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辦”是個啥?
失眠:“手辦”原本是指還沒有上色的模型零部件的復制件。你需要自己動手打磨、拼裝、上色,才能讓你喜愛的形象由零到整,被打造成專屬你獨一無二的模樣。這里的手辦可以是人形的模型,也可以是在動漫、小說、游戲、電影等作品中出現(xiàn)過的汽車、建筑物、食品、植物、動物等。
彭憧:可是,我和小伙伴們常聊的都是人形的模型,而且現(xiàn)在市面上能買到的手辦都不用再去加工,幾乎都是現(xiàn)成的了。
失眠:沒錯,現(xiàn)在愛好者們口中常提的手辦,我更愿意稱它們?yōu)椤癙VC材質的涂裝完成品”。PVC是一種名為聚氯乙烯的材料,價格低廉,硬度和韌性適中。它不僅可以讓人物擺出千變萬化的姿勢,同時又確保在較長時間內模型都不會斷裂或蠻形。
放寒假的時候,終于有了大把空余時間。每天按計劃完成寒假作業(yè)后,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玩玩游戲,看看自己喜愛的動漫。要是游戲、動漫里自己喜愛的角色能常伴我的左右,那該多好呀!
于是,我開始關注起“手辦”來。一來二去,我不僅對手辦小有研究,甚至還認識了一位自稱“當代女媧的手辦原型師——失眠大哥哥。下面。就由我倆一起揭開手辦的秘密吧!
雕原型何止捏泥人
彭幢:失眠大哥哥,其實我一直很好奇,你反復提到的“手辦原型”是什么?
失眠:剛剛我們不是討論了手辦的大批量生產(chǎn)嗎?每一個復制出來的產(chǎn)品都應該和原型一模一樣。
彭憧:我明白了,就是名副其實的從“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意思。你一直把自己比作“當代女媧”,是不是因為手辦原型就是用泥捏出來的呀?
失眠:要是能像捏泥人那樣,就好嘍!不過,你把手辦原型稱作“泥人”倒也合適。業(yè)內通常會用精雕油泥或原子灰作為原材料,再一點點把原型雕琢和打磨出來。
彭憧:這堪稱指尖上的雕塑呀!人形手辦千奇百怪的動作,是不是很讓你們頭疼?
一個一個雕?
彭憧:失眠大哥哥,我一直有一個問題。熱門的手辦,一個造型通常會賣出去成千上萬份,生產(chǎn)廠家是怎樣復制這么多的呀?總不能每一個都是人工雕琢出來的吧?那也太花時間了。
失眠:當然不是啦!其實手辦的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也是有“流水線”的。我的工作是“手辦原型師”,我創(chuàng)作出來的“原型”,會先按需要拆解成零件,然后“翻?!?,按其形狀做成模具,再填入相應材料進行大批量生產(chǎn),最后再拼裝成一個個手辦。
模具分為硅膠模具和鋼鐵模具。硅膠模具的好處在于簡單廉價,但隨著使用次數(shù)的增加,它的磨損會非常嚴重,從而導致復制品的形狀走樣。
彭憧:原來是這樣。對了,我記得PVC需要很高的溫度才能熔化,它不能直接倒入硅膠做的模具里吧?
失眠:厲害,這都知道。PVC材質的手辦零件生產(chǎn),需要用鋼鐵鑄成的模具才行。鋼模的損耗非常慢,適合用來生產(chǎn)你說的銷量大的手辦零件。但相應地,鋼模的成本也非常高。光是鑄造一個細節(jié)豐富、姿態(tài)生動的手辦鋼模,成本就在數(shù)十萬甚至上百萬呢。
失眠: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原型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型。我們會先按人物體型做出一個“素體”(不經(jīng)雕琢的模型),然后從各個關節(jié)截斷,再參照模特的姿勢,將素體擺出相應的造型,并將接縫處用材料補上(補土)。
彭憧:哇,真人模特一定會很辛苦吧?制作的時候是不是一動也不能動?
失眠:哈哈,我們用的大多是全身關節(jié)都可以調整的木質小人模特。素體擺好姿勢后,我還會根據(jù)人物的體型進一步完善身體的曲線。比如女性的身體更為柔美,~些男性可能會有更強壯的肌肉。這都需要將材料補在素體上后,再細心雕琢。
在這之后,再制作人物的頭發(fā)、衣物和別的裝飾件。將這些拼裝在一起后,一個原型就算制作完成了。再經(jīng)過拆件、翻模、修復,制成光滑的樹脂原型,就可以進行大批量生產(chǎn)了。
上色也是技術活
彭憧:這下,該談談上色了吧?
失眠:對!在將原型拆解成零件的過程中,我們就會考慮到上色的問題。比如人物的頭發(fā)是金色,手臂是常見的膚色,那拆件的時候就會盡量將這兩個部分單獨拆成零件,上色時用噴槍噴涂最直接,也較為方便。
而一些交錯的色塊,比如一大片藍色中的紅色,鎧甲金色的金屬邊緣,處理起來就要麻煩多了。這些需要先把其他地方用特殊的膠帶遮住,再噴漆,以免污損別的顏色。
彭幢:難怪。有的手辦可以更換人物面部表情,我拆下面部后會發(fā)現(xiàn)頭發(fā)和頭部居然是分開的兩個零件,顏色也不同。
那眼睛呢?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手辦的眼睛色彩層次這么豐富,總不是噴槍能做到的吧?
失眠:你的好奇心還真不小。至于眼睛或別的復雜的花紋,在大批量生產(chǎn)中,靠人手畫當然不太現(xiàn)實,我們通常會用水貼紙和移印的辦法來解決。
來自3D打印的沖擊
彭憧:天啊,原來一個小小的手辦,要經(jīng)過這么繁復的制作過程才能和我見面。那你們就沒有考慮過3D打印嗎?這樣可以省去好多精雕細琢的時間。
失眠:其實已經(jīng)有同行在制作手辦原型時用到3D打印技術了。他們會在電腦中利用專業(yè)軟件做好3D模型,再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原型或模具。
這樣做的好處是降低了入行門檻,就算沒有雕塑基礎的人,只要熟練掌握了專業(yè)軟件,也可以創(chuàng)作出精美的原型。但即便如此,還是需要我這樣的傳統(tǒng)“女媧”來給模型把關和打磨。除了3D打印,現(xiàn)在通過虛擬現(xiàn)實(VR)或增強現(xiàn)實(AR)技術,提前預覽原型的效果,也能降低手辦原型制作中的不確定性,盡早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
彭憧:我聽出來了,失眠大哥哥的意思是“我不會因為3D打印失業(yè)”。其實從愛好者的角度,手辦原型師匠心雕琢、打磨出來的作品,會更有人的氣息。而如果是直接3D打印而來的,就缺少了一份匠人精神,變成了冷冰冰的工業(yè)產(chǎn)品了。
失眠:看來,我得和我的伙伴們繼續(xù)努力,才能不辜負你們對手辦的期待呢。
彭憧:水貼紙?我知道,我原來的艦船模型上就有這東西,其實就是一張印有圖案的透明薄膜,用水將它貼到指定的位置就可以啦。那移印又是什么呢?
失眠:移印這個技術說起來比較麻煩,簡單說就是可以在不規(guī)則的異形表面上印刷圖文的單色印刷技術。但是移印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無法制作漸變色。因此,我們常見的手辦人物的眼睛,通常會移印4-5次來達到炯炯有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