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汪曾祺《人間草木》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诘?。在氣質(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送你一匹馬》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jié)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nèi)在力量。
——路遙《平凡的世界》
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
——錢鍾書《圍城》
我們可以轉(zhuǎn)身,但是不必回頭,即使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也應該轉(zhuǎn)身,大步朝著對的方向去,而不是一直回頭怨自己錯了。
——劉墉《人生路,不回頭》
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歡》
有些人的通病是容易看清楚別人,卻不容易看清楚自己。在別人的問題上可以錙銖必較,而在自己的問題上卻可以粗略到走馬觀花。一顆自私的心,自然會豢養(yǎng)出一雙自私的眼睛、一種計較的活法,以及一腔熱衷于背后說人是非的態(tài)度。一輩子看不上別人,換一種說法就是,從來沒看清過自己。
——馬 德
如果要給美好的人生一個定義,那就是愜意;如果要給愜意一個定義,那就是三五知己,談笑風生。
——劉瑜《送你一顆子彈》
我們對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斷,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強烈的單純判斷。
——柴靜《看見》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魯迅《華蓋集?雜感》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點數(shù)。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張曉風《一一風荷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