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新英
【摘要】目的 探討血清超敏C反應(yīng)蛋白(hs-CRP)、N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NT-proBNP)和胱抑素C(CysC)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yīng)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8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作為病例組,選擇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檢測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hs-CRP、NT-proBNP和CysC水平。結(jié)果 病例組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Cys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明顯升高,CysC水平明顯降低,可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療及預后判斷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超敏C反應(yīng)蛋白;N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胱抑素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冠心病類型,其病變基礎(chǔ)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當前臨床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主要依賴于心電圖出現(xiàn)病理性Q波、心肌缺血表現(xiàn)、影像學表現(xiàn)等綜合判斷,仍缺乏特異性的血清生物標志物。hs-CRP 的穩(wěn)定性、敏感性較高,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升高密切相關(guān)。NT-proBNP主要通過冠狀靜脈竇分泌,檢測其血液水平對心血管疾病的診療及預后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胱抑素C(CysC)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超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員,以往常作為腎功能的評價指標,近些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CysC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hs-CRP、NT-proBNP和CysC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yīng)用價值,以期為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診斷提供實踐指導參考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作為病例組,納入標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無造影劑過敏性疾??;無精神疾病史;近6個月內(nèi)無手術(shù)史。病例排除標準:伴有腫瘤疾病者;合并有周圍血管栓塞性疾病者;陳舊性心肌梗死者;腎功能不全者;合并有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選擇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病例組男62例,女50例,年齡48~80歲,平均(56.64±6.67)歲;對照組男56例,女44例,年齡47~78歲,平均(56.62±6.6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儀器與試劑
血清hs-CRP測定采用韓國艾克美全自動酶免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進行檢測。NT-proBNP測定采用法國梅里埃VIDAS全自動酶聯(lián)熒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進行檢測。CysC測定采用美國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及浙江夸克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CysC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
1.3 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時采用生化專用促凝真空采血管采集3~5 mL靜脈血,以同樣方法采集在本院進行體檢的100名健康體檢者的3~5 mL靜脈血,置于室溫下自然凝集,以4000r/ min的離心速度離心10 min后進行測定。若標本不能及時檢測,可吸取上清液保存于-20℃冰箱下保存,于24 h內(nèi)檢測完畢。
2 結(jié) 果
病例組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Cys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造成的一組臨床癥侯群,主要包括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急危重癥。因此,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預后尤為關(guān)鍵。心電圖是當前臨床上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依據(jù),但近些年的研究顯示[1],心電圖診斷陽性率比較低,極易造成漏診,導致病人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因此,尋找能反映心肌損傷且能被快速檢測的生物標志物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單一的生化指標測定存在敏感度低或特異度低等問題,當前臨床多采用多指標聯(lián)合檢測方法。
hs-CRP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病例組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纖維斑塊活動有關(guān),結(jié)果提示,hs-CRP水平可反映粥樣斑塊病變程度,血清 hs-CRP水平越高,冠狀動脈病變越嚴重。需要注意的是,hs-CRP 特異性并不是很高,當機體存在其他炎癥時血清hs-CRP水平亦可升高,因此在臨床應(yīng)用時應(yīng)與其他特異性指標綜合判斷。
NT-proBNP是由心室肌細胞分泌的一種心肌損傷標志物。近些年的研究顯示,NT-proBNP參與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缺血等病理過程。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后導致心肌缺血時可造成NT-proBNP 水平升高,NT-proBNP水平升高可作為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的一個敏感指標,也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預警信號。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病例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相符。
CysC的本質(zhì)是一種非糖化蛋白質(zhì),屬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的一種,可發(fā)揮調(diào)節(jié)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作用。CysC主要與動脈粥樣斑塊的消退、穩(wěn)定性等密切相關(guān),與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密切相關(guān)。CysC基因無組織特異性,通過原位雜交、逆轉(zhuǎn)多聚酶反應(yīng)等分子生物學手段可研究CysC基因在心臟的表達,在病理狀態(tài)特別是心肌缺血狀態(tài)時,CysC被釋放出來,并能調(diào)節(jié)炎癥細胞釋放的組織蛋白的活性。血清CysC水平被證實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者的住院病死率及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具有預測作用,且血清CysC濃度越高,往往提示患者合并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疾病。CysC在粒細胞的吞噬、趨化環(huán)節(jié)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參與機體的各種炎性反應(yīng),而炎癥反應(yīng)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當血管壁出現(xiàn)損傷,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增加,可導致多種組織蛋白酶過度表達,且組織蛋白酶抑制劑水平也會隨之升高[2]。因此,血清中CysC水平會升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與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液中CysC與心肌釋放的溶酶體巰基蛋白酶結(jié)合有關(guān)。結(jié)果提示,CysC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事件預測的獨立危險因子。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CysC水平明顯升高,可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療及預后判斷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因此,在臨床實踐中,若條件允許,應(yīng)盡量聯(lián)合檢測多項生化指標,以及時對急性心肌梗死作出診斷,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柳東紅,農(nóng) 妍,彭 影,等.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yīng)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8,15(20):3063-3065.
[2] 陸 洋,顏永進,張躍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 Cys C和hs-CRP檢測的臨床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3,42(34):4204-420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