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有效的零件檢驗方法是保證產(chǎn)品質量的有力手段,本論文總結研究一套關于水泵產(chǎn)品核心件和關鍵工序檢驗的科學方法。總結出核心零件軸,葉輪,泵蓋的行為公差和尺寸公差的檢驗方法。葉輪靜平衡和轉子動平衡檢驗的注意事項和計算依據(jù)。對于提高產(chǎn)品質量保證零件的公差配合合理范圍,控制零件尺寸的不確定度的有力保障。提高泵產(chǎn)品的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軸檢驗;葉輪檢驗;靜平衡;動平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2.031
泵產(chǎn)品零件加工完后,在裝配前必須對照技術條件、圖紙、工藝進行檢驗。根據(jù)泵零件的結構特點,研究總結出一套適合泵產(chǎn)品零件的檢驗方法。
1 尺寸檢驗
一般用通用量具和專用量具進行檢查零件的主要部位。通用量具有卡尺,內(nèi)徑千分尺、外徑千分尺,深淺尺。內(nèi)孔用塞規(guī),卡板。外圓用卡規(guī)。錐度用錐度塞規(guī)和錐度環(huán)規(guī),螺紋用螺紋環(huán)規(guī)和螺紋塞規(guī)。
2 行為公差檢驗
2.1 軸的檢查
徑跳端跳的檢查:兩塊V形鐵,一個方箱,一個大鋼球,一個千分表,V形鐵架在軸瓦部位,頂尖孔放一鋼球,軸向方箱頂住定位。用表檢軸外圓或端面,檢徑跳可以不必放鋼球?;蛴脙身敿忭斪〈虮頇z軸徑跳,實質是外圓對中心孔的跳動。
軸的錐度外圓的檢查:用頂尖頂起,用千分表。將被測零件軸心線垂直于測量截面,零件回轉一周。表讀數(shù)最大差值的一半作為單件截面的圓度誤差。
2.2 葉輪檢查
尺寸公差檢查:內(nèi)孔用塞規(guī),口環(huán)外圓尺寸用外徑千分尺,外圓用大卡尺,葉輪蓋板用曲面樣板。
2.3 泵體泵蓋中開面平面度的檢查
用一塊平板,一個千分表及架,三個可調高度千斤頂。將工件用三個千斤頂支起,調正上平面與平臺平行,即用表測出最外三個點表指示位置一致,然后檢查整個面看其平面度。
另外也可用千分尺檢圓周上各點看其最大最小差值為其平行度誤差?;蛴们Х直?,移動工件。
3 零件的靜平衡與轉子動平衡檢驗
3.1 靜平衡
靜平衡主要是對葉輪進行,因為葉輪有不加工的毛坯面,即內(nèi)部過流部位。其他件如聯(lián)軸器,軸套,止推盤等屬于全加工的零件內(nèi)部不平衡量很少,所以一般不做靜平衡。
葉輪的靜平衡是以整個葉輪殘余不平衡重量表示,單位g。有的以不平衡力矩表示,單位是N·m。
使用工具:靜平衡架和芯軸。
找平衡方法:葉輪穿在芯軸上,放在架上擺動,由于受重力影響,重的一面最后轉到下邊。則在頂端加上橡皮泥,即葉輪轉到什么位置都能靜止,拿下橡皮泥在天平上稱重,然后在橡皮泥對面處劃上不平衡去重,寫上克數(shù)。然后用增減重量的方法來消除不平衡重量,增加重量可以用鉆孔灌鉛的方法。去重一般在車床上進行,去重部位在后蓋板處。去重方法:上斜面胎或用專用鐵爪,一個高爪,兩個弧爪。夾時去重部位朝下,用車刀車去不平衡量,車下鐵屑用紙接住,然后上天平稱重。重新做靜平衡,一般情況有三分之二合格,不合格重新去重。
3.2 動平衡
具有一定轉速的轉動零件,在裝配前必須進行動平衡。其目的在于消除水泵在運作時由于離心力所引起的振動。
產(chǎn)生不平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內(nèi)部材料不均勻,第二毛坯外形誤差,第三加工誤差,第四裝配誤差。
所以零件允許的不平衡度加以控制。使水泵運轉時的不平衡力Gn不超過一定數(shù)量。
Gn Gn—不平衡離心力(Kg); Gd—零件重量(Kg); K—系數(shù),0.05-0.5。 比如一個轉子,有兩點不平衡力矩X和y,這樣產(chǎn)生兩個扭矩,由于質量偏心,產(chǎn)生離心慣性力,就會使轉子產(chǎn)生振動,加快軸承磨損。 在動平衡機就直接將X和y重量及所在角度顯示出來。當復位后在相反的方向上加橡皮泥,使轉子逐漸平衡。平衡時先做一級臨界轉速時的不平衡量,臨界轉速由設計計算給定,若水泵工作轉速為3000轉時,需升至工作轉速看其不平衡狀況。 去重:一般去首級葉輪和末級葉輪兩側蓋板,用車或砂輪磨的辦法進行。但去重厚度不能超過葉輪蓋板厚度的三分之一。要求動平衡的轉子要全部進行并寫出合格報告單。 我們車間一般取G2.5,精度較高,轉速低于1000rad/min一般不做動平衡,轉速4000rad/min以上的要求進行高速動平衡,我廠1500-6000rad/min轉都取4gmm,實質上是把精度提高了,按圖3000rad/min轉時,應為8gmm。 轉動件不平衡有靜平衡和動平衡兩種,平衡方式也不同。對于單個零件僅做靜平衡,零件與直徑比不超過0.2,僅做靜平衡就可以了。一般多級泵均進行轉子動平衡。進行動平衡時,葉輪先做完靜平衡后,再將轉子完全裝在軸上,包括聯(lián)軸器。 零部件的尺寸,行為公差,平衡精度直接影響著產(chǎn)品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因此嚴格控制零部件的制造誤差,提高產(chǎn)品質量影響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田克華.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6. [2]劉爾.極限與配合[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劉秋艷(1980-),女,遼寧海城人,本科,機加工藝員,主要研究方向:石化泵產(chǎn)品零件的加工工藝、材料的鍛件工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