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云飛
為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植綠、愛綠、護綠、興綠氛圍,弘揚生態(tài)文明理念,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不斷豐富義務植樹內(nèi)涵,按照季節(jié)的不同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義務植樹盡責活動。通過在秋冬季開展“林中懸掛人工鳥巢”“清除林中可燃物”等活動,北京市實現(xiàn)了義務植樹盡責活動全年化、多樣化的目標。
2018年11月24日,剛剛進入冬季的首都北京,陽光明媚,到處充滿了祥和的氣氛。來自北汽集團越野車分公司的150余名員工,來到首都市級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基地——共青林場,參加以“清除林中可燃物、護林防火我先行”為主題的首都冬季全民義務植樹盡責活動,共清理了60畝林地落葉,拉開了首都冬季義務植樹盡責活動的序幕。
“護林防火是當前第一要務?!惫睬嗔謭鰣鲩L律江說,林場位于潮白河畔,土壤沙質(zhì),有機質(zhì)含量低。清理落葉等林下可燃物,不僅能夠有效地減輕森林火災隱患,而且落葉粉碎回填地表,還可以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提高肥力。采用落葉粉碎還林的措施來提高土壤肥力,是近年來共青林場一直沿用的辦法。
小雪節(jié)氣剛過,共青林場林木樹葉已經(jīng)凋落殆盡,鋪滿林地。北汽集團越野車分公司員工在林場技術人員指導下,拿起耙子,走進林中,熱火朝天地摟起樹葉來。員工們將落葉歸攏在一排排楊樹中間,堆成了一條條長垛,便于秸稈粉碎機就地粉碎還林。
以前,公民履行植樹義務主要在春季栽樹,隨著北京宜林荒山、荒地越來越少,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按照方便群眾、不拘形式、靈活多樣的原則,不斷豐富、拓展、創(chuàng)新適齡公民履行植樹義務的形式,推出的樹枝修剪、樹干涂白、撿拾垃圾、林中懸掛人工鳥巢、清理林下可燃物等多種義務植樹盡責形式,越來越受到群眾歡迎。
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廉國釗表示,此次活動是貫徹落實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關于積極推進大規(guī)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加強林木管護的具體舉措。他希望各區(qū)加快推進區(qū)級“互聯(lián)網(wǎng)+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努力實現(xiàn)義務植樹盡責全年化、多樣化、常態(tài)化,使北京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為和諧宜居之都作貢獻。
2018年9月29日,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共青林場舉辦了“林中懸掛人工鳥巢”活動,拉開了首都秋季義務植樹盡責活動的序幕。隨后,首都市級義務植樹盡責基地紛紛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秋季義務植樹盡責活動,社會反響良好。此次“清理林中可燃物”活動,對全市冬季義務植樹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義務植樹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共青林場的生態(tài)建設。自從建場以來,共青林場曾掀起多次義務植樹高潮,并留下了很多關于義務植樹的佳話。
上世紀50年代,北京市五大風沙口之一的潮白河,洪水泛濫、風沙危害頻繁。1959年,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同志親自主持召開了共青林場成立大會,親筆題寫了“共青林場”。為了治理風沙,胡耀邦號召并帶領團員青年及社會各界人士在潮白河兩岸種樹,掀起了植樹造林、防風固沙的熱潮,先后營造了“青春林”“紅領巾林”“幸福林”等一批紀念林。
楊樹價格低廉、易成活、生長速度快,理所當然地成為共青林場建場初期的主要造林樹種。林場現(xiàn)有樹木26萬株,其中,楊樹占86%。胡耀邦當年栽植的楊樹如今已經(jīng)長成參天大樹,成為首都市民參觀游覽、接受生態(tài)文明教育的必到之處。
1995年,江澤民等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集體來到共青林場參加植樹勞動,為共青林場再添新綠,掀起了共青林場又一次義務植樹高潮。
各級領導到林場植樹已成為今天林場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時常被提起。經(jīng)過幾代林場人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共青林場如今已經(jīng)被打造成首都的綠色生態(tài)屏障,起到了防風固沙、涵養(yǎng)和保護潮白河的重要作用。
2017年,共青林場被列入首都市級“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后,不斷拓展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先后接待了中央組織部、中國外文局、中央芭蕾舞團、中國林科院等單位和個人3000余人次前來植樹、修剪樹枝、澆水、掛名牌等,栽植紫葉稠李、櫻花、油松、白皮松、北美紅楓等樹木500余株,再次掀起了義務植樹熱潮。
“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呼聲越來越高,如今義務植樹選擇的樹種不再是單一的楊樹,而更加注重樹種的多樣性和景觀效果。”共青林場總工程師邢長山介紹說,林場內(nèi)的文冠果園規(guī)劃面積10畝,從2017年開始,接待了多家單位和市民前來義務植樹,栽植了龍爪槐、丁香等景觀樹種。2019年,文冠果園進行最后一次補植補造后,將被打造成景觀優(yōu)美的森林公園,免費供市民休閑、觀光、游覽。
2017年,全國綠化委員會出臺《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試行)》,將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分為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yǎng)等8大類。首都綠化委員會結(jié)合北京實際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需求,將其細化為37種盡責形式,并努力推進各種盡責形式的落地實施。
北京市各區(qū)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東南西北四個市級義務植樹盡責基地,創(chuàng)新開展具有首都特色、群眾喜歡、方便參與的盡責活動。義務植樹盡責全年化、多樣化、普及化將成為新常態(tài)。
開展義務植樹成為弘揚生態(tài)文明理念、建設美麗首都的重要形式和載體,為社會各界所接受、認同?!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植樹造林就是積德造福”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首都生態(tài)文明建設進入全民共建的新時代。截至目前,北京市今年共有400余萬人次參與各類義務植樹盡責活動,折算完成義務植樹1400萬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