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睿
2019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外公布一起特殊的名譽侵權案,上海祥明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因在大樓顯目處張貼用詞不當的公告,引發(fā)該公司前老總王芬名譽維權,并被判道歉、賠償。
公告,是指政府、團體有關單位對重大事件當眾正式公布或者公開宣告、宣布。由于公告是對不特定的人公開發(fā)布的正式文件,因此公告內容必須力求真實,措辭需要仔細推敲。公告中如使用情緒化或個人攻擊性語言,就可能會遭到他人起訴維權。
上海祥明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明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業(yè)務遍及全國多個大中城市的規(guī)模型物業(yè)企業(yè)。王芬原是祥明公司的一名成員,2016年3月,王芬擔任祥明公司董事長職務。擔任董事長期間,王芬與祥明公司產生矛盾,同年9月底,王芬從祥明公司離職,前往潤景物業(yè)經營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景公司)擔任總經理。按說公司老總離開公司本應好聚好散,然而,王芬離職后卻再次與老東家間產生隔閡。
事情源起于上海盛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世公司)的一紙授權。2016年10月,該公司出具授權委托書,授權潤景公司以其名義拓展物業(yè)管理業(yè)務。同年12月,盛世廣場業(yè)委會與潤景公司簽訂物業(yè)服務合同。由于盛世廣場大樓前期物業(yè)系由祥明公司管理,祥明公司認為潤景公司不符合《選聘公告》中有關選聘物業(yè)公司的條件,其與盛世公司的這一合作存在暗箱操作。
祥明公司將這一切歸咎于剛離職的王芬。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2月期間,祥明公司在盛世廣場大樓大堂及部分樓層電梯口張貼公告,該公告第二頁第二段第五行至第八行稱“潤景公司冠以祥明集團名義至盛世廣場部分業(yè)主處招搖撞騙、游說鼓動成立業(yè)主委員會,并借助部分政府部門力量,在內外利益的驅使下積極運作并幕后籌劃、指揮、導演業(yè)主委員會的各項籌建及選聘工作”。
公告第二頁最后一段表述為“此次事件之所以不公開、不透明、不公正的暗箱操作,之所以置全體業(yè)主的合法權益于不顧,完全是暗中利益驅使、內外勾結。特別是王芬在祥明物業(yè)任職期間就利用職務之便,醞釀和策劃此事件。其本人嚴重違背職業(yè)道德、喪失職業(yè)操守,并利用其一貫的伎倆為謀取一己私利。內外勾結并撞騙、鼓動、游說一部分不知情的業(yè)主,同時綁架廣大業(yè)主的民意”。
一石激起千層浪。祥明公司的公告引起了媒體關注,新浪網、北京論壇等網站相繼刊登相關文章,引發(fā)網友圍觀。王芬發(fā)現后,認為前東家祥明公司的上述行為對自己名譽造成了嚴重影響,遂起訴至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引發(fā)公司前老總與老東家的名譽權官司。
王芬一審起訴要求判令祥明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名譽權的行為、賠禮道歉并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并支付其為制止祥明公司侵權所支出的公證費人民幣2500元、律師費1萬元。
一審法院經審理,于2018年7月25日作出一審判決:祥明公司應停止對王芬的名譽侵害,并在盛世廣場一樓大堂張貼公告向王芬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王芬名譽;祥明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王芬公證費人民幣2500元,律師費人民幣5000元;駁回王芬其余的訴訟請求。
王芬起訴祥明公司侵犯名譽權之后,祥明公司一面在訴訟中對王芬的起訴進行反駁,一面另行以王芬損害公司利益為由,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一審對上述名譽權宣判后,祥明公司不服,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于2018年10月19日立案后,并于11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祥明公司上訴指出,一審法院遺漏多項王芬在職期間濫用職權、損害公司利益的重要事實,導致結論認定錯誤;王芬公證內容非祥明公司所為,一審判決祥明公司支付公證費和律師費系適用法律錯誤;一審法院在祥明公司訴王芬損害公司利益一案尚未判決之前,直接認定祥明公司構成對王芬名譽權的侵害,既缺乏事實依據,亦存在程序錯誤。祥明公司上訴認為,其張貼的公告內容符合客觀實際,不存在侵害王芬名譽權的事實,無須承擔侵權責任。
針對祥明公司的上訴,王芬一一作出辯駁:祥明公司沒有證據證明其宣揚的內容屬實且無主觀惡意;自己通過公證機關保全網絡證據有其必要性和正當性,且侵權案件中發(fā)生的律師費損失應由侵權人承擔;祥明公司起訴自己的涉訴行為發(fā)生在自己于2016年9月離職之前,本案所涉侵權事實發(fā)生于2017年10月至12月間,兩者時間間隔較遠,相互間無關聯性,不存在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法院經審理認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應當具備以書面或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造成一定影響、進而降低其社會評價等法律要件。
本案中,祥明公司在張貼公告的第二頁最后一段關于“特別是王芬其在祥明物業(yè)任職期間就利用職務之便……同時綁架廣大業(yè)主的民意”的言論,公然貶低了王芬的人格,降低了王芬的社會評價,使王芬的名譽受到貶損,祥明公司應承擔侵害王芬名譽權的民事責任。
關于公告第二頁第五行至第八行表述的“同時潤景公司冠以祥明集團名義……導演業(yè)主委員會的各項籌建及選聘工作”,法院認為,該內容并未明確指向王芬實施上述行為,故對王芬就該內容要求祥明公司賠禮道歉的請求,不予支持。
對王芬要求祥明公司在盛世廣場大堂公告欄及各樓層張貼聲明和道歉公告的請求,法院認為,因祥明公司的行為僅限于盛世廣場,故祥明公司張貼道歉的公告張貼于盛世廣場的大堂即可,無須每層張貼。對于王芬要求祥明公司在互聯網站上發(fā)布聲明和道歉公告的請求,因王芬未能證明互聯網站上的內容系祥明公司所為,故對該請求不予支持。至于王芬要求祥明公司賠償公證費的請求,該費用為王芬實施司法救濟所支付,可予支持。對律師費的賠償,因祥明公司的行為導致王芬聘請律師進行訴訟所產生的費用可予以支持,具體數額酌定為5000元。
2019年1月7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祥明公司負擔。
名譽,是指人們對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這些被維護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名譽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維護自己名譽,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祥明公司是否侵害了王芬的名譽權。本案中,祥明公司通過張貼公告的方式,將公司單方對于王芬的評價向不特定的公眾公開。且其中的用詞,如“利用職務之便……其本人嚴重違背職業(yè)道德、喪失職業(yè)操守,并利用其一貫的伎倆為謀取一己私利。內外勾結并撞騙、鼓動、游說一部分不知情的業(yè)主……”等均存在欲貶低王芬的人格、降低其社會評價之目的。
祥明公司在二審庭審中反復強調一審法院在認定事實時,遺漏了王芬多項在職期間濫用職權、損害公司利益的重要事實。祥明公司提出損害公司利益一案與本案屬于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且與本案的事實認定等方面不具有關聯性。故二審法院認為上訴人的上訴理由缺乏依據,不予支持。
祥明公司所稱的這些“事實”只是其一面之詞,且不論祥明公司公告所示內容在其發(fā)布時有無事實依據,祥明公司的行為客觀上已造成王芬社會評價降低。祥明公司在與王芬發(fā)生矛盾后未以恰當方式進行處理,而選擇公開對王芬的人格進行貶低,屬于侵犯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應予制止。
編輯: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