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周
傳說蘇東坡有個妹妹,芳名不詳,人稱蘇小妹。她冰雪聰明,博學多識,才氣不亞于蘇東坡,后來嫁給了蘇東坡的門生——著名詞人秦少游。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蘇小妹三難新郎》,寫的就是蘇小妹的故事,大意如下:
蘇小妹10歲那年,父親蘇洵構思一首七言律詩,剛寫完前四句,有客來訪,擱下筆去見客。蘇小妹溜進書房,幫父親續(xù)上了后四句。蘇洵送客回來,發(fā)現(xiàn)詩已完工,不但平仄嚴整,而且意境高遠,又跟自己寫的前四句詩意相連,就像是同一個人寫的一樣,一問是出自女兒之手,忍不住嘆道:“可惜是個女孩子,要是個男孩,考進士、中狀元,易如反掌!”
蘇小妹16歲那年,讀到王安石之子王雱(讀“pāng”)的作品,很是欣賞,但她認為王雱的文筆有點兒華而不實,成名會很早,壽命卻不會長久。后來王雱果然如她所料,年紀輕輕就病死了。
秦少游仰慕蘇小妹的才華,上門提親,蘇洵、蘇東坡都欣然應允,蘇小妹也答應了。但在新婚之夜,蘇小妹出了3個題目,讓秦少游作答,答得不好就不許入洞房。秦少游沒有蘇小妹機智,在第三個題目上犯了難,苦苦琢磨到半夜,多虧蘇東坡暗中幫忙,才滿分交卷,鴛鴦和諧。
蘇小妹婚后省親,進京看望蘇東坡。蘇東坡剛收到佛印和尚寄來的一篇長歌,死活看不懂,而蘇小妹只看了一遍,就幫哥哥解開了難題。蘇東坡大驚,說:“我妹妹真厲害,比我強得多,要是生為男身,官位遠勝于我?!?/p>
蘇小妹才氣大,容貌卻不夠出眾,額頭聳起,眼窩深陷,腦袋又大,宛如女版壽星。蘇東坡跟她開玩笑:“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碧K小妹不甘示弱,立馬頂回去:“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意思是嘲笑蘇東坡滿臉胡須,把嘴都遮住了。蘇東坡又笑小妹眼窩深:“幾回拭臉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蘇小妹馬上諷刺哥哥下巴長:“昨日一滴相思淚,今日方流到腮邊。”
以上故事廣為流傳,不僅出現(xiàn)于話本小說,也被編為戲曲、搬上熒屏、拍成電影、畫進漫畫。考其源頭,早在明代馮夢龍編撰《醒世恒言》之前,元雜劇《花間四友東坡夢》里就有了蘇小妹——蘇東坡的開場念白是:“小官眉州眉山人,姓蘇名軾,字子瞻,弟曰子由,妹曰子美,嫁秦少游者是也?!倍谠s劇之前,南宋一本《東坡問答錄》里已經出現(xiàn)蘇小妹與秦少游、蘇小妹與蘇東坡的諸般趣事、往來書信和詩詞對聯(lián)。可見蘇小妹的傳說至少在南宋年間就基本成形了。
不過,傳說流傳再廣,也不能代替歷史,真實的歷史可能會讓我們大失所望。
首先,秦少游的妻子并非蘇小妹。據(jù)秦少游撰寫的《徐君主簿行狀》,他妻子姓徐,名叫徐子美,是湖南寧鄉(xiāng)主簿徐成甫的大女兒。秦少游中年納妾,這個小妾是河南開封人,名叫邊朝華。也就是說,一妻一妾都不姓蘇,跟蘇小妹扯不上關系。
其次,蘇東坡并沒有妹妹。蘇洵死后,歐陽修為其寫傳,說蘇洵生了6個孩子,三男三女,大兒子蘇景先早早夭折,二兒子是蘇東坡,三兒子是蘇轍,三個女兒都在蘇東坡之前出生,她們是蘇東坡的姐姐,而非妹妹。
古代醫(yī)學落后,蘇東坡三個姐姐,只有一個長大成人,她的名字可不是蘇小妹,而是蘇八娘。宋代民間慣例,男孩為“郎”,女孩為“娘”,前面加上排行,就是現(xiàn)成的名字。例如“武大郎”是武家第一個男孩,“宋三郎”是宋家第三個男孩,“蘇八娘”呢?當然是蘇家第八個女孩。
讀者朋友可能會提出質疑:不對啊,剛才不是說蘇東坡有三個姐姐嗎?怎么會冒出來“蘇家第八個女孩”呢?
蘇東坡的姐姐蘇八娘畫像。(戴紅倩 / 繪)
蘇洵哀悼女兒,痛恨自己,后悔不該把女兒嫁到狼窩,假如當初不是他答允這門糟糕的親事,女兒怎會不幸離世呢?
