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蓓
摘 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外墻保溫技術和施工工藝的優(yōu)化尤為重要。外墻保溫不僅是建筑工程的重要“保護殼”,更是實現工程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外墻保溫技術一方面能夠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增加建筑美感,另一方面更能增強室內舒適度、體現以人為本設計思想。該文闡述了建筑外墻保溫的作用以及外墻保溫常用的材料,并對其施工流程和施工要點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建筑施工提供借鑒。
關鍵詞:建筑施工;外墻保溫;施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TU761 文獻標志碼:A
1 建筑外墻保溫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建筑行業(yè)得以迅猛發(fā)展,建筑設計在外觀造型、功能需求等方面也越來越豐富。做好外墻保溫工作,是實現建筑整體質量提升的重要部分。
建筑外墻保溫的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第一,保溫隔熱。節(jié)能是外墻保溫最重要的作用,外墻保溫材料對室內不僅有保溫隔熱的功效,還能夠改善室內環(huán)境,讓室內不會出現潮濕發(fā)霉的情況,給居住者和使用者提供一個舒適干爽的室內環(huán)境。
第二,保護建筑外墻。外墻作為建筑物的外表層,須經受一切外界氣候的影響,如熱、冷、冰凍、雪、雹、雨和風等。雨水、氣溫變化、環(huán)境污染交替地、持續(xù)不斷地作用于外墻面,使外墻面產生裂縫,霉菌。外墻保溫把建筑物包裹起來,在滿足建筑物保溫性能的同時,保護了建筑外墻。外墻保溫系統(tǒng)是新建筑物最好的外墻防護體系,也是舊建筑物最好的維修體系。
第三、保護建筑主體。外墻保溫能緩沖因溫度變動導致結構變形產生的應力,避免內部的主體結構產生大的溫度變化,有效提高主體結構的耐久性,建延長筑物壽命。
正是由于建筑外墻保溫的重要作用,做好外墻保溫技術及施工工藝優(yōu)化尤為重要。
2 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的選擇
市場上外墻保溫可選擇的材料多種多樣,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保溫技術及材料尤為重要。選取施工材料時,首先應注重材料質量。材料質量是決定施工質量好壞的第一因素,一方面可以由專業(yè)人員對材料予以把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檢測檢驗等方式確定材料性能及使用壽命是否達標或者符合施工要求。其次,材料的選用還需要考慮不同工程的特殊要求。建筑施工的不同部位對于材料的選用也有所不同,這就需要結合具體外墻特征和施工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保溫材料。截至目前,在行業(yè)中被廣泛使用的外墻保溫材料主要為聚苯板、巖棉板、保溫砂漿等。此外,材料在進場時候也同樣需要做好質量把控,并對材料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避免材料損傷和損耗,嚴把施工材料關。
3 外墻保溫技術的施工流程
我們以外墻聚苯板保溫系統(tǒng)為例,簡述外墻保溫的施工流程。
3.1 清潔墻體
在施工進行之前,需要清除墻體上留存雜物,對于墻體上存在的凹凸和裂縫,要用水泥砂漿進行填平處理,以確保墻體表面的光滑平整。清潔工作完成后,要進行再次檢查,以確定效果合格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
3.2 制作膠漿
在膠漿的制作過程中,所使用的砂漿建議為行業(yè)內比較知名或被廣泛認可的品牌,這樣以確保質量的穩(wěn)固耐用。將砂漿干粉與自來水按一定的重量比進行配制,再用電動攪拌器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3~5分鐘。然后在隔5分鐘后,再次攪拌均勻。這樣就可以應用于墻體保溫的施工當中了。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制作的膠漿的使用期限應控制在3小時之內。
3.3 黏貼、固定保溫板
鋪貼保溫板應根據設計圖紙選擇正確厚度的板材,并采用滿黏法進行施工,也稱為條黏法。在聚苯板的背面滿涂黏結劑,然后將專用的鋸齒抹子壓緊聚苯板板面,保持抹子和板面成45°,刮除鋸齒間多余的黏結膠漿,使板面砂漿形成鋸齒形表面,同時應立即將保溫板平貼在墻體的墻面上滑動就位。黏貼時應輕柔,均勻擠壓??捎孟鹌ゅN等工具對保溫板表面進行輕微的敲擊,以利于黏貼砂漿均勻分布并擠壓出縫隙間的空氣。
