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這位日本太太結婚五年,孩子三歲。五年來,她和丈夫一直朋友相處,一度還因為討厭做瑜伽,和丈夫鬧別扭,吐槽丈夫是“非要買瑜伽墊的健康極客”。育兒知識她一點都不會,很多時候都是隨著孩子的性子來,也不會在網(wǎng)上搜“陪孩子玩的99個游戲”。
她家沒有床頭柜,而是在床后用一道半墻來置物,墻下用一條燈帶做間接照明,后來無意中發(fā)現(xiàn)孩子最喜歡這面漂亮的墻,每天都要爬上去。
孩子最喜歡玩的游戲是跳到床上。據(jù)日本太太說,孩子每天都要撞到天花板,她經常擔心天花板會不會這么塌下一個洞。
但她并沒有阻止孩子這么玩,反倒想和丈夫哪天也來個“比翼齊飛”。相比之下,一邊絞盡腦汁孩子該玩什么游戲,一邊把孩子綁在身邊怕這怕那,家長就要累的多了。
據(jù)說中國家長給男孩買的最多的玩具是遙控汽車和車模,還有人說男孩喜歡機器人、兒童手表、坦克、籃球……這個日本太太無意中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動物,但她并沒有覺得這個愛好太娘,也沒有想要培養(yǎng)兒子喜歡機器人什么的。甚至還特地去買動物刺繡補丁,這種補丁可以直接用熨斗熨在衣服上。
平時三個人在家就會一起這樣拼樂高積木,然后比誰拼的動物更有創(chuàng)意。積木平時就收納在右邊第二個的積木箱里。積木有拼成一只恐龍,也有的看起來像鱷魚,不過不管是什么都是太太的最愛。她說,有時會驚嘆于孩子的想象力。
她也不知道男孩不應該喜歡毛絨玩具,平時自己和丈夫不在家,兒子就和這只猩猩一起比拼。有時她問孩子要不要出去玩?要不要玩游戲?孩子會說我要玩積木,這樣會不會長大變成宅男呢?可孩子拼起積木,是不是還挺“工匠精神”的?
除了臥室只有灰色,她家兒童房也非常簡單,也不懂得用花花綠綠的各種顏色啟發(fā)孩子的視覺。大部分在宜家都買的到,最大的亮點也只不過是宜家賣49元的月亮燈。
她家只有孩子和朋友一起玩的餐桌有一點藍色,還要用電鍍鋼收納籃把餐桌上的雜物藏起來。好不容易圣誕節(jié)收到一些五顏六色的小玩偶和糖果,還要掛在紙箱里。孩子還要趴著,才能從下面的小洞里看到一點點。伸手進去好不容易才能拿出一塊糖果。不過這樣兒子反倒不會被五顏六色迷了眼,會去欣賞花瓶上的細致紋路,還會用紋路講動物園的故事。這樣啥也不懂,和朋友相處的生活,你認為可以想象嗎?(摘自“可欲生活研習社”公眾號)(編輯/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