原因很簡單——古代中國宗族觀念重,排行都是在整個家族里進行排序的。如果一個男孩在同輩兄弟中排行第七,那就是七郎;如果一個女孩在同輩姐妹中排行第八,那就是八娘。像蘇東坡和蘇轍,在眉山蘇家同輩兄弟中的排行分別是九十二和九十三,所以蘇東坡晚年被堂孫尊稱為“九二丈”,而蘇東坡則親昵地稱呼蘇轍“九三郎”。
蘇八娘排行第八,卻是蘇洵的獨女。蘇洵夫婦愛之如掌上明珠,從小悉心教導,讓她像男孩一樣學習詩書。蘇洵曾寫道:“女幼而好學,慷慨有過人之節(jié),為文亦往往有可喜?!笨梢娞K八娘與傳說中的蘇小妹有些相像,也是一個才女。
但這個才女遇人不淑,婚姻特別悲慘,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蘇洵《自尤》詩序記載:“濬本儒者,然內行有所不謹,而其妻子尤好為不法,吾女介乎其間,因為其家所不悅。適會其病,其夫與其舅姑遂不之視而急棄之,使至于死。”意思是說,蘇八娘的公爹本是讀書人,但人品很差,生活作風不好,婆婆更是作惡多端。蘇八娘生病,公婆不給她請醫(yī)生,致使她早早離世。
蘇洵還用一首長詩記錄了女兒去世的經過:“生年十六亦已嫁,日負憂責無歡欣。歸寧見我拜且泣,告我家事不可陳?!?6歲過門,天天受氣,回娘家拜見父親時只是哭訴,說家里的事情一言難盡。“人多我寡勢不勝,只欲強學非天真。昨朝告以此太甚,捩耳不聽生怒嗔?!逼偶胰硕鄤荼?,蘇洵不敢替女兒出頭,反而逼迫她堅守婦道,忍氣吞聲?!罢l知余言果不妄,明年會汝初生孫。一朝有疾莫肯視,此意豈尚求爾存?……此時汝舅擁愛妾,呼盧握槊如隔鄰??裱园l(fā)病若有怪,里有老婦能降神?!碧K八娘17歲分娩,產后得了一場重病,婆婆不管不問,任憑兒媳自生自滅。公爹更過分,摟著小妾,大呼小叫地賭博,還說蘇八娘不是生病,是中邪,應該讓巫婆給她驅邪。蘇洵夫婦心疼女兒,把蘇八娘接回娘家醫(yī)治,婆婆竟然趕到蘇家,以兒媳不孝為由,強行把嬰兒抱走,“嬰兒盈尺未能語,忽然奪取詞紛紛。傳言姑怒不歸覲,急抱疾走何暇詢?”蘇八娘重病之下,氣急身亡?!吧罹痈咛瞄]重鍵,?;⒇M能逾墻垣?登山入澤不自愛,安可僥幸遭麒麟?”蘇洵哀悼女兒,痛恨自己,后悔不該把女兒嫁到狼窩,假如當初不是他答允這門糟糕的親事,女兒怎會不幸離世呢?
蘇洵確實該為女兒的死負些責任。第一,他不該屈服于親家公和親家母的囂張氣焰,任憑他們如此對待蘇八娘;第二,從根本上說,他不該攀高附貴,把女兒嫁過去。
蘇八娘公爹姓程,名叫程濬,是眉山的大鄉(xiāng)紳,也是蘇洵的大舅哥——蘇洵娶了程濬的妹妹,也就是蘇東坡的母親。當年蘇洵成親時,程家還不太富裕,與蘇家的地位、財富大致相當。等到蘇八娘成親時,程家接連出了兩位進士,程濬已升至夔州路轉運使,相當于副省長,氣焰大漲,在眉山堪稱一霸。
蘇洵在《蘇氏族譜序》里或明或暗大罵程家:“輿馬赫奕,婢妾靚麗,足以蕩惑里巷之小人,其官爵貨力足以搖動府縣,其矯詐修飾言語足以欺罔君子,是州里之大盜也?!钡詫⑴畠杭藿o“州里之大盜”,所以他的朋友批評他:“子自知其賢,而不擇以予人,咎則在子,而尚誰怨?”你明知程家是個火坑,還讓你那么賢惠的女兒跳進去,難道怪得了別人嗎?
其實蘇洵當初不是沒有考慮過,他心里有3個想法:首先,程家成了官宦,蘇家還是平民,與官宦結親可以提升蘇家的地位;其次,兩家本來就是親戚,親上加親豈不更好?女兒嫁給表哥,公爹是她舅舅,婆婆是她舅母,應該不至于受氣;再次,“鄉(xiāng)人皆重嫁母族,雖我不肯將安云?”女孩嫁到舅舅家是那時的鄉(xiāng)里風俗,蘇洵不得不按風俗走。
女兒的死讓蘇洵深受刺激,他發(fā)奮苦讀,也讓兩個兒子努力向上,爭取考中進士,與程家相抗衡。后來蘇東坡和蘇轍果然都中了進士。蘇洵本人雖然屢次不第,但仍然靠歐陽修的舉薦,做了一個小京官。
這個故事并不勵志,至少對蘇八娘而言,從頭到尾都是悲劇。還是讓我們用蘇洵的詩來結尾吧:“嗟哉此事余有罪,當使天下重結婚!”女兒婚姻不幸,這都怪我,希望天下父母能從中吸取教訓,好好考慮兒女的婚姻。
蘇小妹
相傳為蘇東坡的妹妹,嫁給了秦少游。素有才名,在歷史上留下了“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但在蘇東坡現(xiàn)存的信件、文字中,對她從未提及。對其身份,史學家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