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祝安 王 玉 付寶明 滿樹建 趙云英 葉 超
(1浙江武義信誠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浙江金華 321204;2河北地邦動物保健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莊 050204)
隨著規(guī)?;B(yǎng)豬生產(chǎn)的發(fā)展,高生長速度、高瘦肉率的外來品種成為養(yǎng)豬生產(chǎn)的主流。PSY(一頭母豬一年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shù))、MSY(一頭母豬一年提供的商品豬頭數(shù))和母豬的年產(chǎn)胎次成為考核規(guī)模豬場效益的指標,在這種片面的效益考核理念的指導下,追求最大的年產(chǎn)胎次(2.5~2.6胎)、早期斷奶(21 d)或超早期斷奶(13~15 d)的做法應運而生[1]。仔豬早期斷奶和超早期斷奶雖然可以提高每頭母豬每年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shù)、提高母豬的利用率[2],但也嚴重影響仔豬后期的生長發(fā)育及育肥豬的出欄時間[3]。因此,本試驗旨在探究哺乳仔豬斷奶日齡對豬場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試驗于2018年4—9月,于浙江武義某種豬場進行。
本試驗選取妊娠110天左右、體重和預產(chǎn)期相近的長白×大白母豬20頭,隨機分為2個處理組,每個處理10個重復,每個重復1頭豬。試驗Ⅰ組:哺乳仔豬21日齡斷奶;試驗Ⅱ組:哺乳仔豬28日齡斷奶。試驗周期從母豬生產(chǎn)開始,到育肥豬出欄結束(按達到要求的體重進行出欄)。
整個試驗周期,各階段的飼養(yǎng)管理水平及飼料配方一致,其他試驗管理方式按照試驗豬場常規(guī)管理程序和正常免疫程序進行。
記錄仔豬出生頭數(shù)、出生窩重、斷奶窩重、保育豬成活率、母豬再次發(fā)情時間、育肥豬出欄時間、各階段豬采食量。
試驗所有數(shù)據(jù)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軟件處理。
以每窩10頭計算,各項指標比較如下:
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母豬多耗料52.5 kg,母豬料價格按4元/kg計算,折算增加飼料成本210元。每窩斷奶仔豬增重7.5 kg,按40元/kg計,增加效益300元。每窩仔豬節(jié)省教槽料20 kg,與保育料差價收入112元(教槽料按11元/kg、保育料按5.4元/kg計算)。保育豬成活率提高8%,折算增加收入320元。達到同樣出欄體重減少飼養(yǎng)天數(shù)20 d,按每頭豬每天的維持需要1.5 kg飼料計算,飼料價格按3元/kg計,整窩豬折算節(jié)約成本900元(按每頭母豬每窩產(chǎn)10頭仔豬,每頭仔豬育肥后提前20天出欄,總節(jié)省飼料:1.5 kg/d/頭×20 d×10頭=300 kg)。母豬年產(chǎn)胎次減少0.05胎,折算增加成本150元。
表1 不同斷奶日齡對豬場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評價一個自繁自養(yǎng)豬場的經(jīng)濟效益,不只看PSY和MSY,還要密切關注育肥豬的出欄時間和出欄數(shù)量。育肥豬的出欄時間和數(shù)量,與斷奶仔豬的健康狀況有很大關系。目前國內絕大部分豬場都在按照西方的飼養(yǎng)模式,采取仔豬早期斷奶。當前大量研究集中在通過加強飼養(yǎng)管理[4]和添加功能性飼料添加劑,如中草藥[5]、寡糖[6]、益生菌[7]、酸化劑[8]等,來提高斷奶仔豬的生產(chǎn)性能,對出欄時間影響仔豬生產(chǎn)性能和健康狀況的研究較少。近年來,雖然賈林松等[9]、鄭益飛等[10]對仔豬早期斷奶進行了優(yōu)缺點分析,但均沒有涉及早期斷奶對豬場經(jīng)濟效益的考證。張海英等[11]將21~28日齡仔豬斷奶與45~60日齡仔豬斷奶進行比較,通過綜合分析母豬繁殖周期、仔豬成活率及育肥豬的出欄頭數(shù),表明仔豬21~28日齡斷奶比45~60日齡斷奶平均每頭母豬一年可增加3 000元的利潤。現(xiàn)在很多豬場都在推行21日齡的仔豬斷奶方式,但具體到21日齡斷奶與28日齡斷奶對豬場經(jīng)濟效益的差異分析尚未見報道。
本試驗結果表明,采用28日齡斷奶模式,每頭母豬每胎全程可增加效益1 272元(-210+300+112+320+900-150=1 272元)。以母豬每胎次可產(chǎn)10頭仔豬計算,一個年出欄10 000頭的規(guī)模豬場,僅此一項的改變就能為豬場增加127萬元的效益,而且此效益穩(wěn)定,不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因此評價豬場效益的指標不應單單是PSY或MSY,還要考慮后續(xù)商品豬的飼養(yǎng)周期和出欄體重,最準確的應是按每頭母豬每年可以出欄的成豬重量來計算,這樣才能計算出每頭母豬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