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陳文
近期國產(chǎn)劇“劇王”《破冰行動》(如圖)昨晚迎來大結局。從2001年的《黑冰》《黑洞》、2014年的《湄公河大案》、去年的《獵毒人》,再到如今的《破冰行動》,國產(chǎn)緝毒劇始終具有相當強的市場競爭力。而在全球范圍內(nèi),緝毒劇也是長盛不衰的類型,但又因不同地區(qū)社會環(huán)境特點,呈現(xiàn)出題材、內(nèi)容和風格上的差異。
上世紀80年代,緝毒題材警匪劇在美國風靡一時,其中的代表作是公共臺播出的《邁阿密風云》(1984年-1990年)。該劇代表了早期緝毒美劇的風格:正邪對立、動作勁爆、節(jié)奏凌厲。因該劇深入人心,2006年邁克爾·曼導演推出由柯林·法瑞爾、杰米·福克斯和鞏俐主演的同名改編電影。有線臺興起后,HBO在2002年推出的《火線》成為緝毒劇新代表,該劇不如過往劇集那樣黑白分明,而是通過寫實風格呈現(xiàn)出整座城市緝毒環(huán)境的復雜——所有角色都不安全,直到結局也未能徹底清除黑暗勢力。該劇收視一般卻贏得大量好評,這種灰色風格也深深影響其后的緝毒美劇。2008年,《絕命毒師》將這種風格進一步升級。布萊恩·克蘭斯頓飾演的男主角“老白”一方面游走在法律對立面,另一方面內(nèi)心經(jīng)受拷問,這種巨大的戲劇張力令觀眾欲罷不能。當這種風格被流媒體繼承后,緝毒美劇被帶入另一個階段:網(wǎng)飛2015年推出的《毒梟》改編自歷史真實事件,聚焦上世紀70至90年代長達多年的毒品戰(zhàn)爭,創(chuàng)造出某種寫實的史詩感。該劇前3季講述美國聯(lián)手哥倫比亞政府與巴勃羅·埃斯科瓦爾領導的麥德林集團以及在之后崛起的毒品集團之間的斗爭。該劇播出后,巴勃羅家族威脅要把網(wǎng)飛告上法庭并索賠10億美元,網(wǎng)飛一度聘請上百位保鏢來保護《毒梟》制片人何塞·帕迪里亞。不過第3季播出沒過多久,制片主任卡羅·穆諾茲在墨西哥被槍殺。
在警匪劇成熟的香港,從上世紀90年代歐陽震華、王喜、陳妙瑛等主演的《緝私群英》突出匪警黑白對決,到《雷霆掃毒》《使徒行者》逐漸摒棄過往神勇干探的傳奇警匪故事,開始突出“無間道”式臥底元素,風格更加殘酷黑暗。今年播出的港劇《鐵探》收獲大量好口碑,原因便在于深入挖掘警探隊伍內(nèi)部和臥底之間的斗爭,該劇也成為首部被網(wǎng)飛買下版權的港劇。
內(nèi)地緝毒劇一直風格獨特。2001年的《黑冰》《黑洞》除了最核心的故事之外,也讓觀眾記住了陳道明在《黑洞》中飾演的大走私商,以及王志文在《黑冰》里飾演的大毒梟。這些角色外表看來儒雅、睿智,但背后卻陰暗、狠毒、不擇手段——反派角色人性探索和角色塑造的深度和廣度,并不遜于《絕命毒師》這樣的美劇。近年來,內(nèi)地緝毒劇進一步突出大制作和實案改編,例如2014年推出的《湄公河大案》和同一編劇陳育新創(chuàng)作的《破冰行動》,都是云集多位實力派主演、根據(jù)真實案件改編,并在風格和制作上進一步強化燒腦和大片風格?!?/p>