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筱
引言
玩具是兒童最親密的伙伴之一,被譽為“兒童的天使”,一件好的玩具,在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孩子智力的發(fā)育,訓練其觸覺、視覺、嗅覺等感官功能,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著名近現(xiàn)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要關注兒童的成長,必須關注兒童的游戲,要關注兒童的游戲,必須重視兒童使用的玩具”。
當前,環(huán)境保護和節(jié)約資源已成為全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共同話題,加上現(xiàn)代社會對兒童教育的大投入,兒童玩具的銷量也是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兒童對于一件新鮮玩具通常最多保持10天左右的興趣,之后就會變成垃圾,造成資源浪費。相反,以紙為原材料的玩具則能彌補這個缺陷,更能以其獨特的性能特征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紙玩具,顧名思義,是以紙質材料制作的玩具,具有安全、環(huán)保、輕便、經(jīng)濟、易降解等特點。因此,開發(fā)環(huán)保兒童紙玩具成為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的共識。
由于紙板具有比較好的可塑陸,能夠按照事先預留的壓痕輕松實現(xiàn)折疊功能,也能夠在其表面自由涂鴉,體現(xiàn)DIY的設計理念。因此,利用紙質材料設計制作的兒童玩具與其他玩具相比,具有鮮艷的色彩特征、安全的材質保證以及可自由涂鴉的DIY樂趣。
一、兒童紙質玩具開發(fā)的原則
(一)基于故事體驗的原則:作為一種經(jīng)典的老少皆宜的文學形式,故事?lián)碛袕姶蟮拇判责ず狭透腥玖Γ軌虼碳ご竽X細胞,重塑人們的情感和認知。3-6周歲學齡前兒童大腦的發(fā)育更需要用故事來刺激,設計師需要拋開固有的設計觀念,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將傳統(tǒng)故事置入兒童玩具之中,讓玩具擁有更多的信息和想象空間,以多角度、多感官的形式讓兒童享受故事,將兒童帶入故事情節(jié)之中,以達到刺激大腦發(fā)育的目的。這種蘊含“故事”的玩具除了產(chǎn)品本身的功能性外,還蘊含著非物質的東西.與其說是一個玩具,不如說是一個裝著“事”的容器,而玩具本身只是承載“事”的媒介。
一般來講,兒童玩具中的故事體驗有三種方式,分別為故事角色扮演者、故事導演者以及故事傾聽者,很少有兒童玩具能夠兼顧三種方式,給兒童更大的選擇權。本項目選擇用紙張作為兒童玩具的開發(fā)材料,包括玩具的舞臺空間和角色人物都可以自由DIY,給了兒童更大的自主參與權,這是一般塑料玩具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F(xiàn)在市面上流行的各類交互玩具,都側重于按部就班地體驗故事中的“有”,對于劇本中的“無”,卻無能為力。如本案例中《漁夫和金魚》的原版故事我們耳熱能詳,能否改編?改編過后的故事還能不能體驗?答案是肯定的。兒童從體驗“有”到體驗“無”,才能更好地參與故事體驗之中。因此,在本案例中,兒童既是角色扮演者也是故事導演者,另外,玩具過程有了家長的參與,任何參與者也是一個故事傾聽者。
(二)基于教育功能的原則: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學”,教學是為了完美的生活。教育功能是兒童玩具的必要因素之一,在玩具的所有功能層次中,應該是排在上位的。充分發(fā)揮兒童玩具的教育特性,讓兒童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對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對于玩具的教育功能,可以考慮從“認知”和“個性”兩個方面來設計“認知”強調的是一種普遍性,“個性”則強調的個體陸,最好的玩具設計當然是二者兼顧,同時,要認識到教育功能是有層次的,需要與不同階段兒童的年齡特征栢適應。
在兒童玩具的教育功能開發(fā)設計中,設計師需要從以下門個角度進行綜合考慮,第一,充分挖掘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和玩具的多元化教育功能,并提供后續(xù)改進設計的創(chuàng)新空間。第二,遵循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把握兒童發(fā)育的階段性特征,體現(xiàn)玩具教育功能的分層型。第三,設計源于生活,設計師需要定期收集兒童玩具投放市場后之后的反饋資料,進行整理分析,通過大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有針對性地完善玩具設計理念,改進兒童玩具設計的教育效果。
(三)基于交互式設計的原則:交互設計(Interaction Design)主要指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流,其設計理念已經(jīng)深入到產(chǎn)品設計之中。讓設計最大程度地被使用者接受,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使用者參與到設計的產(chǎn)品體驗中去。將交互式設計理念應用到兒童玩具的設計之中,能夠使兒童與玩具之間,或者兒童、小伙伴、玩具之間,又或者是兒童、家長、玩具之間能夠有效地互動,通過游戲互動,兒童一方面獲得了玩具的使用目的,另一方面拓展了兒童的交流范圍,讓其有更多的機會和小伙伴、家人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
