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學會科普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019-05-27 14:21趙東平蔣德軍周麗娟
      學會 2019年4期

      趙東平 蔣德軍 周麗娟

      [摘 要]專職人員少、科普經(jīng)費不足、科普平臺建設薄弱等問題一直制約著學會科普工作的有效開展。該文結合中國聲學學會科普工作實踐,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包括:轉變觀念,總結和推廣好的經(jīng)驗,加大科普經(jīng)費支持力度,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等。

      [關鍵詞]學會科普 科普定位 人才激勵

      [中圖分類號]N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

      科普工作是學會眾多業(yè)務中的重要工作,其主要任務是宣傳和推動實施《中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開展科學普及活動,進行科普創(chuàng)作和科普產(chǎn)品研發(fā),建立科學傳播專家團隊,指導和培育綜合性科普教育基地,推動學會科普信息化建設。

      一、全國學會科普工作存在的問題

      通過總結分析中國科協(xié)所屬學會2013—2017年工作,掌握了一些基本情況,對科普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全國學會科普存在如下問題。

      (一)科普經(jīng)費不足,無專項科普資金

      科普經(jīng)費是科普設施建設的保障,也是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基礎。經(jīng)費不足、不固定、來源單一,一直是困擾全國學會開展科普工作的關鍵問題。在國家層面,科普經(jīng)費早已列入財政預算,但現(xiàn)實中還是存在科普經(jīng)費少、劃撥不科學、投入不合理、被擠占等問題。

      (二)社會知名度低

      很多學會的地位與作用并不為人們所知,社會的關注度嚴重不足。以中國聲學學會為例,國內許多高校本科教育課程中取消了相關聲學的學科內容,將其并入了物理學或電子信息等學科,使聲學學科不斷被邊緣化。

      (三)科普平臺薄弱

      在中國科協(xié)的指導和支持下,全國學會每年印發(fā)了大量科普圖片素材、動畫素材、科普圖書等。截至2016年10月,全國共有科普教育基地1077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資源非常豐富,但條塊分割嚴重,權威的科普平臺少。

      (四)合作交流少

      科普工作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需要全社會參與,只有這樣,才能煥發(fā)生機??墒乾F(xiàn)在學會之間、學會與其他機構之間合作交流太少。

      (五)缺乏獎勵機制

      科學家的任務是科學研究、申請項目、野外科考、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表論文、申請專利等,而這些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墒窃谖覈茖W家參與科普工作并沒有被列入考核和獎懲的范圍,因此直接影響了學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開展。

      二、中國聲學學會科普工作概況

      中國聲學學會是全國聲學科技工作者自愿組成的學術性、公益性的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的組成部分。中國聲學學會是獨立法人單位,掛靠在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學會辦事機構的工作人員由聲學所派出。2017年,聲學學會向省部級以上舉薦科技人才4名,舉薦院士2名。設置4項科技獎,宣傳表彰科技工作者6人;舉辦繼續(xù)教育培訓班6場,共培訓360人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學會申請開通微信公眾號“中國聲學學會”。在成果產(chǎn)出方面,共發(fā)表文章17篇,總瀏覽量達36696次,主辦科技網(wǎng)站1個,年瀏覽量63042人次。在科普創(chuàng)新建設方面,舉辦“第一屆聲學科普創(chuàng)新大賽”,征集作品18部,有6部作品獲得“第一屆聲學科普創(chuàng)新獎”;開展科普支教、科普講座、公眾科學日等活動11次。

      三、加強學會科普工作的建議

      (一)調整組織結構,加大支持力度

      2016年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xié)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確了新時期科協(xié)的定位和任務。中國聲學所按照新時代新要求,將科普工作的主管部門由科技處調整為學會學報綜合辦公室負責。2017年,聲學所成立了聲學所科學傳播領導小組;2018年,聲學所正式將科普工作納入科研管理范疇,并招聘1名專職科普人員。

      (二)圍繞學科特色,明確科普定位

      聲學是研究介質中聲音的產(chǎn)生、傳播、接收和效應的學科,屬物理學分支學科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聲學的發(fā)展已經(jīng)大大超越了物理學的范疇,幾乎涉及所有主要的基礎自然科學,還在相當程度上涉及若干人文科學,彰顯了聲學極強的邊緣科學屬性。與其他自然學科相比,聲學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聲學無處不在,從陸地到海洋,從機械工程到生命科學,從微觀到宏觀,都是聲學研究的范疇。二是聲學研究內容與人類息息相關,直接影響人們身體健康,成為衡量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聲學所的科普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提出未來5年聲學科普的目標任務,并自籌經(jīng)費建成由海洋體驗館、環(huán)境體驗館、健康體驗館三位一體的綜合聲學技術體驗館——中國國家聲學技術體驗館。以體驗館為平臺,以“身邊的聲學”為接入點,集中展示聲學在固、液、氣三種介質中的科技和應用成果,初步構建科普作品制作、現(xiàn)場體驗、教育培訓、成果評價的科普文化傳播體系。

      (三)加強合作交流,實現(xiàn)多方共贏

      中國聲學會加強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中心、科學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在科普場館及作品的規(guī)劃、設計、制作、宣傳等方面的合作,拓展了網(wǎng)絡宣傳渠道,擴大了社會影響力,成效顯著。與此同時,積極探索科普活動進校園的途徑和方式,進一步拓展科普宣傳的渠道。中國聲學學會已在中關村中學、人大附中實驗小學、人大附中開展了多場科普宣講,反響強烈,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四)制定獎勵辦法,調動創(chuàng)作潛力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科研人員參與科普越來越便捷。但是就聲學科普而言,真正參與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員相對較少,科研工作與科普工作分家。2018年,聲學所舉辦“第二屆科普作品大賽”征集時采用課題項目的形式,先資助,后評獎。對可行性制作方案先發(fā)放項目資金5000元,后對獲一、二、三等獎的再給予一定的獎勵,并頒發(fā)證書。另外,對2017年參賽并發(fā)表在“科普中國”等多家網(wǎng)絡媒體上的科普作品,分別計入科研人員個人和部門的新聞報道績效中,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辰溪县| 玉山县| 休宁县| 平度市| 门源| 镇平县| 三台县| 普定县| 保定市| 阳曲县| 茶陵县| 大荔县| 资兴市| 平罗县| 德清县| 井研县| 城步| 平顶山市| 吉木乃县| 托克托县| 红安县| 永仁县| 金昌市| 岗巴县| 周至县| 定结县| 平利县| 加查县| 沂水县| 台北县| 馆陶县| 东丽区| 岳普湖县| 普定县| 阿图什市| 奉化市| 西乡县| 蚌埠市| 浦北县| 将乐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