臉輕松。有一次,胡龍鳳心事重重地對他道:“聽病友們說,這種“腦起搏器”手術很容易出現后遺癥,這可怎么辦呢?”
饒德明努力地平復著內心的緊張,盡量若無其事地對妻子說:“這種手術看起來就象是走綱絲,如同是一位技藝高超的雜技演員一樣,先在兩座摩天大樓之間布設好鋼絲,然后像行走在平地一樣在上面穿越,期間的演員會騰挪和跳躍,甚至會故意去‘踏空,這些在常人看來完全無法理解的事情,他們卻駕輕就熟,并且毫無失誤?!鼻『煤堷P在不久前,剛剛看過一段雜技王子阿迪力穿越黃河峽谷的表演,饒德明的話與當時的畫面不謀而合,胡龍鳳的心情一下子平復了許多……
2018年4月,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后,胡龍鳳“腦起搏器”手術進入到最后階段。醫(yī)生們根據胡龍鳳腦部骨骼的尺寸,制作了一副全金屬的支架。隨后,帶著全金屬支架的她行了一系列的檢查。由于金屬支架起到了縱橫坐標的作用,電腦對胡龍鳳的大腦皮層進行了精密無比的運算。通過數據的反復對比后,醫(yī)生們找到了放置電機的準確位置。
是不是有了準確的位置之后,便可以馬上進行放置呢?面對饒德明的疑問,醫(yī)生詳細地向他解釋道:其實每個人的大腦就如同一張深山“藏寶圖”,胡龍鳳也是如此,如今盡管有了藏寶的位置,可是還要確定前往深山腹地的路線。
在妻子的腦部掃描圖片上,饒德明看到整個大腦的結構錯綜復雜,要在這樣一種“地形”中將小小的電極放入預期的位置上,對于手術中的醫(yī)生們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那天晚上,為了尋找合理又安全的路徑,醫(yī)生們在電腦屏幕上演算了近百個可能的線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轉眼間時鐘指向了深夜。最終,一條綠色的最佳線路被確定下來!
雖然連續(xù)闖過了幾道關口,可是胡龍鳳還面臨著最后一道難關,那就是她必須在清醒的狀態(tài)下進行開顱手術!饒德明十分不解,開顱手術無疑是一種大型的手術,患者在麻醉的情況下手術合情合理,怎么妻子卻要在清醒的情況下接受手術呢?原來,大腦中的神經與血管千條萬線,而每一條每一線都有不同的“指揮”功能,為了防止電極插入大腦時,對腦部的其他功能產生損害,在電極安放好之后,患者要隨時反饋電極不同刺激的感受,這樣醫(yī)生才能將電極的刺激強度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因此,胡龍鳳需要在清醒的情況下進行開顱手術。
可是,胡龍鳳聽到這樣的手術過程時,頓時嚇得瞪大了眼睛。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對饒德明說:“這樣折騰下來的話,我的這條命還能保住嗎?”饒德明看到了妻子的恐懼,立即寬慰她道:“醫(yī)生早就告訴了我,其實人的大腦是沒有任何痛感神經的,電極前進的過程中,大腦根本無法感知,患者也幾乎體會不到手術的過程?!笨吹秸煞蚧卮鸬萌绱恕皩I(yè)”,胡龍鳳心里的石頭一下落了下來……
2018年6月15日上午,胡龍鳳在饒德明的攙扶下來到了手術室門口。門前等待的那幾分鐘,害怕妻子受到風寒,饒德明在她的身前身后都圍上了被子。掖緊了已經提前預熱好了的被子,饒德明鼓勵胡龍鳳說:“一個人在最為煎熬的時刻,往往也是希望即將到來的時候,你一定要堅持住?。 笨粗埖旅鳒厝岬难凵?,胡龍鳳情不自禁點了點頭。
早上10點半,這臺讓人不可思議的手術正式開始了。胡龍鳳的顱腦被打開后,電極在大腦皮層的表面向深層移動,醫(yī)生們以“一針”的單位緩慢地推動著電極,“一針”的長度為半毫米?!耙会槨苯印耙会槨钡穆罢魍尽敝?,前進中的電極會經過腦部的不同區(qū)域,一些神經元產生的微電信號會適時地激發(fā)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在無比緊張的等待之中,突然聽筒里傳來一種雨水流過樹葉的“滋滋”聲響,現場的醫(yī)生們一陣激動,因為這一聲音意味著電極已經到達了最佳的“藏寶點”!
手術最為關鍵的時刻開始了,醫(yī)生要求胡龍鳳的手部按照一定的方向迅速移動,可是她的左右手都抖動得十分厲害,根本無法完成醫(yī)生的指令,這時的情況意味著電極還需要不斷地調試。交換了意見后,醫(yī)生們將電流逐級地加大。
十幾分鐘后,隨著電流的不斷調整,神奇的一幕突然發(fā)生了:胡龍鳳原本顫抖不已的四肢竟然全部平靜下來,左手像是正常人一樣做起了各種動作。又過了幾分鐘,胡龍鳳的左腳也全部恢復了正常,這一切的變化連她自己都無法相信。胡龍鳳迫不及待地活動著自己的左手和左腳,做出了一系列動作后,她終于意識到這一切都是真的!
醫(yī)生們也注意到了這一效果,這預示著顱腦內的電極脈沖已經調試到最佳狀態(tài)。此時此刻,只需要進行手術的最后兩步:先是在腦部之外的身體其它部位,埋入一根延伸導線,然后在延伸導線下架設一個脈沖發(fā)生器。因為腦部起搏器是一整套微電子裝置,起搏器必須在脈沖發(fā)生器的支持下才能獲得源源不絕的電力,否則它就會隨時面臨“斷電”的危險。
中午12點30分,醫(yī)生們處理完畢胡龍鳳的顱腦手術后,對她進行了全身麻醉,半個小時后,一個火柴盒大小的脈沖發(fā)生器順利植入了她的胸腔里。此時的她,終于完成了這臺不可思議的手術!
2018年7月,身體各項指標都恢復正常的胡龍鳳重新回到了家中。她的四肢已經沒有了劇烈顫抖的現象,特別是左手與左腳完全恢復到正常的狀態(tài)。如今的她已經可以為丈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讓胡龍鳳欣喜的是,困擾多年的罕見頑癥,讓她與丈夫對病魔不再懼怕,彼此都深深地感到,只要夫妻倆相濡以沫,所有的難關都可以度過!
這年9月,重新調整了腦部電極的脈沖強度后,胡龍鳳覺得身體更控制自如了。在一家婦幼醫(yī)院檢查時,她高興地得知,以她目前的狀況,完全可以生育一個健康的小寶寶。夫婦倆頓時流出了幸福的淚水,這在過去完全屬于“不可能的任務”,如今也已經成為指日可盼的事情!很快,夫妻倆緊鑼密鼓地制訂著生育孩子的計劃,過去的陰霾與晦暗一掃而空,生活的陽光和溫馨重新灑向了這個普通的小家庭。
2018年年底,回顧不久前的那場手術,饒德明與胡龍鳳他們仍然覺得人在清醒的情況下接受開顱手術,同時植入起搏器的過程有些神奇。幸運的是,夫婦倆闖過了人生中一道道險關,胡龍鳳的頑疾也徹底地得以扭轉。胡龍鳳由衷地說:“幸虧有丈夫在我的身邊,他的鼓勵與陪伴,還有多年的不離不棄,讓我有了一個無比美好的明天……”
(應主人公要求,除胡龍鳳外,其余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