縱觀目前市場上的兒童玩具,兒童與玩具之間的交互體驗性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如通過內置傳感器,將兒童對玩具的操作指令反饋到控制單元,并釋放某種行為。對于本案例中的兒童紙質玩具而言,其交互體驗設計更加注重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交流溝通,體現(xiàn)在一個人無法完成整個游戲、交互品種豐富、故事角色可自行DIY,附帶二維碼視頻的多感官體驗等,因此,本案例讓玩具既能玩又能成為一個互動空間,讓兒童與玩具、兒童與兒童、兒童與父母之間都有交流與溝通的空間。
二、基子故事體驗的交互式兒童紙質玩具項目實踐
針對以上三個方面的設計原則,結合3-6周歲兒童心理的特點,以家庭互動式體驗為切入點,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開發(fā)設計制作一套基于故事體驗的交互式兒童紙質玩具,此項目為提升其他兒童玩具的教育功能價值提供了借鑒依據(jù)(如圖1)。
(一)設計定位:本項目從關注學齡前兒童(3-6歲)健康成長入手,將兒童早期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協(xié)調能力融入到學齡前兒童交互式玩具設計中。針對目前我國目前的家庭教育模式,將國內外經(jīng)典童話故事或寓言故事,引入游戲設計環(huán)節(jié),讓父母參與孩子的游戲之中,孩子們不再孤單,通過兒童與兒童、兒童與家庭成員的互動角色演出,從而培養(yǎng)學齡前兒童的情感發(fā)展,達到訓練兒童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設計方案:考慮到兒童的使用安全性,本項目的所有零部件均采用250克的白卡紙,表面覆膜,可防水,耐折度高。不使用任何黏合劑,安全無毒,衛(wèi)生性較好。由于采用了紙質材料來制作,因此可完全采用折疊平放的狀態(tài)進行對外銷售。兒童拿到玩具后,打開外包裝,里面包含三塊內容,分別是:1個天地蓋的包裝盒(上蓋和下蓋各一個)、4個內置的收納盒、4套模切好的故事場景紙板盒和2本小冊子(使用手冊、故事說明書,含視頻二維碼)(如圖2)所示。
(三)DIY組裝:兒童拿到這套玩具后,需要按照說明書或者掃碼動手組裝,才能進行互動玩耍。第一,組裝天地蓋包裝盒,它既是作品的外包裝盒,又是兒童故事劇情的演藝舞臺。其中上蓋的尺寸略大于下蓋,上蓋頂面兩側各有一個類似M形狀的支撐架,分別向盒子外側折疊90°后,即可成立體框架;第二,組裝4個內置收納盒,其目的是放置四個故事場景的角色道具,便于分類整理,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三,選擇一個故事場景,將該故事場景的三塊背景板從模切好的紙板中取出,依次插到天地蓋上蓋的固定支撐架中;第四,同樣的方法,取出故事場景中的所有角色,將底部的延長片向后折疊180°,利用紙板本身的彈性,讓場景人物立起來。以上四個步驟完成以后,就可以按照故事書的情節(jié),召集家庭成員或者小伙伴們來進行舞臺劇表演了。游戲結束,可將所有的角色道具放置在收納盒里,便于保管和整理。詳見(如圖3、4、5)所示。
(四)效果展示:所有道具的擺設都可以按照兒童自己的意愿來進行,同時與家庭成員或者其他伙伴們進行互動游戲,有助于提升孩子想象力、演講能力、動手能力。以其中一個故事場景一一農(nóng)夫和金魚為例,組裝完成之后的效果(如圖6)所示。
(五)創(chuàng)新設計
1.通過經(jīng)典故事情節(jié)的二次演繹,增加了兒童玩具的趣味陸、參與性。兒童不再是故事的傾聽者,搖身一變,成為故事的敘述者乃至設計者。兒童玩具由此走向更高層的交互式發(fā)展,從娛樂媒介轉向娛樂的制作者、參與者。
2.作品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性:作品設計的場景、圖案等都是根據(jù)兒童寓言或者童話故事而得。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旨在教育兒童從小認知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拓展了其社會常識。
3.作品具有很強的親子性:父母不再是旁觀者,需要參與其中,一方面鍛煉了兒童的動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拉近了父母與兒童的距離,體現(xiàn)了親子游戲的樂趣;
4.作品的綠色環(huán)保性能:遵循綠色生態(tài)設計的原則,一方面作品本身選用了可回收、可降解的紙質材料,另一方面,作品包裝具有二次利用性,使用完畢,可作為家庭收納之用,實現(xiàn)了再生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節(jié)能環(huán)保;
5.作品的DIY功能性:本作品可完全由兒童根據(jù)產(chǎn)品使用手冊進行自己組裝。同時,一般的兒童玩具一旦遭到破壞之后,不可恢復,而本作品的零部件損壞之后,可利用隨處可見的紙質材料,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需要裁剪處合適的人物角色或者舞臺背景,進行兒童玩具的二次開發(fā)。
總結
這套基于故事體驗的互動式兒童紙質玩具提供了一種可更大程度上提高父母或家人與兒童之間的互動溝通陸,更利刊乙童益智、健康成長的兒童互動益智玩具及其使用方法。父母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與兒童分別扮演不同的故事角色,并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及時更換故事角色,使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發(fā)展更具真實性、娛樂性和互動陸。后續(xù)延伸設計,可以通過不斷添加國內外經(jīng)典兒童故事,以豐富產(chǎn)品內涵。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堅持綠色發(fā)展,保護生態(tài),不僅是保護自然,也是保護人類自身。運用環(huán)保紙質材料開發(fā)設計兒童玩具成為一種時尚的選擇,如何充分利用好紙張?zhí)匦?,從環(huán)保、安全、教育、互動、益智等方面加強其功能性設計是設計師今后著重提升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