3.4 安裝分格條
在需要黏貼分隔條的墻面位置涂抹膠漿,然后在裁剪分隔條后進行黏貼,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把握的施工要求是,各個分隔條槽的深度要一致。
3.5 黏貼耐堿網格布
在保溫板起始端及洞口邊黏貼耐堿網格布,以進行網格布返包。首先在洞口邊緣位置均勻涂抹一層黏接砂漿,寬度滿足100 mm即可,然后沿洞邊壓入耐堿網格布,網格布壓入黏接砂漿中應大于100 mm,并根據保溫板厚度計算好預留返包長度,保證返包保溫板寬度為100 mm,最后將表面砂漿涂抹平整即可。耐堿網格布具有強度高、結構穩(wěn)定、耐堿性強等特性,黏貼后可以有效防止墻面整體表面張力收縮和墻體的開裂等情況。
4 外墻保溫技術的施工要點
4.1 特殊部位的施工
在對外墻進行保溫材料的涂抹過程中,應當做好特殊部位的施工。這些具有特殊性和細節(jié)性的部位,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往往影響著整體的施工質量和效果,從而發(fā)揮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影響作用。尤其是對滴水線和分格線等位置進行涂抹時,應采用較為特殊的涂抹方法,象應用塑料線槽的方法進行涂抹,2個位置可以采取相同的涂抹方法。在涂抹施工開展之前,應把滴水槽和分格線的控制線進行彈出,提前完成凹槽的制作。凹槽的深度應控制在15 mm左右,再使用抗裂砂漿將其填充,確保其固定牢固,最后再清除上面的浮漿。
4.2 保溫膠漿的制作
保溫膠漿的制作是外墻保溫技術施工的基礎環(huán)節(jié),也是決定保溫技術施工質量的基本因素。因此,在整個施工過程當中,應當嚴格根據前期制定的施工方案進行膠漿的制作,以確保各項施工用料的正確和充分。制作膠漿的常用工具是強制式砂漿攪拌機,按照35 kg和25 kg的用量標準,將水和保溫粉料倒入強制式砂漿攪拌機中,先進行30 min的攪拌,然后添入200 L的聚苯顆粒輕骨料后繼續(xù)再次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5 min左右。攪拌后,即完成了保溫膠漿的制作工序。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膠漿時,應安排人員對制作過程進行跟蹤觀察,對于出現的操作偏差要及時予以調整,以確保膠漿質量符合施工的材料應用要求。外墻保溫層的涂抹施工要進行多次的重復操作,但是每次涂抹的厚度存在差異,在沒有特殊的要求下,采用的常規(guī)涂抹厚度一般為:初期為25 mm、中期為15 mm~20 mm、后期為10 mm。
4.3 抗裂砂漿的制作
關于抗裂砂漿的制作,和保溫膠漿的制作要求一樣,也要按照施工方案的規(guī)定嚴格進行。一般將各類原材料按照1︰3︰1的原則進行配制,也就是說抗裂劑、中砂及普通硅酸鹽水泥用量配備比例為1︰3︰1。按照比例配置后,對其進行均勻的攪拌。攪拌過程中禁止使用水,以免影響抗裂砂漿的性能發(fā)揮。攪拌完成后,把抗裂砂漿涂抹到施工位置的墻體上,涂抹厚度控制在5 mm左右,當涂抹的效果趨于穩(wěn)定后,應及時地把網格布進行壓入。網格布的分隔寬度要控制合理,一般為40 mm左右,但不能超過50 mm。網格布的壓法不能過于直接,應先把一側位置的網格布壓實后,并在進行固定和涂抹后,再進行另一側的壓實操作。對于存在的陰陽角等要進行精細的操作處理,保證壓緊和涂抹充分。如果在涂抹中發(fā)現之前的施工留下的凸面和空洞等缺陷的,應預留出20 mm的距離位置,對其先不涂抹抗裂砂漿。
5 結語
通過外墻保溫技術以及施工工藝的優(yōu)化和應用,能夠讓建筑施工予以順利進行,能夠帶給建筑更好的保溫效果,實現建筑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相關人員需要從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入手,就外墻保溫技術予以深入地探索和應用,改進施工工藝,讓建筑施工進展越來越順利。
參考文獻
[1]候超.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墻保溫技術及施工工藝的運用分析[J].時代農機,2018,45(6):160.
[2]李春強.對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墻保溫技術與施工工藝的運用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8):173-174.
[3]佟文燕.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墻保溫技術及施工工藝的運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