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和加拿大地域接近,教育相似,很多家長在幫助孩子申請美國學校時,也會考慮同時申請加拿大留學,那美國高中和加拿大高中有什么區(qū)別呢?
同學們的選擇范圍是很廣的,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選擇就讀大學。美國的教育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在各類世界排名的大學里美國的大學比例是最高的。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fā)布了201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榜單,美國大學在前20的席位中占據(jù)了17席,可見大學在世界上的認可度。
加拿大的大學都是公立的,加拿大的公立大學有90多所,理工學院近150所。當然,其實加拿大的教學質量還是不錯的,頒發(fā)的學位和文憑得到全球的認可。
入學考試
申請美國大學必須通過美國的“高考”,即美國大學的入學考試:SAT-1或ACT Test,有些大學的還會要求學生提供至少1-2門的SAT-2考試成績。而加拿大沒有此類“入學考試”要求,只需提供學生的在校成績即可申請,這是加拿大教育體系的特征之一。
教育體制
加拿大有10個省和3個領地,沒有聯(lián)邦教育部或類似的教育機構,教育由各省政府負責,因而全國沒有統(tǒng)一的教育制度。各省均設有教育部,負責全省的教育事業(yè)。
由10個省的教育部長組成的“加拿大教育部長理事會”,負責促進和直轄市各省間的教育合作。
加拿大高中一般為4年制,根據(jù)省份不同,中學可讀到11年級、12年級和13年級。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考試,學生只要提出申請,修滿至少6門大學預備課程,可直接入大學或學院。請注意安大略省要求學生完成13年級后才能入大學。
美國有50個州和1個特區(qū),美國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級政府:聯(lián)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學區(qū))控制和資助。
每個州都有不同的法律,學校在遵守州法律的情況下,獨立運營整個學校,保證學生的安全和教育。
唯一與加拿大不同的是,學生要申請大學,必須參加全美統(tǒng)一的考試,即SAT 考試,主要是測驗學生的英文程度、數(shù)學推理能力、在某一學科的專業(yè)知識,作為學生進入大學后成績的參考資料。
留學費用
相較于美國私立高中,加拿大的公立高中更受大家的青睞。加拿大的公立高中是接受國際學生,但是需要加拿大籍公民或永久居民做監(jiān)護人。
住宿一般都是寄宿家庭,學校不提供寄宿。公立高中在所有的加拿大高中學校中占到90%,和私立高中一樣都是由同一個教育局監(jiān)管,且費用相較于私立高中更為便宜,加拿大的公立學校和普通私立只需1.5萬元人民幣的學費,而且基本是1.2萬人民幣左右的居多。
加拿大的私立貴族,相當于美國的私立名校了,學費基本在3-5萬人民幣。每年留學費用大概25萬元左右(包含學費和生活費)。
美國公立高中只接受交換生,不接受國際學生。入讀時間一般為一年,住宿一般校方會幫忙安排寄宿家庭。
私立高中分為私立走讀高中和私立寄宿高中了。美國的私立學校學費基本都在3萬美元往上了,一般寄宿高中比走讀高中貴點,至于十校聯(lián)盟之類的名校,那學費要在5萬以上了,價格差異特別大。每年留學費用大概30萬元左右(包含學費和生活費)。
移民政策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比較寬松,按目前加拿大的法律,只要你能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就有機會取得工作簽證并進一步獲得移民“楓葉卡”,而美國的移民政策相對來說比較困難,不僅對名額,對申請人的專業(yè)都有嚴格限制,所以,對那些希望將來能在美國或者加拿大工作的學生來說,加拿大的機會較大。
申請方式
加拿大公立高中是向學校所在的教育局申請,學生只需遞交一份申請表就可以同時申請區(qū)內所有的中學,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和效率。而且公立高中一般都不需要提供語言成績,只要成績單上的分出保持75分以上就能申請。加拿大私立高中和私立貴族和美國一樣,向學校單獨遞申請。
但由于加拿大公立高中申請人數(shù)較多,招生人數(shù)又有限,造成一種狀況是比如每年9月份開學的學校有可能3月份就截止了,直接導致國內的學生選不到理想的學校。所以這點提醒家長和孩子一定要提前開始準備選校的事情。
美國所有的高中都是學生向每個學校遞申請,申請比較靈活,除了一些寄宿學校和比較好的走讀學校有規(guī)定的申請截止日期,在這之前完成申請即可。很大一部分學校采取的是rolling 申請,學校只要今年招生的名額未滿,學生就可以繼續(xù)申請。
不過申請美國的高中都需要提交語言成績,其中最為認可的是TOEFL成績,建議家長和學生提早準備,這樣選擇的空間會更大,也更為有利。大學的選擇美國大約有4000多所高等院校,分為6類:
①授予博士學位的高等學校;
②綜合性大學和學院;
③文理學院;
④兩年制的社區(qū)、初級與技術學院;
⑤職業(yè)學院或其他??茖W院;
⑥非傳統(tǒng)教育院校。
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選擇去哪個國家留學,還要根據(jù)你的家庭狀況以及個人綜合條件等因素來判斷。沒有完美的國家,只有最適合你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